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1月10日下午,惠州市委书记、惠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业斌参加了惠州市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博罗县代表团分组讨论。他希望博罗县紧紧依托增城的汽车产业优势,加强与增城的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全力争取汽车龙头企业落户博罗,努力建设汽车产业基地。惠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开洲,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新林等参加分组讨论。
“这几年,惠州市教育取得了大发展,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侯迎春代表现身说法道,“就拿乡镇教师来说吧,人均月收入增加了不少,还解决了住房公积金等问题。我们学校就有不少老师买了小汽车。”她建议,现在教育的硬件条件改善了,还要进一步抓好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如果时光倒流七八年,想买一辆小汽车还真没那么容易,我为你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感到高兴。”
黄业斌对侯迎春说,“你提出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想法可行,我们可以依托惠州学院培训中小学教师,让市教育局和惠州学院对接一下,做个方案,列入计划,以奖代补。”“我还要出个主意,我们要充分利用师资力量,让教师每年抽出一定时间,义务到青少年宫、群艺馆为孩子们辅导。”黄业斌接着说,“这可作为教师评职称的一个条件。这样,既可降低学生学习的成本,又可减轻对事业单位的投入。”
“现在企业普遍遇到‘招工难’问题。我们企业也想了很多办法,如提高工资待遇,包吃住、买社保,结了婚的还提供夫妻房,工作满一年的有工龄奖等,但效果还是不大理想。”何玉兰代表说。“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黄业斌追问道。
何玉兰建议,政府要和企业共同分担产业工人在住房、子女读书、医疗待遇等方面的需求,以留住工人。钟伟光代表在发言时建议,加大对通自然村道路硬底化的财政补贴力度,减轻村一级自筹资金的压力。
“我们要把审议报告的过程变成统一认识的过程,变成结合实际抓落实的过程,变成形成合力推动发展的过程。”黄业斌说,过去5年,惠州市圆满办成了“三件大事”,博罗县为惠州市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5年,惠州市还要办成新的“三件大事”。博罗县是惠州发展的后劲所在、优势所在,希望博罗县为惠州市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新的‘三件大事’中,博罗要扮演什么角色?寻找什么切入点?发挥什么作用?”黄业斌希望博罗县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快发展。博罗县要把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双轮驱动”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统筹博东、博西片区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汽车产业。一要大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文章。要紧紧依托增城的汽车产业优势,加强与增城的合作,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全力争取汽车龙头企业落户博罗,建设汽车产业基地。二要加快博东片区发展。要充分发挥博东片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的优势,建设工业园区,引进工业项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要高度关注民生。坚持“五个民共”理念,解决好群众关注的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四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加快罗浮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步伐,提升文化内涵,提升配套服务能力,提高景区档次和水平。五要加强与惠州市区的无缝对接。要利用东江一江两岸的生态资源优势、惠博大道和惠州大道的交通便利优势,推进博罗县城与惠州市区在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无缝对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