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742|回复: 2

[网友杂谈] 现今社会,王守仁的阳明学说还是湛若水的甘泉学说,更有实用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7-8 09: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代,王守仁的阳明学说风靡全国,能够与之匹敌的,只有湛若水的甘泉学说。这两位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的思想学说各有相当的影响,二说并立,时称“王湛”之学。现今社会,王守仁的阳明学说还是湛若水的甘泉学说,更有实用性?
正方观点 (0)

王守仁的阳明学说

VS
反方观点 (0)

湛若水的甘泉学说

辩手:0 ( 加入 )
     
    辩手:0 ( 加入 )
      70982104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1-8-6 23: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6-1 10: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熹、阳明、甘泉都求理,所不同的是:朱熹往外物求理,阳明往内心求理,甘泉以内心为本合内外认为往心往物皆可求理而且还可互相发明。

      阳明主“致良知”,甘泉主“随处体认天理”,正如湛若水所讲,“良知必用天理;天理莫非良知”,“致良知”和“随处体认天理”有大处相通。陈来先生认为“在湛若水的影响下,阳明当时已经在“内—外”之间选择了“内”的立场……在这一点上他不仅比湛甘泉更偏执,也更深刻。”(《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第二章)陈来先生的话正好之处了“致良知”与“随处体认天理”的不同。“随处体认天理”有“一内外”、“兼知行”、“贯动静”的优点,既纠正了王阳明“致良知”专内遗外的毛病,又避免了当时流行的“支离”。

      王阳明认为“意之所在便是物”,因而把“物”归结为“意”,这样才能把格物解释为格心。王阳明把格物解释为格心,是因为他认为无心外之理,心具万理,他说,“天地间活泼泼地,无非此理,便是吾良知的流行不息。”就是说万物之理就是心中之理,所以理无需外求。在此基础上,王阳明所谓的行、事上磨练,完全是从心即由内为出发点,由内而外,目的还是内——致良知。王阳明的理也不是认知的理,只是德性意义的理。

      疑问一:良知固然不假外求,但是人必为气习所蔽,徒守其心,良知难以显发。因此,人除了求良知,还要有学、问、思、辨、行的功夫,这个功夫就包含在“体认”二字中。如读经典,就可把经典的道理与良知互相发明。

      疑问二:既然万物之理就是心中之理,固然只求心可以,但是为什么要局限于求心,求心的同时不能求万物?只求内好还是心物同求好?王阳明固然会说求万物是求外,但是天人合一,人与万物本是一体。因此,心包贯天地万物,心无内外,万物也不在心外。湛若水的“大心”更胜于王阳明“意之所在便是物”、“心外无物”的“小心”。

      相比王阳明心学“内”的更深刻,湛若水心学有综合“内—外”的更博大。不过,这不是说王阳明就不够博大、湛若说就不够深刻,而是两家相比较而言的,两家各有长处。如先后从学于王、湛两人的周道通希望结合两家所长。因此,当时“学于湛者,或卒业于王,学与王者,或卒业于湛”也就不奇怪了。

      因为阳明讲的心指腔子里,所以只能说致良知。而随处体认天理虽也有随处致良知的意思,不过因为甘泉讲的心包贯体认万物而不遗,所以他可以说吾中正之心又含万物之理意思的“天理”。总的来说,体认天理必然致良知,致良知后自然去体认天理,两者相通。甘泉合内外的天理博大,阳明精于内的良知精深,两者应结合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