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人物事迹 查看内容

增城市的全运会举重冠军蒋海荣 用热忱和坚持铸就成功

2013-10-10 14:4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132| 评论: 0|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连续参加四届全运会,在举重界公认的33岁“高龄”时夺得个人第一枚全运会金牌,增城籍举重运动员蒋海荣就是如此传奇。2013年10月上旬,在沈阳举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举重项目男子85公斤级的比赛中,广东队选手蒋海荣以 ...
连续参加四届全运会,在举重界公认的33岁“高龄”时夺得个人第一枚全运会金牌,增城籍举重运动员蒋海荣就是如此传奇。2013年10月上旬,在沈阳举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举重项目男子85公斤级的比赛中,广东队选手蒋海荣以375公斤的总成绩夺得冠军,这也是广东男举在本届全运会上的首枚金牌。当谈到“高龄”夺冠时,目前已准备退役的蒋海荣感叹道:“终于没有在最后一把被人干掉。”能在举重生涯的最后时刻画下一个如此圆满的句号,蒋海荣坦言惊喜之余亦五味杂陈。回顾22年来举重生涯的起起落落,他感慨颇深。



误打误撞入了举重门

蒋海荣是增城市中新镇九和村人。1991年,年仅11岁的他就读于九和小学。有一天,增城体校的举重教练来到学校选材,一眼就相中了这块“矮墩墩”的好料子。当时蒋海荣对“举重”的全部认知仅是“拿根竹竿玩玩”而已。就这样,对外界充满好奇的他欣然答应进入了增城体校。1996年和1997年,蒋海荣先后在增城市运动会和广州市运动会上取得不错成绩;1998年,参加完广东省运动会的他带着满腔斗志毅然选择了进入举重专业队继续训练。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训练的日子却越来越艰苦。“当时在增城体校时倒没有说要回家不练了,越到后面越想打退堂鼓。”蒋海荣说。然而,师傅陈伟强的谆谆教诲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最终让他坚持了下来。“他现在还会打电话指导我动作哪里有问题。”谈起陈伟强,蒋海荣满怀感激:“他很严格,有时候明明心里很关心你,可嘴巴说出的话却很严厉……但我知道他是为了我好。”正是因为这样一份深沉的师徒情衍生出对这个团队的责任感,蒋海荣坚持了22年。

梦想与伤痛间的“三落三起”

除背负着对举重队的责任外,多年来因伤病带来的痛苦和遗憾也化成了蒋海荣坚持的强大动力。2002年,蒋海荣出战全国锦标赛并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全国冠军。“这是我最巅峰的状态,当时腰力腿力都是最好的。”蒋海荣说。然而,超负荷训练带来的伤病不期而至。2003年,蒋海荣接受了左肩肩关节手术。“情况最糟的时候连20公斤的杠铃都提不起来。”蒋海荣回忆道。

蒋海荣手术后住院的时间正好是“非典”闹得人心惶惶的时候,医院对病人探视管得很紧。漫长的恢复期,焦虑夹杂着孤独,蒋海荣坚持挺过了最艰难的一年。然而遗憾的是,这一年他错过了生平的第一个奥运梦,他的2004年在伤痛里只留下了一片空白。经过一年多的休养,2005年7、8月,蒋海荣基本恢复到了术前的训练水平。

“其实这已经是退步了。当时我25岁,对于练举重的人而言差不多该退役了。但2008年奥运会我们是东道主,我还是想把身体恢复好,成绩应该还能往上拔一拔,拼一把。”未实现的奥运梦支撑着蒋海荣坚持训练。然而,伤病的阴影却没有轻易抹去。“手术后胆量明显小了,训练都是小心翼翼的,不敢举太重。”蒋海荣苦笑道,一直到2007年亚锦赛他才克服了这种心理阴影。

而此时,队友陆永经过冬训后,水平已如日中天。“你觉得你自己状态好的时候,别人状态比你更好。”最终,蒋海荣与北京奥运会遗憾擦身。由于广东举重队后备力量不足、青黄不接,回到广州的蒋海荣三度背负起了参加全运会的使命。所幸的是,蒋海荣的状态在持续好转。就在2009年第十一届全运会上,他创下了个人举重生涯的最佳成绩——抓举180公斤,挺举211公斤。

斗志昂扬的蒋海荣再度回到国家队备战2010年亚运会。然而,此时30岁的他已不能自如地应付国家队的高强度训练,最终由于伤病发作,被抬下了亚运会的比赛现场。“那时候觉得特别苦,心灰意冷,到最后病痛完全不受控制。”蒋海荣说。2012年,他再度参加了奥运会选拔赛。

“国家队有人笑称,你这老东西还出来抢饭碗。”此时的蒋海荣只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奥运念想罢了,正如所料他没有入选。进入2013年,蒋海荣的伤势有所好转,半年只伤停了两次。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参加了生平的最后一场全运会比赛。苍天不负有心人,夺得冠军之后的蒋海荣泪流满面。而他,也终于可以慎重地交出退役申请书。

风雨同舟,收获美满家庭

在蒋海荣22年的举重生涯里,有一个人始终与他风雨同舟,那就是他的妻子——林晓丹。2001年,已进入国家队的蒋海荣与代表广东省参加比赛的林晓丹结识并走到了一起。2003年,林晓丹转入八一队,也来到北京。然而由于两人有各自的训练任务,依然聚少离多,大多时候只能通过信件、电话、短信联系。“那时候的工资基本都耗在电话费和路费上。”蒋海荣说。经过9年的爱情长跑,两人终于在2010年登记结婚。2013年2月,儿子蒋昊洋出生。

如今,带着满身旧伤的蒋海荣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儿子上。“之前亏欠家里太多,现在得好好补偿他们。”对于儿子的未来,蒋海荣只有一个期许——“平安就好”。在蒋家2楼的一个小房间有一个橱柜,里面是蒋父多年来搜集的儿子和媳妇的奖牌奖杯。面对过去的种种成绩,蒋海荣早已淡然。对蒋海荣来说,22年的举重生涯只是一场顺其自然的痛与梦,他是如此执着地坚持过,亦是如此乐观地放下了。
 已同步至 lujunfei的微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荔枝陆续成熟上市 在荔枝营销
  • 深秋的增城乌榄外皮披上霜白 颇有黑美人的
  • 再添新动力:广州市增城区海格天腾信息产业
  • 增城区迅镭产业孵化器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
  • 增城区派潭镇根雕传人吴金石:形状各异的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