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挂绿是荔枝中的珍稀品种。明末清初屈大均《荔枝诗》咏到:“端阳是处子离离,火齐如山入市时。一树增城名挂绿,冰融雪沃少人知。”清诗人李凤修咏到:“南州荔枝无处无,增城挂绿贵如珠。兼金欲购不易得,五月尚未登盘盂。”足见其珍贵程度,被称为“荔枝之王”。 增城挂绿以文献正式记载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乾隆年间县志记载原产于增城新塘四望岗,后至嘉庆年间因官吏勒扰,百姓不堪负重而砍光挂绿荔枝,万幸只存县城西郊西园寺(现荔城挂绿广场)一棵至今,“西园挂绿”弥为珍贵。挂绿荔枝果实扁圆,不太大,通常0.5公斤有23个左右。 果蒂带有一绿豆般的小果粒;蒂两侧果肩隆起,带小果粒侧稍高,谓之龙头,另一边谓之凤尾。果实成熟时红紫相间,一绿线直贯到底,“挂绿”一名因此而得。果肉细嫩、爽脆、清甜、幽香,特别之处是凝脂而不溢浆,用纱包裹,隔夜纸张仍干爽如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所说:“挂绿爽脆如梨,浆液不见,去壳怀之,三日不变。” 增城挂绿其主要特点:长势壮旺,枝条节间较稀疏且脆;叶片披针形,先端渐尖;果实近卵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14.4~29.5克,果皮暗红带绿色条纹;果肉白蜡色,质爽脆,甜带微香;可食率61.5%~76.9%,可溶性固形物17%~21%,酸含量0.15~0.34克/100毫升;果实6月下旬~7月上旬成熟。增城挂绿品质佳,适应性强,可供发展。 2001年7月5日,著名增城挂绿荔枝公开拍卖,10颗荔枝共卖31.8万元,其中竟价最高的是11号荔枝以5.5万元拍卖成交。增城西园挂绿有400多年历史,最后一桠于1979年冬枯萎,幸老树头萌发新枝,到1988年长成2米多高,并开始开花结果。2001年结果20颗,经专家鉴定有10颗合格。现将拍卖的是这10颗合格的荔枝。参加这次竞投的有40多人。 拍卖开始,当拍卖1号荔枝时,掀起第一个高潮。起拍价为8000元,后来几经争夺,被持9号牌的增城中旅社阮伟强先生以5.2万元拍得。最后2至10号(没设4号)依次进行拍卖。2号,香港阮绣惟女士以2.8万元投得。3号,香港陈康强先生以2.5万元投得。5号,星岛渡假山庄以2.2万元投得。6号,广州宝龙集团梁女士以2.9万元投得。 7号,香港滔记集团徐湛滔先生以3.7万元投得。8号,香港龚汝华先生以23万元投得。9号,恒高工程有限公司刘庆祺先生以2万元投得。10元,广发行证券以2.7万元投得。当轮到最后一颗——11号挂绿荔枝时,全场拍卖会进入最高潮。随着8000元起拍价刚开始,应投者就应价2万、3万……,最后持99号牌法国雷诺汽车广东省总代理执行董事(香港世联公司)李警师以5.5万元投得。 李警师为了孝敬母亲,当天下午2时便把这颗挂绿荔枝送到母亲廖金凤手上。68岁的母亲用激动得哆哆嗦嗦的手拿着荔枝,边吃边说:“我很高兴,也很幸福,有这么孝顺的儿子,这种以前给皇帝的贡品,今天我也可以吃到了。”香港阮绣惟女士手捧着亲自从树上摘下的2号挂绿荔枝,激动地说:“我打算请人制个标本,连同这次参加拍卖的证书,一起留作纪念。 李警师又说:“吃那只是口里的感觉,拥有了,才是精神上的享受。制个标本,不但可以作纪念,而且还可以供研究用,因为西园挂绿是稀有品种。”龚汝华先生当天赶回香港与众分享,他说:“几两黄金的价值竞得全球稀有的荔枝贡品,从多方面来说都是值得的。” 据当日《广州日报》载:“行家介绍,这次拍卖使增城西园挂绿荔枝成为迄今世界上卖得最贵的水平,10颗总重量不足0.25公斤重的荔枝,价值相当于3.18公斤的黄金。据悉,该项纪录正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在民国时期,一颗西园挂绿荔枝的最高价钱相当于一担丝苗谷。现一颗挂绿荔枝5.5万元。相当于2001年10万多斤的优质谷。这简直是天价。 这次拍卖西园挂绿是接连是增城“兴建广场,改善生态,还珍于民,拍卖佳果,以果养树,带旺旅游”系列工程的组成部分。目的是运用市场经济法规,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竞争,使一部分人真正尝到昔日平民百姓绝难品尝的贡品。而拍卖所得全部用于投入母树和广场养护,真正让这株饮誉海内外的稀世珍品成为全民共赏、共品、共有的共同财富。 增城人民对挂绿荔枝有着深厚的感情。很久以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传说:相传八仙中的何仙姑是增城小楼桂村人。何仙姑15岁时得仙人点化,食凤凰山云母片学会飞身法术。18岁时因父母将她许婚别人,何仙姑不同意,在婚礼前夕乘人不觉,飞身至罗浮山得道成仙。后因不忘家乡令人陶醉的荔枝佳果,常常回乡漫步荔枝园中。一天,何仙姑留恋西园荔枝美景,坐在树枝上编织腰带,离开时把一条绿色丝线遗留树上,绿丝飘绕在荔枝果上,于是荔枝果上都有一道绿线,人们就给它取名“挂绿”。可见“挂绿”之神奇和名贵,带有有凡的“仙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