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关于增城建县年代的商榷

13-1-4 11:1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821| 评论: 0|原作者: 梁端文

摘要: 增城建县始于何时?明、清两代所有的《增城县志》都有明确记载:后汉建安六年,析番禺地置增城县。而比明代嘉靖《增城县志》更早、更权威的《永乐大典》也有记述:增城本汉番禺县地,后汉建安六年置。据学者考证,《 ...
增城建县始于何时?明、清两代所有的《增城县志》都有明确记载:后汉建安六年,析番禺地置增城县。而比明代嘉靖《增城县志》更早、更权威的《永乐大典》也有记述:增城本汉番禺县地,后汉建安六年置。据学者考证,《永乐大典》关于增城建置的资料来源,极大可能来自元代大德年间(1297~1307)作者为增城沙村的陈大震撰写的《南海志》。

由此看来,建安六年增城设县的说法正式见诸典籍已有约700年的历史了。由于这个说法有悠久历史而又出自县志,因此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有关记述增城历史的书籍和文章都采用是说,增城人亦习惯用是说。然而,该说实在也存在疑点。清嘉庆、宣统两部县志的编者都曾指出:旧志俱言县始于建安六年,不知何据。俟再考。”

对于这个质疑,可以理解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同意建安六年设县,只是现存史料缺有力证明,有待发掘新史料去证实。(事实上嘉庆志、宣统志的编者都是采取了这个态度)。二是增城建县可能不是建安六年,因为没有现存史料作为确凿沦据。
由于前代学者提出了质疑,因此就引起了最近关于“增城建县究竟始于何时”的讨论。先是有罗兆荣、卢国枢两先生于《增城挂绿》(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提出“增城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六年”的说法。

再是有王一洲先生于1993年8月《荔乡情》发表的《增城县建于何时》一文,文章论点是增城建县时间最迟为后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最早可上溯至永平元年(公元58年)。“……建安六年之说,失去意义,应予否定。”还有今年3月出版的《羊城今古》又发表了唐森教授的文章《关于增城县始建何时的我见》,参加了讨论研究。本人是史学门外汉,但本人对增城的事颇感兴趣,间亦涉猎一些增城史籍,因此,愿对增城建县时间问题提出一些意见,以供专家学者参考。

据我所知,至今为止研究增城建县时间的最权威、最可靠的资料仍然是《后汉书?郡国志》。该志是西晋司马彪所撰。司马彪卒子公元306年,距后汉失国的延康元年(公元220年)仅80余年。因相距时间不远,故其修志的资料的可信程度是很高的。司马彪在《郡国志》中收录了后汉一代的全部州、郡、国、县、邑、道、侯国名称。

其中交州部分记有“南海郡……七城: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揭阳、增城。”这个记述比诸《汉书?地理志》记“南海郡六城:番禺、博罗、中宿、龙川、四会、揭阳”明显增加了“增城”。因此,增城是在后汉建县,这是确凿无疑的了。由此可以断定,罗、卢说的“增城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六年”难以成立。

王说是肯定增城始建于后汉,但具体年代则是否定建安六年而断定为永平元年至永和五年之间,其依据是《郡国志》的最后的一段记述:“汉书地理志承秦三十六郡,县、邑数百,后稍分析。至于孝平,凡郡国百三,县、邑、道、侯国千五百八十七。世祖中兴,惟官多役烦,乃命并合,省郡国十、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至明帝置郡一、章帝置那国二,和帝置三,安帝又命属国别领比郡者六,又所省县渐复分置。

至于孝顺,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民户九百六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二百二十。”加上统计《郡国志》所开列的郡国数目为105个,县、邑、道、侯国数目为1181个,与上述孝顺年间统计数字基本相符,因而断定《后汉书。郡国志》的断限是顺帝永和年间。既然《郡国志》断限于永和年间并已收录有增城,那么按逻辑推理,增城设县当然在永和五年之前。王说的核心是《郡国志》为断限时间。

对于王说《郡国志》断限为顺帝永和年间,我有几点存疑,现谨提出来,就教于长者。第一、《后汉书》是断代史。按修史通例,所有资料都应收录到这一朝代的末尾。司马彪修《郡国志》按理不应违背这一原则。一整部《后汉书》如果其他部分都断限至延康元年的后汉终结而偏偏让《郡国志》断限于中期的顺帝年间,因而遗漏了近80年的建置记述,按理是说不过去的。

假如确因某种原因,例如东汉后期自黄巾起义(公元184年)开始的社会大动乱,导致资料收集不全不得巳而为之,亦应于凡例或序言中有所说明交代。可借我们并无从《后汉书》中看到这种说明,甚至在解放后重印《后汉书》的编辑出版说明中,也未有中国史学家作出此类交代。因此,现在把《郡国志》的断限断定在永和年间,在理论上未必说得过去。

第二,根据《郡国志》记述的材料分析,有若干资料是反映建安年间的行政建置的。兹举例二条:(1)郡国四“丹阳郡”条下有说明:“秦彰郡,武帝更名。洛阳东二千一百六十里。建安十三年孙权分新都郡。十六城。户十三万六千百一十八,口六十三万五百四十五”。(2)郡国五记有“交州刺史部,郡七、县五十六”。

据考证,交州是建安八年才设置,以前只称“交趾部”。明嘉靖《增城县志》综述中有记“献帝建安六年乃割番禺地立增城县,属南海(郡)洽。八年,改交趾部为交州,以南海属交州,增城附焉。”又唐森教授一文中也有论证:“清人全祖望之见,‘南粤七郡至后汉末始称交州,前此但称交趾刺史(或交趾部)’。则其区分界限当以交趾刺史张津偕太守士燮共表立交趾部为州,经朝议认可,津官拜交州牧的建安八年。”可知有“交州”名称是最早在建安八年。

《郡国志》收录有全国十二个州一级行政单位,岭南地区称“交州”而非“交趾部”,可见反映的是建安年间及后汉末期的行政建置。因此,从记述的具体材料上看,把《郡国志》断限于永和年间,在事实上似乎难以成立。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截至目前为止,还未有可靠有力的证据能否定“增城始建于建安六年”的说法。当然,这个说法仍属“不知何据”,还会是历史悬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