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7895|回复: 7

“湛若水学说”的理论基础演变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7-14 17: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湛若水的早年并没有刻意形成自己的理路体系。只是如同时代的人一样,通过对《四书》,《五经》的学习和熟读,来赚取功名,以脱离打鱼晒网的贫困生活。

    湛若水所处的增城,在明代是颇有影响的。在朱元璋统一中国的时候。广东人张度等已经潜伏在增城腊布村进行儒家理论研究。当时腊布村的赖麟卿非常拥护张度等明朝的革命主张。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住地,而且还保护他们在增城游学。明朝建立后,张度被朱元璋调上了南京城出任新政权的史部尚书。在任期间,张度和刘伯温等人确立明代以宋儒理论为指导的统治方针,使明朝在较短的时间里恢复了属于中国传统的汉文化,并在中原等地逐步灌施。

    元朝立国以后,基本上是缺失哦儒学的承传。特别是南宋以后大批学者均是近徙到了广东,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一带。南京被灭以后,当时的学者均聚集在广州珠江口,准备再次重演一次复国梦。直到陆秀夫背着宋帝投入大海。所有仍抱复国梦的知识分子均只能隐姓埋名,缩入到增城的山村间延续自己的后代。从而使宋文化的流徙终点,就只在增城之止了。

张度等人在增城的活动正是在这一切历史条件下,取得了较为成功的影响,并且在元末的全国范围中是首屈一指的儒学大师。当时有一个例子,是明军与陈友谅等争天下的时候,广东府的何左丞保持了独立的状态;腊布村的赖麟卿也在村中招募了一班人,建立了增城县的自治自卫队。确保增城的稳定。这两件事的出现,可以清楚张度在增城实际上是以掌控了广东及周边地区的武装部队,并且是可以指挥他们进行作战。

明军统一天下之后,赖麟卿也曾随大部队进南京但在韶关一带又折回增城,原因是,朱元璋并不需要武装力量,而是需要文化的力量。赖麟卿返回也没有能出任增城的地方官。最后,是在三江一带被流民杀死。那时,在增城一起的张度,孙贲,王佑等人已在南京协助朱元璋组建明朝新政权。洪武年间,张度出任史部尚书,孙贲出任翰林典籍,王佑出任兵部给事。三人在南京可谓权重一时。基本上是掌握了明朝的文武以及选人任官的大权。

所以,赖麟卿的死讯传来以后,张度等人为了报答赖麟卿的照顾,向朱元璋提出了棘封的要求。朱元璋遂于洪武十九年棘赖麟卿为神,并建报德祠以彰显赖麟卿的功绩。虽然张度在职时间不长,最后也是被朱元璋杀死了,但是作为组建新政权的核心人员,已经是可以大量起用了一大批湖,广,江,福,浙等地的儒家知识分子,使宋朝理学可以扎根在明朝的政权基础上。也为朝中对理学理论的理解提供了标准。

    正是在这一增城文化背景的影响下,明代儒家理论家实际上是以南方一带为基础。在湛若水的童年时,就已经知道只要读书中举,就一定有官做。其中,他母亲家乡的白沙村就出了一个陈政的解元,也十分轻易地获得了朝政任命到云南出任按察副使。

   明初的增城,在张度等人的影响下,已经是具有了丰厚的官场背景。可是,作为童年的湛若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特别的状态。九岁的时候,他祖父去世,同年他的父亲也惹了官非,被投入监狱。家庭的变故令他幼小的心灵变得成熟。曾一度投身到道学之中,加入道教的行列。

    至今在新塘流传的“三部尚书不释相,三遇纯阳不升仙”的故事。其中遇吕洞宾部分是指湛若水的童年的故事。应该是肯定的事实,是湛若水遭家变以后,湛母陈氏自然要求助自己朋友以及神仙庇佑。所以,就为湛若水创造了认识道教的外部条件。加上,湛父的官司是因为好打不平而致祸。在当地也得罪了许多人。湛母也只有领着湛若水回娘家西洲村。按照当地的民间传说,湛若水14岁入湛氏塾学读书时,也遭同村的仇家追打。所以,湛母不得不将他转到了南湾村寄读。

    如果说湛父好勇打斗的话,那么湛母陈氏族则是书香世家。湛若水居住外家以后,更多的时候是与自己的表兄弟一起玩。由于陈氏家族曾出一个举人,以及到云南当过官,回家后,对后代的影响十分大,这时,湛若水从其父亲的遭遇和外祖的结果比较中,深刻体会到了做官人是不能够只凭着孔武有力去征服他人,更是要以自己的才能智慧去改变人。而才能智慧的形成就是依靠,勤奋好学的坚持以及适应时势的科学发展。

    湛若水的勤奋好学马上获得了南湾村塾学的重视,不到两年的时间,陈家就发现湛若水是读书的苗子,资助他到省城广州五仙观就读。在广州认识更多的学子,从更广阔的角度,充实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其实,当时入广州学府也须考试的。湛若水十六岁时应该在县城中获得较好的名次,所以,才能够被学府录取。读书的成功,令湛若水更加踌躇满志,热血沸腾。他在晚年回忆早年在广州读书的情景时,曾这样写到:“白莲池上访仙踪,怕听攒眉夜夜钟。七十年前灯火地,东寻无路白云封。”

从诗的表述情绪来看,主要是反映了晚年致仕回广州定居以后的思仙心境。与当时读书的一切回忆已基本背离,但是,在“怕听攒眉夜夜钟”一句,可以知道,当时的府学是十分严格的。每天必须熟背官府指定的科目,每天都要抽查学习的情况。所以,每一次的钟声,意味着新一天也即将到来,要想摆脱都是不可能的事。
 楼主| 发表于 11-7-14 17: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是这样,并没有令湛若水读书的斗志消沉。因为他背负着振兴自己家庭的责任,背负着娘家人的希望和寄托。就是这个重力,激发湛若水顽强不息的斗志。在广州读书期间。湛若水家中又连遭变故,他祖母死后,他父亲出狱不久又死了。这些事件,更加令他从现实的灰暗中,找到了未来的光明。

    他已经意识到,《道德经》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道教的经典,并不是源自传说中的庄严。而是包含着运动事物如何认识和把握的智慧。只有在具体的日常生活去理解,才会有所得和有所失。所以,他与自己同学游罗岗山时,写下《游罗峰峙》一诗:“仗策罗坑一块登,歌声遥彻紫云居,千寻石上看流水,独自鸣钟何处僧?”实际上,湛若水已经是没有了家庭不幸的悲哀,也没有了因失父的孤独情绪。

反而更加入世,更加积极。创出自己的理论体系。“独自鸣钟何处僧?”一个设问,反映在他朦胧中已经肯定了自己钟声一响,所有的宗教都会俯首称臣。湛若水父亲的死,迫使湛若水按照当时的孝道惯例,只能中途缀学,回家为父亲守制。在家里,湛若水可以听到村中人对父亲毁誉参半的评价,从中了解到做人的道理。

    由于他父亲是争强好胜得罪了自己族人,才招致的祸害,更使他倾向接受他母亲陈氏家的从文路径。外家陈氏一直奉行耕读合一,代代均有人在外做官。所以,在整个新塘的临近村,包括了增城的县令等都会尊重有加,无形中就化解了许多不该发生的纷争。因此,湛若水父亲争强好胜的英雄形象终于在他的心中消失。

母亲陈氏的智慧人生成就了他终生追求的目标。在守制期间,湛若水应母亲之命,迎娶了东莞中堂镇的表现女子为妻,很快生下而第一个儿女以告慰自己的父亲。守制三年,湛若水完成了齐家的任务,特别是诞下儿子之后,给长期孤儿寡母的家庭添上了生气和生机。他就可以全身投入到“治国”的生命阶段。

    科举制是中国社会特有的政治现象,是远古“禅让”制的一种更新。远在尧舜时代,中国政治中选用百官都是从人民群体中选择。按照《尚书》记载,尧帝选舜帝时,就曾咨询百官。当时,有推荐正任治水官的共工,也有推荐一介平民虞舜。共工虽然在治水上有成绩,但虞舜则处理家庭关系十分典型。最后,尧帝将两个女儿嫁给虞舜,经三年考察,最后是确定虞舜继承帝位。

    可是自汉朝以后,中国的帝皇缺少了尧帝的智慧,只能听人百官的举荐,特别是丞相的培育。这样帝位就形同虚设。到汉末献帝以后,皇帝无知到简直是白痴的水平。唐以后,开封取士,使人们均有机会通过读书获得晋身统治阶层的贵族行列。以后,科举制就成了中国统治阶级吐故纳新的主阀门。湛若水所处的明朝,更加严谨地奉行这一法则。即使有人事关系,但如果缺少了学历,永远也不能够承担各级政府的要职。更无遑步入统治核心的殿堂。

张度的成功是在元末是最有影响的儒学专家。所以,朱元璋会选择张度入主史部正是这一因素。反过来,赖麟卿作为一介武夫,就无缘踏出广东一步,最后只是在家乡横死。湛若水外家的亲戚之所以可以横行乡下,而相安无事,也是在于代代读书有人才,朝朝都有做官人。比起湛若水父亲,即可验证到人类社会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守制期满,湛若水重回广州苦读。经过努力,在27岁那年,湛若水参加广东的考试,一举得中举人。刹那间,湛若水的名声在新塘炸响。仇家胆颤心惊,亲人欢呼雀跃,最高兴的是湛母了。她十分清楚,如果一旦成了举人就意味着有了登上龙门的通行证,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关系出任地方小史。那么,湛家血脉已经有了一个根本的转折了。

    童年时的梦想获得了实现,湛若水可以说是有点忘乎所以。为了显示自己更加独立的人格。他因应自己地位的改变,将父亲给起的名,有“霖”,改为“雨”,美其名是为了避讳。实际上是表露自己以智慧完成人生道路的坚定心迹。这一转折确立了湛若水哲学家的基本气质:就是大胆搌弃过去,锐意开创新思路的内在精神。
 楼主| 发表于 11-7-14 17: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湛若水得中举人后,在家乡的影响,令他更加坚定了探寻智慧人生的道路。确实,蒙在湛若水的童年记忆中,永远是一个比较。就是父亲的经历和与母亲家族的比较。湛若水的祖上在乡里是凭勇猛而著名。后来,湛若水为了昭示自己的祖上忠于朝廷的事迹,将湛怀德吹成协助官兵平息东莞中堂村民暴乱的英雄,并且立了一家“义士祠”。

可是,作为新塘的民风,一直是以彪悍好武著称。由于近大海而居,所以往往一败就没有退路。每次的斗争,必然是殊死的搏斗而且一旦结怨,就一定要置之死地而后快。湛若水的父亲湛瑛就是与自己同村的宗亲争执,而被送入大狱。出来不到一年就郁郁而终。反过来,母亲陈氏家族因代代有官,家庭生活就显得平静。在平民中都十分流行这样的人生观:“男不与女斗,民不与官争”,反映了知识和智慧的价值。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留给后人一句名言:“只是就是力量”。湛若水正是在自己人生的成长过程中,体会到了知识结合到人的生命过程,所产生的无穷动力。虽然,他的中举仅属于中游水平。当年广东的解元(即榜首“是黄泽,但他觉得自己领悟四书五经的内容,掌握儒家精神上,是超越了解言的。所以,他们结伴同行进京赴试的过程中,基本上是有湛若水负责知指导他们的生活。在湛若水偶然的叙述,就曾经提及他与黄泽等一班广州举人赴京时,黄泽曾想游玩一下但湛若水认为要加紧读书以求能在京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黄泽等人接受了建议,取消了游玩的计划。

    不过,人生的命运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别是科举制度。基本上是不设定标准。“八股文”,“起承转合反”是文章体裁的形式。但是文章的风格以及书写的文字往往是起决定的因素。反映了知识的力量因素。同样是具有了双重性。真正的知识是可以具备力量,又或者是可以消解力量。从?《范进中举》的故事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了知识的双重性。所以,湛若水满怀理想准备在京城一展身手的时候,命运偏偏捉弄了他。到公榜的日子,黄泽高中进士,湛若水则名落孙山。

    这次打击,无异是让湛若水从理想的云端,重重地掉落到现实的土地。迷惘中,他觉得已经无颜面回故里,就到处游玩。这点与他进京时的勤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理想的破灭往往是会让人意志迈向消沉。虽然每个人都会试图找一个理由来宽解自己。但千万种理由,都难以就爱那个失败的现实改变过来。因此,人就在消沉中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抉择。但更多的是会移形换影,选择另外的奋斗途径。

湛若水京试以后,就是在游玩中寻找心、新的机遇。如果当时有官员收他作幕僚,相信他就会随任,然后搏个朝廷命官,回乡光宗耀祖了。湛若水京试落第后,回程广州。在江西南昌。他拜识了当时的著名学者庄昶。并且居住了较长。庄昶并不是明朝儒学的泰斗。但是他的教育方法是比较成功的。而且对朝廷的科举制的潜规则十分了解。

庄昶对湛若水的到来给予了极大的热情。两人情不自禁地谈起了这次京试落第的原因,庄昶这时就将自己的所知全盘托出,让湛若水作为参考。实际上,明代京试广东人占的比例较多。一方面是承袭了张度等人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育上产生出了陈白沙。庄昶是陈白沙的朋友,在教育界中,明朝个个知识分子都清楚陈白沙的儒学水平,就是当时京试是否唯一金榜题名的唯一标准。作为邻省的教育家庄昶自然必须去学习陈白沙的思想,只有这样,庄昶才能在江西培育出应试的人才。

    陈白沙之所以可以成为考试的标准,得力于他自己努力创造的影响。当然,背景是广东南海的孙贲曾是明朝初期的翰林典籍,是管理翰林院的官员。级别虽然不高,但是皇帝思想与臣属思想沟通的唯一通道。虽然孙贲是洪武年间的官,但按照封建世袭的制度。如果没有犯株连九族的罪,一般是可以世代做下去的。哪么,应该肯定当时翰林院中仍然是信守孙贲等人厘定儒家学术准则。

陈白沙作为广东人,曾在京试中中了乙榜,然后选送到了国子监继续培训。当时,在野的儒家学者的复古学习方式在朝廷中引起了重视,也存在着争议。所以,陈白沙马上脱离了呆板的国子监培训。来到冲任,求教吴与弼。这次逃学,意味着丧失了选任官员的资格。但陈白沙并不在意做官,而是在意做“圣人之功”。
 楼主| 发表于 11-7-14 17: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明代,当官并不是一件好事。特别是收人和学术研究上都是一种阻碍。尤其是在文字上要非常审慎。一有漏洞随时都会有惹杀身之祸。陈白沙在和吴与弼学习中,也没有获得提高。他在自序中认为吴与弼“于古圣贤垂训之书,盖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所以,他便回到了广东江门,筑钓台闭门苦学。最终发现了“日用间种种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衔勤也。体认物理,稽之圣训,各有头绪来历,如水之有源委也。于是涣然自信。”这个发现,就是要将《四书五经》的内容融入到人的具体生活之中,每一句话都可以是成为指导日常生活的真理。这样,将儒学圣训化入到日常知识分子的认识概念。实质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带着这一理论模式,陈白沙又到京城游学,与当时的理论权威一较高下。由于陈白沙是将《四书五经》的每句话都能在日常生活事件中演绎。给明代理论界耳目一新的感觉。宋以前儒学理论一般是以史或在《四书五经》中相互论证和佐证的因而就隐入到无限循环的逻辑死胡同。陈白沙的理论一出,人们就感觉到就如当年孔子创作《论语》一样,是在日用间逐步生成,才成为后人的经典圣训。难怪当时官府的理论权威惊叹“真儒再世”!

    陈白沙游学归到江门,朝廷召他出任理论专家。他拒绝了。但是,陈白沙的理论却成为当时朝廷开科取士的标准。就是《四书五经》须倒背如流,论述上应与个人日常生活经历结合。这样,在定位上基本上清除了前朝的历史印象主义的论证方式。我们今天可以比较明代的小说,之所以大量涌现,这些均是明代举子应试的参考书。特别是《三言两拍》。每一篇小说均是隐含了《四书五经》所规定的道德内容。谁化得通融,化得巧妙,谁就能够成功晋身统治阶层。

   在江西南昌,湛若水与庄昶相处的一段时间,可以说是他成长发展过程的一个转捩点。如果说前期的经历仅是一段感性的认识的过程,那么,庄昶给予湛若水的则是一段理性认识的教育过程。俗语有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湛若水没有得庄昶的指引,相信必定会和众多的儒学家者那样只能在家乡郁郁而终此一生。所以,湛若水以后权重天下时,为庄昶出版了《重刻定山先生诗文集》,并未他作了《序》,以示报答了庄昶的指引之恩。由感性到理性,关键是对结果的确认和了解。

湛若水在感性的过程中已经知道了失败的过程,也尝试到了失败的结果。所以,内在而自知的结果解构,已经在他的思维中获得解决。而对陈白沙教育上的认识,他确实是没有丝毫的概念。按理,陈白沙经常是会受邀到广州的书院作讲座的,为什么湛若水就有在此时就投到陈白沙的门下呢。这一点,恰恰就是他少年人生过程成就了的倔强自立的性格所造成。他的成长实际上是活在孤儿寡母的环境下,受尽了各方的欺凌,对人情世故的认识,已经构成了孤僻,倨傲的性格。在广州读书时,正是他少年得志的时候。

此时心态正似唐诗所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因而,是不会将一个在官场上中途折回的失败者--陈献章,白沙先生放在眼内。只有爱过方知情重,只有失败才会领会成功的艰难。在南昌的日子,湛若水才看清了明代科举制的规律。从结果来看,陈白沙的弟子人才辈出。当年陈白沙仅六十七岁,但所教出的学生已有几位在朝廷出任大官。包括了与湛若水同期进京赴试的黄泽。从乡试中解元,到中进士,一路春风,没有丝毫的阻滞。足见,陈白沙的影响力确实是难以估量。有了这个事实基础,湛若水终于从失落中找到了方向,唤起了继续向上的信心。

    湛若水回到了家乡后,就将自己的想法与母亲和妻子商量。以他当时三十岁的年纪应该是回家挣钱养家糊口的。作为他家已经是家道凋零了。如果回来,就要重整家园。那么出去读书,母亲也可以与妻儿住在娘家。湛母的家族仍然兴旺。,不在乎几个人的口粮,就如《红楼梦》贾母收容林黛玉一样。对女儿的疼爱有时是胜过对儿子的疼爱。这是中国特有的亲缘关系。另一方面湛母也不愿回到沙贝村。因湛瑛出事是被本村宗族所害,如果回去也会影响到自己的孙子成长。所以,湛若水的外戚也全力支持湛若水继续求学。
 楼主| 发表于 11-7-14 17:3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投到陈白沙的门下,也不是件易事。陈白沙也有一套十分严谨的面试规则。湛若水在当时最擅长的是写诗。他的诗歌直白,简约而且顺口。加上,他没有拘泥唐诗,诗句上经常是袭用现实的景致,然后隐含自己内在的一些哲理和观念。庄昶能会见湛若水,就是从湛若水的诗中看到他与陈白沙理论的相似性。

湛若水的诗经陈白沙的弟子梁景行投递了以后,陈白沙读完后十分高兴,就约见湛若水。陈,湛会面时,湛若水仍将功名放入谈话主题。陈白沙十分恼怒,当即表示:“此举非全放下,终难凑泊”。湛若水即时领悟到了白沙的所指。当场将赴京会试的证件销毁,表示绝此念头。同时,回家三天以后,在上门向陈献章陈述自己已了无杂念的思想。这次表演十分成功,陈白沙就将湛若水收为学生。

   湛若水得以进入到陈白沙主办的书院学习以后。陈白沙崇尚“以自然为宗”的教学方法,令湛若水耳目一新。当时,科学考试的文章评价,必须是首先对题目的出处有清楚的了解。题目的选择必然是在《四书五经》中选择的。所以,一般进京赴试的人都可以找到大约的范围。因而,孰背《四书五经》并不是关键。大部分举子都可以破题。其次是对题目点释的内容要切入出题人的要求宗旨。这一点,对大部分举子也不难。

每年开科。谁人定题,就是表现谁人的风格。如在2007年的高考题中,语文题目是《传递》。很明显,当时教育部是将奥运火炬传递作为重大的事件。希望引起学生的重视。所以,一般题旨,在京城的考试场上是会找到的。关键是展开论述的问题。也就是定优劣文章的标准。

    这个标题就是考验授课老师的关键。一般明朝的公,私立书院,均是以老师的论证作为基本现实的证据。所以,文章一送上评卷官员中,就会从中知道是哪一门派的学说。作为学生,在读书中比较单纯,作文时都是以老师授课的内容为准。所以一个门派的学生群中肯定是会选用相同的论据。那么就很难评出其中的优劣。

同时,以私立为名的书院老师,必须要保持好一定晋升率。如果失去了这一基本条件,就没有人肯出高价送子弟入书院读书。不如就送到公立书院或回家做生意算了。因此,私立书院老师必须与朝廷的官员保持好密切的关系。如果一有学生中状元,那么,就意味着该书院可以保持学生进仕的良好势头。能中状的人,一般是已经进入到核心权力的范畴。

    陈白沙从自己的赴考经历,到师从吴与弼学习教育方法,到进京拜访在朝官员,赢得个“真儒再世”的名衔后,就在江门设立书院,广招富家子弟读书做官。明朝时期,广州作为著名商埠已经是有“资本主义萌芽”,有钱人也不少。但他们苦于没门路。从官的人甚少。但在明初开国时,广东人在朝廷用人上有着十分重要的话语权。这一点已经是朱氏皇族不成文的传统。但要使广东人从世袭制获得突破,就必须有一条通道,就是利用科举制度,每年从广东选择人进京为官。陈白沙的实践就是开拓这一通道的始创人。也是广东人探索成功的人才教育模式。

    湛若水进入江门书院时,陈白沙已经是当时学术界的耀眼明星。他的学生梁储成功中了状元以后,每年都有人中进士或其他的学位。逐步地壮大了以梁储为核心的广东派统治核心层。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完全是得力于陈白沙提倡的“学贵知疑”,“务求自得”学术研究的宗旨。从而在有标准的题目:生出无标准论证过程的奇葩。

    湛若水进入书院后,陈白沙并没有安排他去读书,也没有规定他完成任何的课程。而是安排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封闭的生活。陈白沙曾送一首诗给湛若水,题《楚云台观民泽所栽菊》,就是记录了陈白沙监督湛若水(即民泽)进行栽菊劳动的过程。全诗是这样的:当轩玉朵孤,植竹翠茎扶。香细风初动,神清俗本无。寒深溪井枯,月出山瓢疏。何处异乡客,永怀歌茱蓃。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到,陈白沙最欣赏湛若水的创意和勤奋。首先仅是指示他种菊,但湛若水认为单菊太孤了,就加种了竹。多种植物后,用完了楚云台的水,直到月出才将劳动完成。这一点,使陈白沙想起自己的老师吴与弼教育时,和同学娄谅(王守仁的老师)的故事。娄谅家有钱,人又豪爽,一直不参加劳动。一次与吴与弼自己耕地,召娄谅一同做,并教导他“学者需亲细务”。这一次令娄谅甚为折服.

   湛若水皈依陈白沙门下,便令自己独立的人生观有了一个扩展和巩固的基础。他在陈白沙崇尚学术“自得”,“学贵知疑”的学风熏陶,不仅增强了对《四书五经》的论诵,而且是从自我生活的实践角度,对《四书五经》作出了全新的诠释。
 楼主| 发表于 11-7-14 17:3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四书五经》的新认识,作为湛若水的人生经历是比当时的同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明代的广东,读书人一般上都是家中有钱或有权的人。当然,就失去了如湛若水那样,自小就已经生活在一个遭受欺凌的破碎家庭中,靠外戚的支援,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所以,他是最能理解孔子的人生经历。从孔子《论语》所记叙的内容来看。

孔子的一生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追随他的学生,虽然很多都做了官。但是孔子自己实际上是没有享受过安乐的日子。正是孔子的流浪,才成就了中国传统学问从贵族向平民发展的转折过程。为中国统治阶级的肌体开拓了一条补充新鲜血液的通道。

   湛若水正是从这个角度产生了对朱熹的观点的反思和批判。这一点,湛若水在与陈白沙的交流中是甚得陈白沙欣赏。陈白沙有很多诗是送给湛若水阅读和参悟。其中《与湛明泽》一诗是这样说的:“六经尽在虚无理,万里都归感应中,若问此边参得透,始知吾学是中庸”。从内容看,此诗应是陈白沙交给湛若水学习任务的第一首诗。应该还是师生关系还十分严格的阶段。

   陈白沙在诗中只提六经,就是要求湛若水要重视研究孔子之外的理论。当时,儒,道,佛三大宗教已经在民间流行。各自均有特色,也在不同程度对社会产生影响。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如果再不能在理论上有突破的话,就肯定会被其他的宗教流派所取代。加上,当时儒家呆板,落后,拘紧的教育,不仅让明朝统治内部出现变化,而且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从朱元璋诛杀功臣,到朱棣夺权迁都,都是在行动上超越了儒家礼教的规条。

所以,才产生了吴与弼等人,回归到田野中重新对儒家理论进行反思和认识。实际上,都是在寻找适合变新的另类理论元素。王守仁也在道学的启发下,回到家乡筑庐悟学。但是,真正的理论突破,是必须在熟悉各派理论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孕育和成长自己的独特理论之花。所以,陈白沙要求湛若水必须全方位了解当时流行的理论,然后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在理论研究中找出一道和合中庸的理论风景线。

   湛若水在陈白沙的悉心指导下,不仅是对儒家学说有了更具实际的理解.而且对当时儒,道,佛三大宗教门派作了一个十分详尽的比较.在明代文字狱盛行的时期,一切有违儒家的宗旨均会有可能成为葬送自己前提的工具.所以,吴与弼主张"悟"学,就是要求学者不要随意宣泄,发表不成熟,或不合时宜的理论和主张.如果说得不好,即使在朝的权贵也有可能被株连九族.这在明洪武,永乐年间已经是有十分新鲜的理论证明了.

既然不能说,但又要说,就只能够射影来表述.唐代诗人李商隐是一个隐晦文学的高手.流传至今的几首<<无题>>诗.都是以其无限的适应力而传承不衰.如"蜡烛成灰泪始干"一句.可以是爱情的誓言,也可以说是"鞠躬尽瘁"的效忠性概念的具体表述.湛若水同样是也在研修的过程中,结合了这样的表述艺术.他所深悟到的正是道家学派的经典<<道德经>>.

   当然,汉儒也将<<道德经>>归入到儒家理论体系中.但在后来,道教的形成和产生了以后,<<道德经>>已经作为道教的经典,让道教中人解释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模式.因而,将人的生命宗旨以及终极目的,合归为是地球自然运动的一小段插曲和过程.特别是含混个人与人的关系.那么,<<道德经>>结合到了<<南华经>>的阐述了以后,就有了一个个人的内在活动过程.即个人可以孤芳自赏,了此残生.

对<<道德经>>的领悟,陈白沙已经是触动了外层,他之回归以从事教育,就是避世的举动:"以自然为宗"的教育主张正是当时道教高举的旗帜.但到了湛若水,就真正找到了<<道德经>>的内核,一,人的运动观,而运动的参照系列并非是人与人的比较,也不是人与地球(自然)的比较,而是人自在的时间的比较.这个理论结晶不仅在当时,而且在今天也没有人可以能够详尽地作出解释,但是,陈白沙在相互的切磋中明白了.陈白沙后来写诗一般是直呼湛若水当时的字(民泽).其中在<<寄题小园冈书屋和民泽韵>>一诗中,是这样写的:"回野云飞尽,园冈一室清,至虚无受道,真隐或逃名.有疏微言塞,无为大业成,一声闻绝唱,五岳看全轻."

   这首诗,正是反映了陈白沙对湛若水领悟<<道德经>>内容及结合现实所得的理论结晶的欣赏态度.其中"至虚无受道"一句,应该说是湛若水已经破解了道的内涵.认识到虚无与道的运动关系.在天下人都以为<<道德经>>的"无"是一个不存在内容的概念时,这个"无"才是道,才是与"为"结合一起之后可以成就的"大业".只有把握到了其中的关系,那么就可以将渺小成庞大,将庞大化成渺小."五岳全看轻"和"无为成大业"就是一个运动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波曲过程.人如果身在波线中是不会知道起落的关系,即如人站在地球上,不能自知地球是圆的那样的知觉.

正是这首诗,让我们知道了湛若水研究<<道德经>>的取向和水平,后来,他进京赴试时,改为"湛若水"时,实质上嵌入了<<道德经>>的两句经文:"一,"湛兮,似或存",这是天生自然的姓氏带来的结合.二"尚善若水"这是他自己最后改的名字.湛若水临终曾著有<<道德经考辩>>一书,今已失传.相信当时他是在临终时希望明朝能够彻底将朱元璋的治国纲领.从单一的儒家再结合到道教理论中,来一次理论革新.但"时不予我",他的努力随着生命的消亡而彻底结束.
 楼主| 发表于 11-7-14 17: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湛若水在江门学习过程中,逐步得到了陈白沙的重视和支持,从保留下来的陈白沙诗歌中,其中《与泽民》一诗,实际是单独为湛若水设定的一堂课。诗是这样表述的:“圣人之学,惟求尽性。性即理也。尽性致命。理由化迁。化以理定。化不可言。守之在敬。有一其中。养吾德性。”

   咋看起来,这是一首四言诗。细读起来,是陈白沙的一首白话诗,就是十分完整地表述了陈白沙儒学的具体宗旨。虽然,全诗并没有形而下的东西,可是已经将理解孔孟理论的看法,尽情地表露了出来。首先是还原了圣人之理论实际上也就是属于人的理论。问题是作为人的运动过程是不可能存在可以重复的过程。但基本的出发点是应“以人为本”。确立了“以人为本”的基础,才能够真正地实质性地认识到孔孟之道的内容。

   朱熹在注释《四书五经》的过程将“天理”归结为是“仁义礼智之总称”,这样具体化的解释,往往是会将儒家活的灵魂演变为呆板的公式。即使“仁义礼智”可能是最准确的解释,但也不能够因此而构成“仁义礼智”的具体存在。因为“仁·义·礼·智”的内容如果陈设在不同的时代,实质上就有了不同的解释。就如金钱与人的关系那样。金钱是一个恒定不变的符号,要变成物质,就必须依赖持有者在不同的时期选择的结果。所以,到最后,朱熹也是不可以将“仁义礼智”的内容彻底地,真理性地成为有效的教条。

   明代出现儒家学者对宋朝儒学的重新认识,是有一个历史背景影响的。明初立国选定的教科书,原以为上下一致地执行的。即是以朱熹的注本为教条。但后来,违背儒家理论的,恰恰是朱元璋本人。朱元璋在位期间诛杀了一大批开国功臣。而且所有的罪名都是“莫须有”的。譬如刘伯温已经致仕回家了,但都不能逃脱“赐鸠酒”而死的命运。

最早退出官场的大学者宋濂,曾经对刘伯温说过:“济世者坎坷多险,传世者孤独寂寞。”十分深刻地反映了朱元璋时代政治黑暗和血雨腥风的日子。那么,“仁·义·礼·智”的标准就是必须服从皇帝的一切,而别无选择。可是,到了朱棣公然来了一次革命,不仅将继承帝统的侄子除掉,而且将其老子的首都从南京前往了北京。虽然依然是朱家的天下,但是实质上已经“换了人间”。

   这个背景,促使明代儒家学者重新对儒家理论做出重新认识和反思。陈白沙的理论就是要求不要拘泥于教条,而是要活化。只有这样,儒家理论才会获得生机。儒家学者才会找到当官的机会。所以,“性即理也”,就十分肯定地将个人的位置摆在了理论的首位。当然,单纯的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是化入。就是今天所说的“学习理论---实践理论---提高理论”的《实践论》公式。也是毛泽东留给我们后人的重要理论遗产之一。只有将儒学理论化入到了我们个人所处的实现之中,才能使儒学理论成为个人行动的指南。

   陈白沙的诗震动了湛若水的心灵。导引他从更加广阔的空间去反思儒家理论的价值。这时,引发湛若水认识飞跃的。应该就是《四书五经》之一的典籍----《道德经》了。对《道德经》的领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所得。陈白沙本人也未能够从中获得有用的知识。他在《付民泽》一诗中,就可以看到陈白沙仍然是要结合到佛教的理论。

   诗是这样写的:“千休千处明,一了一切妙。若有不明了了心,到头反异憧憧挠。”全诗是陈白沙教育湛若水参悟儒家理论的方法。可是在表述上不得不袭用了佛教的语言,即是采用了佛教的方法。了却一切俗念,才能够获得真知灼见。

   虽然,佛、道均是同宗。但是儒家学说是不能够超越了凡尘俗世的。如果失去了济世的基础,实质上就没有了儒家学说。陈白沙的人生过程就是演绎了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矛盾的生命历史。在进不能当官,退不能入空门的痛苦抉择中,只能够如孔子一样,教育后辈,让后辈(或学生)能够声名显赫。从而使自己的理论,获得证实。就如唐诗所说的那样:“赢得青楼薄幸名”。事实在孔子的《论语》中,官场就如“青楼”一样,既能挑起每一个人的兴趣,又是一种不能结果的行为。那么,如何从中找到能够满足自我心态的平衡点。就是历代儒家学者积极探索的主题。

   陈白沙的理论特点是将儒学与佛学结合在一起。湛若水则在陈白沙的基础上,探索与《道德经》的结合。《道德经》作为一部经典著作,虽然被道教奉为神圣之作。但实际在流传过程中,已经是没有人可从本质上领悟到其中的神韵。原因是对《道德经》的文字缺少了更为深刻的研究。直至今天,我们也难以从象形文字上去化解传统的含义。仅是从今天的字义上去理解。那么,就产生了偏颇。十年前,作者野峰在《人类世界另一面》的书中,就是从“道”字象形上,破译出老子的“道”就是对时间概念的表述。

《道德经》的内容就是分别叙述了宇宙中不同运动体的运动规律。那么,湛若水当时要实现的,必须是对“无”字的参悟。历朝历代,统治阶级都清楚“无为而治”是最高的管理模式。但怎样才算是“无为”,就有了分歧。大部分的学者均是主张了“无”字为否定词。但实际上,结合到统治内部中,就有了君王不为,还是大臣不为的选择性概念。如果绝对不为又何来治呢?所以,“无”字就令《道德经》一书变得玄幻。

   现代西方的量子研究中,以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过程证实了:一束量子粒从左到右运动,碰到势垒,一些粒子反弹回去,但其余粒子却不可思议地突然出现在势垒的另一侧,并继续向前运动。所以,原子的衰变真的肯定发生在你不注意的某个特定瞬间。这一模型与中文的“无”字十分相似。要理解“无”字,首先是从“人”字入手,人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当穿越第一道势垒时,就是“大”字。

人大了继续向前,进入第二道势垒时,就是“天”字。那么,“无”字包含的正是人自在的反弹以及再组合的过程。之所以,以“有”作对应,人的成长,每一个定位点都会是一种结果。而每一个结果的构成必须是将原有结果反弹回去,在组合成新的结果。结果与过程,就是理解《道德经》中“无”和“有”的关键。

   湛若水从自我的人生经历中,领悟到了“无”的内涵,从而产生了“随处体认天理”的理论。这一理论的诞生,解决了陈白沙郁结心中多年的矛盾。令陈白沙十分欣慰。陈白沙在评价湛若水理论上是这样说的:“来书甚好,日用间随处体认天理,着此一鞭,何患不到古人佳处!”
70982104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1-8-6 23: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