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增城市新塘镇宝善堂的陈年往事

13-8-22 04:2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940| 评论: 0|来自: 罗昌泰

摘要: 深秋夜凉,月光如水。灯下,我怀着敬畏之情翻开增城县志民国十年版本第十二卷,发黄褪色的纸页,两行铅印字迹记录清楚: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庠生湛炳南在新塘始兴街倡建宝善,善堂内附设方便所一间,另外还记录清 ...
深秋夜凉,月光如水。灯下,我怀着敬畏之情翻开增城县志民国十年版本第十二卷,发黄褪色的纸页,两行铅印字迹记录清楚: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庠生湛炳南在新塘始兴街倡建宝善,善堂内附设方便所一间,另外还记录清光绪二十六年廩生湛锡高在新塘始兴街倡建方便所。可惜县志记录的内容太过简单,字里行间看不到曾经发生过的种种感人故事是那样可圈可点,故事里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是那样可歌可敬,但也留下许多让人充分想象的空间。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写的《大学》内有一句:“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为宝,万物之奧。”当年湛炳南老先生倡善举、办公益把专门对患病无钱医理的贫苦百姓赠医送药的善堂命名为宝善堂出典有据,体现儒家悲悯济世情怀。医者,善也!善者,宝也!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啊!

老一辈的新塘人谁都知道新塘水松路有一间宝善堂。我小时候每逢伤风发热,母亲抱住我去宝善堂找一位吴先生看病。母亲取出一片山楂糕哄我。小孩嘴馋想吃那片甜中带点酸的山楂糕,我捏住鼻子咕噜咕噜把半碗苦涩的中草药汤饮下,出一身汗,热就退了。母亲拉着我的手去多谢吴先生。我还依稀记得宝善堂的青砖黛瓦,前庭后院,依偎着一个近百亩大的墟大塘和附近栽种有许多高大挺拔的水松树,一种古老的乔木。宝善堂曾经是新塘几代人的记忆。

宝善堂已不复存在,宝善堂的名字也逐渐在人们记忆中淡忘。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采访了定居香港回乡探亲的吴女士,对宝善堂有了深一层的感性认识。吴女士年届70岁了,她的父亲、一代名医吴永裘解放前夕在宝善堂当坐堂中医生,解放后一直在新塘卫生院工作,退休后移居新西兰,高寿善终。吴女士取出一张斑驳不堪但保管很好的毕业证书,细细辨认上面的字迹:广东光汉中医专科学校(5年学制),校长湛溎芬,一枚四方红印章依稀可辨。

相片中的吴先生正当青春年华,英姿勃发。吴女士有点感慨说,父亲晚年在异国他乡还常常说起宝善堂。他说,宝善堂当年由湛炳南带头倡建,全乡商人纷纷响应,积极募捐,鼎力襄助。民间流传这样的故事:有一对上街摆卖芝蔴糊糖水的贫穷夫妇献出一对结婚金戒指感动乡人。于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大家为建宝善堂献出为善爱心。

宝善堂建成坐落于墟大塘北畔的始兴街,青砖黛瓦,是典型的岭南建筑。父亲还绘形绘声地说,那一年,一队日本鬼子兵粗重的皮靴踏进新塘麻石板街道,扔一把火烧红了水松路穷苦人家居住连成一片的木屋茅舍,冲天火焰眼看就要吞噬宝善堂,突然雷呜电闪,昏天黑地哗啦啦下起倾盆大雨,四周冒出一片白茫茫的水蒸气。宝善堂门楣上的牌匾上刻宝善堂三个大字罩上一层灵异蓝光。世人惊骇不已。从此,宝善堂抹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几十年栉风沐雨,宝善堂苔痕点点,门窗斑驳,墙灰剥落,蒙上俗世太多的风尘。吴永裘毕业后经当地一位知名乡绅推荐到宝善堂当一名坐诊医生。上午时间前来诊病的患者一律免收诊金,下午时间,则酌情收取诊金,如的确困难也一样免收诊金。患者持药方到镇内指定的药材铺交钱执药,用药多廉价而实用。遇上的确交不起药钱的患者,宝善堂医生有权用红朱笔在药方上写个记号,药铺就会免费付药绝对不会为难患者。

每月下旬由宝善堂医生核准欠费数目,交宝善堂理事会按账支付,从未发生过营私舞弊之事。宝善堂医生的俸金由理事会负责,一般都不会很高。当宝善堂医生要甘于过清茶淡饭的生活,但很受乡人的尊重,路上碰上会鞠躬叫声先生好,先生的妻子被人尊称为师母。一些邻里街坊有什么疑难之事都喜欢找宝善堂的先生聊聊天出出主意。宝善堂财务由理事会统筹管理,每月将签提善款所得和开支钱财数目张贴公示。镇内商人以签提善举为荣,形成一种良好的公益氛围。

吴先生性情忠厚、待人和善,患家前来求诊,嘘寒问暖,尽显关怀。师母还会端上一杯用水蓊花泡的热茶给客人饮下,可以清热祛湿、开胃消滞;和患家聊聊家常安慰一番,彼此间像家人一样融合亲切。宝善堂里有吃不完的番薯、芋头,这都是穷人家送过来的一片心意。有一位患家为了答谢吴先生救命之恩送了一只红冠大公鸡给师母,吴先生知道后大为恼火亲自送回给患家道歉,他说,治好你的病,我积了德,足够了。

岗吓村有位大伯又咳又喘睡不好觉,服药后不知道有没有好转些。吴先生记挂在心,晚上踏着朦胧月色走过弯曲的泥泞小路去探访他。雨后池塘涨满了水。吴先生是个近视眼,一步踏了空竟掉到池塘里成了落汤鸡。他爬起来拧干衣服的水又一步步摸着黑去岗吓村探望大伯。患家病情有什么样的变化,吴先生心中一一都有数。

东江隔岸东莞槎滘村用小船送来一位病人,又发冷又发热,还不时抽搐,在当地看了几位医生也服了近十剂汤药都不见效,于是慕名到宝善堂找吴先生。吴先生详细了解病情,为病人号脉观舌,心想这是块猪骨头,难哽,弄不好会影响自己名声。他望望患家充满期盼的眼神,犹豫半刻,眉毛一扬,走回房里取出一个长颈瓷瓶倒出十粒黑褐色的药丸,吩咐妻子递来一杯温水,亲自喂病人服食。

他征得对方家人同意,将病人留在宝善堂住下来方便观察治疗。对方家人跪倒在地,感激涕零。三天后,病情稳定。吴先生蹙紧的眉结才缓缓松解开来。自此之后,吴先生声望大增,宝善堂远近闻名。吴先生耽于医事,无他嗜好,惟爱看粤剧。有戏班下乡演出,他总会抽空买票兴趣盎然地坐在戏棚前排欣赏。

他最喜欢看大佬倌薛觉先首本大戏《胡不归》。平日有些木讷、似不解风情的他完全沉醉在剧情的悲喜哀乐之中。“胡不归,胡不归,伤心人似杜鹃啼……”丝竹弦乐伴着浅吟低唱,如泣如诉,拨动他心中悲天悯人的神经,泛起阵阵感动的波澜,眼角渗出一大滴热泪。吴先生食人间烟火也是一位性情中人。

人生苦难,生老病死。谁也逃不出这个亘古的宿命。唯有用悲悯关爱的善心去消弭创伤留下的痛苦。宝善堂是吴先生安身立命之所,更是吴先生行善积德的精神家园。大西洋彼岸,天高云淡。吴老先生临终弥留之际,一定会想起遥远的故乡墟大塘畔的宝善堂。他在宝善堂当了一辈子医生,治愈过无数人的病痛,为善积德,仰天俯地,无怨无悔……

吴女士深情地向我讲述她父亲的故事。这一切显得那么遥远又好似那么亲近。解放后,宝善堂改建为卫生院,后扩建为新塘医院。医院虽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数易其名,发展步履维艰,但始终扎根在东江北畔、南樵山麓,扎根在乡亲父老、广大群众共同命运之中。唯善为宝薪火代代相传。

改革开放大潮涌,杏林春暖唱新声。新塘医院抓住大好机遇励精图治,从一间简陋的卫生院迅速发展为一间颇具规模的综合性的医院。2011年增城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以新塘医院为业主单位新建一所占地面积147亩,设定1000张床位,按三级甲等医院为标准的增城市中心医院。2014年年底首期建成并投入使用。一座大型现代化新医院很快屹立在世人眼前。从宝善堂到增城市中心医院,新塘医院经历了118年风雨洗礼终于实现一次华丽的蜕变。

新塘医院广纳群言确立院训:厚德厚生,唯善为宝。言简义赅,且高度概括了医院管理最核心的内容。岁月尘埃会无情掩去许多记忆,然而,唯善为宝的悲悯情怀诠释着一间医院百年发展史,将永远刻在世人心间,历久弥新。穿越历史的隧道,我在滚滚红尘中一路踽行,寻找宝善堂沧桑的身影;仰望辽阔高远的天空,星光熠熠,我憧憬着新塘医院灿烂的前途。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