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城市永宁这片美丽大地上,有着一群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他们不甘于平静的流水线生活,凭借着一腔热情和绚丽的梦想,在竞争激烈中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证明他们的人生、社会价值。他们被所在的城市改变着,同时也改变着所在的城市,成为其中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2014年2月下旬,记者探访一名80后创业者—黄俊龙,倾听他的创业梦想与故事。 战友郊游“燎起”创业火 黄俊龙是永宁街简村一位80后的年轻人,也是永宁街“挑战自行车”专卖店里的股东之一。说起他的创业梦,还得追溯到他毕业的那一年谈起。2008年,黄俊龙从广技中专毕业后分配到广州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岗位是技工。枯燥的流水线生活让黄俊龙萌发创业的想法,“那时只有朦胧的创业想法,没有资金没有方向,更没有经验。” 于是,为了积累更多能量,同年12月,他辞去工作踏上两年的军旅生涯。2010年底,他退伍回到当时永和镇就业,仅两年间,他做过消防员、入厂、当过建筑工地工人等,依然没找到让他稳定下来的工作。在此期间,黄俊龙尝试实现自己的创业梦,开过餐饮店和美发店,因资金周转不灵等原因而中止。 2013年3月,黄俊龙与战友杨鉴才一起去郊游,同揣创业梦的两个年轻人很快就聊到这一话题上,“不如我们两兄弟一起创业做点什么吧!”相互之间的默契,让两人分别拿出2万元,加盟了一家自行车品牌专卖店,店取名为“挑战自行车”。选择自行车行业,“看好自行车在增城甚至大广州的未来发展空间”,就这样,黄俊龙与战友走上了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 兢兢业业经营“创业梦” 据介绍,黄俊龙的自行车店平均每周售出6辆自行车。“这个业绩在永宁街城区的自行车店来说已经算高了。”从零开始,做到目前这个成绩,黄俊龙表示,已经下了一番功夫。“一人负责照顾店面,一人负责撰写宣传方案。宣传单张出来后,两人一起到学校、企业门口等人群聚集地方派发,也通过联系自行车协会会员前来交流,增加自行车店名气和口碑。” 黄俊龙说,“一般从早上8时开门营业到晚上凌晨左右关门。”为了给客户提供一个新颖、创新的服务,闲暇时,两人都积极学习自行车组装、修理知识,“除了卖自行车外,也为顾客解决一些小问题或根据顾客意愿组装新颖的自行车。”正是两人积极态度和细致服务方式,挑战自行车店销量逐渐上升,并一直处于辖区自行车店领先水平。 “竞争压力肯定有,同时也说明,自行车市场还很大,我们计划2014年开一间分店。”黄俊龙说,“现在全社会提倡低碳出行,同时增城绿道发展成熟,自行车需求和发展的前景很大。未来,我们继续在自行车创新、品质及服务上下功夫,让更多人成为我们的顾客。” 艰难的创业周年过去了,记者了解到,在黄俊龙的带动下,永宁街城区出现数家经营自行车的店铺。从普通打工仔到自己创业,说起这一转身,黄俊龙说,年轻人要坚持自己梦想,并勇于去尝试,不管结果是输还是赢,只要自己去努力过,回顾前路才没有后悔之意,这种的人生真正有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