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穗莞深港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上、具有发达城市群“多城辐射”效应的增城,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是其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最大平台,然而“大刀阔斧”是否理性?对此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增城要赶超东莞,我们信心大于压力。”2013年7月下旬,在广州市政府领导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曹鉴燎在答记者问时表示。 这一提法最早源于2012年的广州市两会,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在增城市小组分组讨论时说,“增城赶超东莞是我的梦想。”话题一出,立即引来众议。增城一直被定位为广州东部卫星城、广州东部生态新城区、广州东部门户功能区,如今又被广州市委、市政府赋予了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使命。 “三大战役”打造新型城市 “听说广州地铁13号、16号、21号线就要修到增城了,以后来回广州就方便了,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家住广州天河区的韩志敏和老公正计划着在增城购买他们的第二套房,她告诉记者,孩子出生后,父母从河源农村过来带孩子,广州市中心这套住了两年的80平米的两室一居小公寓越发显得拥挤了,趁着现在增城房价涨得还没有广州那么厉害,赶紧出手,换套大点的。 她说,选择增城还因为那里的生态环境优美,“听说增城市政府现在在大搞‘挂绿湖生态工程’建设,我们打算在景区旁边买房,那儿环境好。”正在建设的8平方公里挂绿湖是增城市委、市政府推动实施的水利民生综合工程。据介绍,建成后的挂绿湖将拥有水面8平方公里、核心区65平方公里、综合保护区110平方公里的规模,2/3面积为人工湖,2014年底前将全部完成,并在湖中央建设全球最高喷泉,形成广州城市副中心生态地标。 2013年7月12日,记者在增城市挂绿湖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已辟出的3平方公里挂绿湖水面四周,全是偌大的工地,数百台大型工程车正紧张施工,不少村落正进行拆迁。挂绿湖旁荔城街道巫屋村的村民巫启明告诉记者,挂绿湖周边有三四个村子已经拆迁完毕,他们村也准备拆迁了,这几天街道办的干部们正忙着给他们做征地拆迁工作。 “我们村差不多70亩地,170多户,约6000人要全部拆迁。”巫启明告诉记者,村里的房屋住宅,政府承诺付给他们1100元/m2拆迁费,再按人头每人下拨1500元/月的安家费,而耕地则按14.9万/亩的价格征收。据介绍,8平方公里的挂绿湖建成后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挂绿湖将增江、塘头水库、增塘水库、西福河等周边水系连成一体,实现水量联合调度,起到城市副中心水量调节器的作用,保障增城汛期不涝,旱期不旱,也可作为饮用水储备水源,一旦増江上游地区出现水污染事件,可紧急启用挂绿湖备用水源,为城区市民提供3个月干净的应急水源。 另外,增城市政府还将以挂绿湖为核心规划建设1000亩甘泉花园、200亩荔枝博览园和100亩挂绿荔枝园,还有三甲医院、增城少年宫、增城大球场、增城大剧院等城市服务功能,以及生态型、低密度的总部经济区、金融集聚区、国际食品博览汇、研发创意园区,打造生态经济集聚发展的平台,以期能发挥挂绿湖景区的生态景观功能。 增城处在穗莞深港黄金走廊的重要节点上,具有发达城市群“多城辐射”效应,拥有地铁、轻轨、水运等立体式“大交通”网络,是广州半小时优质生活圈和珠三角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城市现在正稳步向前发展,正在积极实施的‘三大战役’就是最好体现。” 增城市新塘镇副镇长罗明告诉记者,除了“挂绿湖生态工程”和地铁工程外,第三大战役教育城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在那里,一个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主体的教育基地将建成。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是增城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最大平台。总面积91平方公里的“三大战役”将成为新型城市化的载体,为吸引高端产业“筑巢引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