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有条主要支流叫东江,东江下游有个建村千年的村庄。这个村庄就是增城市新塘镇大敦村。在大敦村,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大敦水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在东江行船走水的商人,由于他长期随水生活,对食水的质量特别敏感,要求也特别高。一日,他的商船在东江下游的大敦村边停泊,发现大敦水特别清爽甜美,连声赞叹是难得的好水! 后来,他为了能长期饮用到大敦水,便在离大敦村十里远的小镇新塘定居开果栏,每天都要伙计划船到大敦指定的地方取水。一个雨后的傍晚,他照例饭后叹茶,两杯落肚,发现水味不同。于是,他把取水的伙计叫来,见面就问,“你今天为什么不到大敦取水?”伙计一听,马上惊呆了 。原来,他在划船取水的途中,突然遇到大雨,便在附近江中随便打了两桶水回来。他做梦也想不到,老板居然也能分辨出来。于是他连忙认错,老板也念事出有因,只说了句“龙王天井里的水只有在大敦才能取到”便一语了之。伙计取水以假乱真的事虽然了結,但大敦水的故事却在新塘传开了。 老板所说的“龙王天井”,来自更加遥远的传说。相传东江大敦水段,是龙王经常出没的地方,故称“龙王天井”。唐末五代十国期间,番禺永泰一个姓卢的打鱼人到象颈岭下的东江岸边,发现这里的江水特别清甜,土地特别肥沃,就在象颈岭下东江岸边的土墩上建了房屋,在“龙王天井”边开垦了农田。于是,一个叫“龙田”的村庄就在东江北岸的象颈岭下诞生。 后来,龙田改名为“大敦”,但大敦却没有改变“龙王天井”的特征。传说这里的河床有一口深井,从深井里喷出来的水特别清冽甜美。每年夏天,龙王都要来这里饮水。龙王一到,堵塞河道,江水就会滥泛成灾。“大敦是个大水氹,十年早造九年浸。放下禾镰无米煮,一条竹杠把工寻”。龙王饮水的传说虽然是神话,但民间歌谣却是昔日大敦村真实的写照。 解放后,村民修坝筑堤,但水灾却没有停止。1959年夏天,猛兽般的洪水更一瞬间将大敦变成泽国。庄稼全淹没了,房屋大部分倒塌了。但大敦人却从此吸教训:治水不但要修堤筑坝,更要裁弯取直,疏通河道。洪水使大敦人树立了疏胜于堵的水利意识,炼铸了奋发图强,的创业品格。“龙王天井”引起的水祸也从此变成水利。 1976年,广州为了满足城市用水的需要,决定在东江增建一座水厂,并选址在大敦村,冠名广州新塘水厂。我不知道所以选址在大敦的原因是否与传说中大敦水的故事有关。但据当年考察吸水点的工程人员透露,东江下边发现地下河,地下河出水的地方就在东江的大敦水段。刚从地下河出来的水,没有受沿岸的污染,水质特别好,所以水厂的吸水点就设在附近。 听说,当时广州的市委书记焦林义也曾亲自为水厂选址到大敦考察。当他听了技术人员对大敦水的介绍后,还亲身喝了一口大敦水,喝后感觉非常良好。消息传开,人们终于明白了“龙王天井”传说和“大敦水”故事的奥秘。广州新塘水厂设在大敦后,大敦水的故事就更加家喻户晓,大敦水的名气也更大了。设在大敦的广州新塘水厂建成后,一直担负着广州东部地区的的供水任务,水质也一直保持在较好的木平。 最近,国家制定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经历了30多年,日产70万吨水的新塘水厂,设备却越来越陈旧,能耗也越来越高了;加上迅速发展的工业进程,使东江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厂的设备和装置都需要更新。于是,广州市自来水公司便对新塘水厂实施升级改造,使其生产的饮用水达到国家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水厂升级改造,需要爆石平整建设用地,在爆破工程中,产出数十万方石头,水厂全部返还给大敦村,用作修建沿江大堤。2010年端午龙舟节,一条1600多米的大敦沿江石堤已全线修好。大敦水岸线得到全面保护,“龙王天井”的面貌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新塘水厂升级改造工程的竣工,大敦水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会有更多美丽动人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