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新塘镇仙村中学八(14)班一名失去了双臂的残疾学生何志荣,不但个人全面发展,期末考试在全级1200多名学生中成绩排名第一,英语获全级单科第一名,获得多项赛跑名次和数学竞赛,诗词朗诵,作文竞赛奖项,而且带动了全班的学习风气,影响到全校.支撑何志荣同学取得这些特异成绩,其中有作为班主任的吴演玲老师所做的教育教学工作.吴老师还撰写过一篇题为《赏识教育在随班就读特教中的差异法运用》论文,文中论述的“差异赏识”既是为何志荣同学所做工作取得的经验,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新话题.
营造赏识氛围
2008年,吴演玲老师担任仙村中学九年级(1)班班主任.为选拔班干部,她问谁在小学中当过班干部,只见许多小手举了起来,其中一个男生站起身来说:“老师!我也当过班干部.”吴老师问他:“你怎么不举手呢?”他说:“老师!我没有手.” 从这一天起,吴演玲就开始了对这位特殊学生的特殊关注.吴演玲细心地去了解他的情况:何志荣,失去了双手的残疾生,是一名随班就读学生.小学时,他学习成绩优良,还当过班干部.
让他来担任学习委员
吴老师建议让他来担任学习委员,她向同学们认真介绍了他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情况,全班同学都乐意接受了这位特别的学习委员.这一做法,在校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得到了许多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何志荣同学担任班干部后,更加自信,不但保持着良好的成绩,同时带动了全班的学习风气.何志荣说他曾当过卫生委员,吴老师就由他兼任卫生委员.他喜欢钻研数学难题,吴老师就让他和同学们探讨数学,由他业余辅导同学们的数学.甚至因他的英语听力不很强,但在分组复习中,吴老师仍让他担任一个小组的组长.有时候,还特别鼓励他,由他负责帮助别的同学.
委托何志荣来关注
如班上有名患有轻微癫痫病的学生,她就专门委托何志荣来关注.何志荣同学虽然没有双手,但各项工作认真负责,使同学们都忘记了他是一个残疾人.吴老师在对何志荣采取特殊,差异赏识教育的同时,在班上提倡赏识别人的风尚,这在班上营造出一种相互赏识的氛围.这样,何志荣同学更加能正视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了,在各种评比中,他都能赞赏同学,从而促使全班形成了一种共同上进,相互谦让,精诚团结的良好风气,大大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落实关爱行动
吴老师对笔者说:“其实,关爱也是赏识教育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真正赏识一个人,当他需要帮助和关爱时,我们一定会去帮助和关爱他,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那就是虚假的赏识.” 对何志荣,吴老师不单纯是精神层面的赞赏和鼓励,还在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关怀和爱护.
学习上提供帮助
何志荣智力较好,成绩优良,但他的成绩,是通过相当其他学生几倍的努力得来的.他没有双手,要取得优良的成绩,在学习中要克服多少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为减少他的困难,凡学习上需要帮助的,吴老师都不遗余力.比如,他英语听力较差,她就帮他买来录音带等资料;他需要她单独给予什么辅导,她给予他以“特权”——可以随时来找她,不论多忙,她都以他为第一;他如需要其他任课老师作什么辅导,她立即协调,一次不误地为他找来老师.
生活上给予关照
何志荣同学是在2岁多时碰到村里的高压电线被截除双臂的.他没有手,写字全靠脚,由脚指头抓笔来写字.为解决他在课堂上写字的问题,吴老师请示学校为他专门做了一张特殊的课桌.他虽然残疾,可他偏爱体育活动.他每次参加骑单车,打篮球,赛跑等体育锻炼,吴老师都要重点关注,着力为他服务.每次下课铃一响,学生们就一窝蜂往外跑,为使他不被同学们撞倒,开始一段,吴老师总是站在他课桌边.后来同学们习惯了,不从他这边经过,她还是要站在讲台边望着他,等同学们都出去后才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