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吃喝玩乐 查看内容

对增城“何仙姑”、“何二娘”和“大唐才女”的考辨

12-12-28 10:5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207|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泓

摘要: 《羊城今古》1994年第六期载《数大唐才女,还看广州》一文(以下简称《数》文)。文中首列广州唐代才女是何二娘,讲述其人其诗,颇占篇幅。该文谓“史书关于她(指何二娘)的记载颇多,一般传说即道教八仙中之‘何仙 ...
《羊城今古》1994年第六期载《数大唐才女,还看广州》一文(以下简称《数》文)。文中首列广州唐代才女是何二娘,讲述其人其诗,颇占篇幅。该文谓“史书关于她(指何二娘)的记载颇多,一般传说即道教八仙中之‘何仙姑”’。何二娘事迹并不见于“新、旧唐书”,仅限于一些笔记小说,而非“史书”。那么,何二娘其人其诗与传说中的“何仙姑”有何关系?就有必要考证一番。

何二娘的事迹,今见最早的且较为完整的记载是《太平广记》。《太平广记》是小说总集,不是“史书”。以后一些“古籍”载何二娘事迹,多转引于此。《太平广记》成书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距离《数》文所述的何二娘“生于高宗开耀年间(681~682年)”已逾三百年了,加上《太平广记》所述多为神仙怪异之传闻,不足为据。原文不长,又涉及下文所考,兹录(试加标点)如下:

广州有何二娘者,以织鞋为业。年二十,与母居,素不修仙术。忽谓母曰:住此闷,意欲行游。后一日,便飞去,上罗浮山寺。山僧问其来由,答云:愿事和尚。自尔,恒留居止。初,不饮食,每为寺众采山果充斋,亦不知其所取。罗浮山北是循州,去南海四百里。循州山寺有杨梅树,大数十围。何氏每采其实,及斋而返。

后循州山寺僧至罗浮山,说:去某月日,有仙女来采杨梅,验之,果是何氏所采之日也。由此,远近知其得仙。后乃不复居寺,或旬月则一来耳。唐开元中,勅令黄门使往广州,求何氏,得之,与使俱入京。中途,黄门使悦其色,意欲挑之而未言,忽云:中使有如此心,不可留矣。言毕,踊身而去,不知所之。其后,绝迹不至人间矣。

由上文可见:何二娘籍贯是广州却无确指增城;何二娘以织鞋为业,而无只字提及她善诗文;何二娘成了仙女却未见称“仙姑”;何二娘是“事和尚”后成仙的,尚未加入道教八仙之列。罗浮山虽为道教名山,但此山也曾经佛道共处,唐代为罗浮佛教兴盛时期,天宝三年,唐玄宗敕建延祥寺、华首台及明月戒坛,可见《太平广记》也不是凭空杜撰。

至于说何仙姑是增城人,最早的说法恐见于孙蕡的《何仙姑记》。孙蕡是元末明初人,他在《何仙姑记》中开门见山调;“仙姑,增城何泰女也,生唐开耀间”。较之《太平广记》所述不同,此文指明何仙姑籍贯增城,还有父名、生年。《数》文所说的何二娘生年,其实是套用《何仙姑记》的何仙姑生年。增城何仙姑的生平及成仙经历与《太平广记》所述何二娘的生平及成仙经历并不相同。何二娘以织鞋为业,年二十而素不修仙术,想来原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

而何仙姑出生时,已有“紫云绕室,顶有六毫,四岁能举一钧”。她的父亲和她是何营生,没有交代。至于成仙的经历,何二娘是突然飞去“事和尚”,在奉召入京途中不知所之。何仙姑则是“尝梦老人授服饵丹法,渐觉身轻健”,因此一心出世,“父母怪之,私为择配。结缡之夕,忽不知所之,留诗屏砚间”,又有遗履井径,借道士之口,谓在罗浮山见到仙姑并口占三绝寄家云云。在这个传说中,加入了抗婚题诗的色彩。

总之,将广州何二娘与增城何仙姑的记述对比,差异很大,而且神话的成份很浓。推测是因此之故,道光《广东通志》没有将其事迹收入“释道”列传,而是收入“方伎”列传,而且何二娘、何仙姑分列其名,是当成两个人的。何二娘名下,收入《太平广记》所述;何仙姑名下,收入《何仙姑记》所述。只是在二文之后有注:“窃疑何二娘、何氏女、何仙乃一人,即世俗八仙中之何仙姑也”。

请注意,编纂者是用了“窃疑”的不肯定的口气,且所说是“何二娘、何氏女、何仙乃一人”,这是一种泛指,而不是专指上文的何二娘、何仙姑,只能说包含有这个意思。《续通考》有谓:“何仙姑,广东增城人,何泰之女也”,这已是后世的捏合了。值得一提的是,《太平广记》在讲述何二娘事迹时没有提及何仙姑之称,而何仙姑在宋代已是一个略具知名度的神仙了。

宋人著作中已有提到何仙姑的,如宋人曾糙《集仙传)、刘贡父《中山诗话》、魏泰《东轩笔录》等均有关于何仙姑的载述,并都说何仙姑为湖南永州(今零陵)人。到了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所载何仙姑竟有七八个,非止广东、湖南,而且福建、浙江、安徽、广西等地也都有各自的“何仙姑”,不仅《广东通志》、《增城县志》、《罗浮山志》载入何仙姑传,《安庆府志》、《祁阳县志》、《福建通志》也都各自收载何仙姑之传。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何仙姑,除了为梓里增光的攀附心理之外,还有一个社会原因,因旧时为人占卜下神之女性都号称“仙姑”,何氏为一普通大姓,托名何仙姑者自然多了起来。但其本事则大同小异,离不开吃桃吃云母成仙,不过如此。仙姑多了,难免鱼龙混杂。北宋时,湖南衡州出了个何仙姑,名声很大,上闻朝廷。她死的时候,地方官专门上奏朝廷,说:“仙姑死了,并没有什么神异的征象”。不久有人从衡州来,别人问起何仙姑的情况,那人说:“仙姑晚年干瘦干瘦的,面皮皱黑,不过是个衰朽的老婆子罢了。”这对那些向往仙姑的天姿丽质的人来说,真是一盆冷水。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增城区|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永宁街|荔湖街|宁西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派潭镇|正果镇|小楼镇|仙村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