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普及荔乡收藏共识的增城市新塘镇"钱翁"李锦浩

12-5-16 03:10|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471| 评论: 0

摘要: 李锦浩,又名李里,1934年出生,祖居增城市新塘镇新何村,是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华夏收藏家协会、增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泉友之友。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主教语文和历史。其收藏古钱30多年,有古钱6大系列、2 ...

李锦浩,又名李里,1934年出生,祖居增城市新塘镇新何村,是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华夏收藏家协会、增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泉友之友。从事教育工作30多年,主教语文和历史。其收藏古钱30多年,有古钱6大系列、2540多种、1万多枚,故有“钱翁”之称。《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增城日报》、《老人报》和广东电台、南方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对其作过报道。



一个古钱一个故事,记载中国历史

从最早的商贝币、战国的刀币、秦代的“半两”、新莽的“货币”,到近代光绪铜元、民国大洋、官方的流通币、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的货币、私铸的铁钱,甚至各式各样的样本、纪念币、铸钱用的钱模等,李锦浩都一一收藏。李锦浩说道:“一个古钱一个故事,通过这些锈迹斑驳的古钱,我可以清楚说出每个朝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况,通过社会制度的变迁、经济的盛衰、币制的更改、书法艺术等,了解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

根据我国著名钱币学者孙仲汇《中国古钱目录》一书,李锦浩把1万多枚的钱币按照历史顺序和各种钱币的不同形制,分类成6大系列,分别为“历代中国古钱币对照”、“古泉五十名珍(真赝)”、“中国铜元”、“《古钱》(故事)”、“中国花钱”、“流入我国的铜钱——朝鲜、日本、越南”,贴在207幅的展览板上。花钱不流通,五十名珍有真赝,但却承载中华文化.

据李锦浩介绍,一些钱币虽然不作流通,如花钱,但往往带有花鸟鱼虫、宗教符号等图案,“长命富贵”、“福德长寿”、“加官进禄”、“天下太平”等吉语,用于喜事、辟邪、配饰,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古泉五十名珍”为50枚极为罕见珍贵的古钱,虽然有真赝,但不管其中是真的还是假的,重在收集成套,其欣赏价值及研究价值是无可限量的。

最大希望:能将收藏展出

“我从事教育30多年,曾担任新塘中学、新塘镇一种、新塘职中教师。一开始收集古钱是以教育学生为初衷,曾在公园和学校展示过一部分,让他们透过古钱了解中华历史与中国书法。但是现在年纪老了,家人又不理解我的收藏行为,自己又没有钱办展览。我只在乎曾经拥有,可以以半捐献的性质将整套收藏交给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等,为收藏提供场所办展览,让大家能从古钱中了解中国历史与灿烂的中华文化”.

李锦浩忧心忡忡地说,过去曾有商人上门采购,但多数是想挑选其中价值较高的古钱进行倒卖,甚至还有人从中进行偷窃,为免再痛失珍藏,李锦浩已经谢绝商人的来访。作为收藏家,李锦浩希望大家能从古钱的方圆中看历史,认为把钱币零散卖出去,历史就残缺了。

人生曲折,苦恋收藏

李锦浩自嘲“个性好讲”,喜欢相声和漫画,兴趣广泛。其中,相声《车从深圳来》更受到广东曲艺界的一致好评。但是人生道路曲折,当过“右派”,经历文化革命,被清理回农村10年,甚至患上肺痨。即使坎坷,仍然疯狂收藏。除了收藏古钱,李锦浩也热爱收藏,其中不乏有《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记载过的康熙年间“三彩加红盖罐”、宋代“汝窖虾青莲花式(十瓣)碗”、元代“釉里三彩”瓶等珍藏。“我晚年最大心愿就是普及收藏共识,寻找伯乐藏家,鉴赏文明瑰宝”李锦浩一边展示收藏,一边说道。

3446329332301030 -->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