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市千古名相崔与之的其人琐事

10-10-31 11:4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670| 评论: 0

摘要: 增城籍的崔与之是岭南第一个学术流派"菊坡学派"的奠基人,也是文采飞扬的"粤词鼻祖".三十岁的时候,他以一介布衣身份从增城前往临安求学,成为岭南由太学中举的第一人,开启了岭南地区由盛产象犀珠玉之地向诗书礼 ...
         增城籍的崔与之是岭南第一个学术流派"菊坡学派"的奠基人,也是文采飞扬的"粤词鼻祖".三十岁的时候,他以一介布衣身份从增城前往临安求学,成为岭南由太学中举的第一人,开启了岭南地区由盛产象犀珠玉之地向诗书礼乐之地,道德醇厚之地转变的序幕.1189年,崔与之在这里作出决定的那一刻,是岭南地区文化变革的关键节点.元人王义山在《送张士隆赴广州教授序》里言,自崔与之由太学中进士,广州士子纷纷以其为楷模,学风丕变;崔与之自出仕到帅蜀便道归家,随身只带一琴一鹤,广州士子于是知道了什么是廉洁奉公;崔与之十三辞宰相,广州士子从此知道了什么是名节……在崔与之的影响下,广州由盛产象犀珠玉之地,转而成为诗书礼乐之地,道德醇厚之地.
 

 
太学进士第一人
            考察崔与之的家族史,先世是河南汴京人(今河南开封).从他曾祖的那一辈开始,崔氏家族因为战乱南迁,历经江西宁都,广东河源,从其父崔世明开始定居增城.崔世明是个耿直有志的读书人,却在科场上屡遭失意.最终灰了心的他自叹:"不为宰相,则为良医",放弃了科举之路,而成为一名在当地口碑甚好救死扶伤的医生.崔与之生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此时,靖康之变和北宋灭亡已经过去了31年,宋金之仇仍然未解.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一隅,花好月圆,一派繁华,却如同玻璃般脆弱易碎.
 
卓荦有奇节

           崔与之自幼聪颖,号称"卓荦有奇节",不过,限于当时岭南的学习条件,快30岁时,崔与之还是一介布衣.宋代是岭南经济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源源不断的谪宦,移民,流人,给岭南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力.但是从总体上看,此时的广东,和两浙,京湖一带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广东每年考上进士的可谓寥寥无几,增城更是少之又少.绍熙元年(1190年),崔与之做了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到当时中央最高学府——临安(今杭州)太学读书.繁华都市,临安胜景.崔与之在这里却是"朝夕肄业,足迹未尝至尘市."三年的时间里,他学得满腹经纶,绍熙四年(1193年),他践行了离家时的许诺"三年学成以归",考中进士,成为岭南由太学生考中进士的第一人.

增城崔与之的经世致用才能

            崔与之由此开始了他的仕途.几十年的为官岁月,留下美谈无数.第一站是浔州,正逢当地储存备荒粮食的粮仓失修,雨季就要来了,仓米难保不受潮霉坏.郡守想把粮卖掉,崔与之据理力争,最后,他把自己所居官衙的屋瓦拆下来用在粮仓上.后来崔与之又任淮西提刑司检法官.朝廷王枢密之子称霸乡里,夺取僧寺田产.寺僧告于官,许多官吏不敢受理,唯独崔与之不畏权贵,秉公判决.嘉定三年(1210年),崔与之升任提点广西刑狱.广西地区大部分是荒寂之地,崔与之深知此地离朝廷很远,地方官吏任意盘剥压迫百姓,所以他每巡察一地,必自带费用,一切公务开支按日计给,不用地方一分一毫,更不准地方供养.
 
岭南古佛,西蜀福星

            当时海南岛属广西管辖,海南的老百姓还处在刀耕火种时期,生活贫困,但地方官却和其他地方一样征收税赋.有人听说崔与之的清廉之名,前往崔府告发了这件事.于是崔与之亲自派人察访,结果证明老百姓说的是事实,他就派人将各种税收严加核实,并张榜公布废除贪官污吏巧立名目强加给老百姓的税目.此后,崔与之又主政两淮及四川多年.史书上说他外拒金人,内立军政,取信军民,深得民望,政绩卓著.有一年,浙东发生严重天灾,遍地哀鸿,无数饥民流离失所.崔与之下令打开扬州城门,迎入难民安置,从而救活流民万余人.他在汉中坐镇五年,令金兵望而却步,巴蜀得保平安.在他苦心经营下,淮东安然,蜀中大治.若干年后,当崔与之告老还乡时,川民"攀辕卧辙,哭声动地",依依不舍地送别他们心目中的"岭南古佛,西蜀福星".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