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心六区实行二手房网签近两年后,广州二手房网签的范围将再度扩大。记者日前获悉,花都区和增城市已被纳入实行二手房网签的范围,并于近日陆续开始试行。加上已经试行了一年多的番禺区,广州没有二手房网签的区域只剩下萝岗、南沙和从化等二手房交投极少的区域。记者日前获悉,花都区和增城市已被纳入实行二手房网签的范围,并于近日陆续开始试行。加上已经试行了网签一年多的番禺区,广州还没有二手房网签的区域将只剩下萝岗、南沙和从化等二手房交投极少的区域。
据记者了解,花都区目前只是对新楼盘的二手交易进行抽样试点二手房网签,在“阳光家缘”网上暂未查询到花都盘源的信息。增城自2011年8月起已经试水网签,2007年10月前出证的二手房交易需要进行网签,2007年10月后出证(房产证注明“已纳入广州市房屋管理系统”)的二手房反而不需要网签。
在“阳光家缘”网上,记者以“增城市”为关键词搜寻到256条增城盘源信息。除这两区外,番禺区实施二手房网签的并非整个番禺区,目前只有大石街、洛浦街和其余几个街道的房屋需要进行二手房网签,二手房交易量比重非常大的钟村镇(祈福新村、锦绣生态园所在地)一直未列入网签区域名单。
实行二手房网签后,花都和增城的房源信息必须先通过输入产权登记信息的方式与档案系统进行匹配后才能上网,从而保证在网上交易平台上公布的房源均是真实的、可交易的。另外,二手房实行网上交易后,买方、卖方、中介公司必须使用网上公布的《房地产中介服务合同》和《存量房买卖合同》(当事人可补充特殊条款),每份合同都有唯一的合同号,国土房管部门可以对每份合同进行实时监管。
增城网签实录:“老楼”必须网签
中原地产区域营业经理李嘉善告诉记者,2011年8月起增城市已开始二手房网签试点,这次公布的并非“新闻”。根据2011年实施二手房网签细则,政府对2007年10月后出证的新楼豁免网签,买卖双方和中介方从房管局拿取纸版的二手房买卖示范合同填写进行递件,2007年10月之前出证的“老楼”反而要求必须进行二手房网签。地产人士猜测,2007年10月后出证的房屋都注明“已纳入广州市房屋管理系统”,要求“老楼”必须网签的举措可能是方便把以前的老楼统一录入到广州市房屋管理系统之中。
据李嘉善透露,增城市网签的程序与广州市中心六区并无太大区别,细小的差别在于递件后交税费的环节,按中心六区的做法,当天递件可当天完税,房管局收取的交易管理费也可一并交上,7个工作日内可出新证;增城做法却有差别,买卖双方需要在递件5个工作日后才可以到房管局交交易管理费,然后3个工作日后出新证。
记者采访增城、花都两地二手房(房源、代理、租房)网签试点情况,无意中发现增城“神级”网签数据,多个盘源以低于10万元的不可思议价格放盘,5个盘源竟然可标出二三十元的“白菜价”,其中甚至有盘源进入“已结案”的状态。虽然记者也清楚,网页上注有“以下房屋信息由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提供,仅供参考”的“免责”声明,且“神级”网签价也只是“拟转让价格”而已,但这么儿戏的价格到底对广大有意入市买房的市民来说有多大的“参考”意义?
政府有关部门搭建二手房网签平台,防止“一房二卖”,对市场有正面促进作用,但这个平台同时也是信息平台,有心买楼的人士会从中查阅历史盘源的放盘价,更希望从已结案二手房案例中获得真实的成交数据,不料这些网签“神仙”数却让市民大失所望。撇开网签神仙数这个明显的“bug”不说,有关部门对各个中介行录入网签数据的要求非常松懈,在增城市二手房盘源的网页上,简单标注“增城市”的房屋盘源也存在,发布坐落“增城市荔城街”、“增城市新塘镇”更是普遍,除这个空泛的区域描述外,再无其他词语来描述。
有关部门在规范盘源表上“好心”地准备多个栏目,如“小区名称”、“建筑结构”、“建筑时间”、“房屋朝向”、“总层数”、“装修程度”、“物业管理费”、“配套设施”、“交通状况”等,但能认真填满所有项目的盘源一个都没有,大部分仅是对必须的几个项目进行填写。最让人诧异的是,一个拟转让价格0.0030万元的盘源,在物业管理费上居然填写“30元/m2/月”的标准,让人怀疑是否中介把这两个数据搞混了,而且物管费单价30元的小区只在珠江新城甲级写字楼出现,增城荔城街的盘源能享受这种服务,的确让人拍案惊奇。
增城市盘源公布不规范并非孤例,在广州市中心六区不少盘源上也可看到类似的东西,只不过放盘价上较为谨慎,不会出现二三十元的“神仙数”。政府“有心”搭建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也有可能对市场起着一个公开信息、公开透明的指导作用,但盘源填写的随意性以及放盘价的“诡异性”让人质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成交价是最核心的机密,也是影响市场公平和消费者知情权最大的一个因素。对于这种“神级”网签数,有关部门是否应该监管一下?对那些已结案的“神级”成交,是否应该要求中介人员把最终的成交价填写上去,以正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