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增城概述 查看内容
新闻热点 增城概述 政务文宣 人物事迹 文学作品 吃喝玩乐 风土人情 千奇百怪 历史文化 观点社论 便民服务 商务情报

具有1800年辉煌历史的荔乡增城 明朝曾划分为6个巡检司及12个里

14-11-30 08:5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3720| 评论: 0|来自: 增城市志

摘要: 增城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广州市东边。地理坐标:北纬23°5´至北纬23°37´;东经113°32´至东经114°0´。总面积1616.47平方公里。四邻:东部龙地、红花地、新山吓、荔枝坳、钟鼓岭、单竹山与博罗 ...


县名由来

增城设市沿用原增城县名。增城县名由来有三种说法:一、加城说:宣统《增城县志》载:“永乐志云:南海郡,前统县六,今增为七,故名增城”。古代建县取名,通常由当地官吏提出,层层上报,最后由朝廷审议批准,怎能说增加一城,便叫增城,这样马虎?清嘉庆《广东通志》未收此说,故此说的可信度最低。

二、神话说:《元和郡县志》载:“增城县……按昆仑山上有阆风、增城,盖取美名也”。(阆风:相传为神仙所居住的山名,增城:神话中的地名)。明嘉靖《增城县志》载:“或以楚问增城九重,故名。”(楚问即《楚辞·天问》,内载:“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又《淮南子》:“昆仑山有增城九重,高万一千里,上有不死树在其西”。

《后汉书·张衡传·思玄赋》:“登阆风之曾城兮,树不死而为床。”由此可知,“增城”一词,起源于神话。自战国至后汉,此神话仍然流行。屈原《离骚》:“朝吾将济于白水兮,登阆风而緤马。”说明白水与阆风、增城等神话有密切关系。增城县白水山在《太平寰宇记》、《明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嘉庆重修一统志》、《广东新语》等书中,均有突出记载。增城县得名,也许与白水山有关。此说的可信性较高。

三、增江说:《太平寰宇记》载:“增城县,因增江为名。”又在“南海县”下记:“增水今名增江,源出增城县东北。”可见增江原名增水,因增江为名,是宋代才有的说法。此说的可信性比前说为低。

从明代《永乐大典·广州府增城县之图》得知,明初增城县(包括今龙门县)除县城外,境内划分为6个巡检司及12个里。其后里改为都,都下设图。清代依明代旧制。民国期间初期依旧,后改都为区,区下设乡。建国初分为7个区,1957年撤区改设2个镇和16个乡。1958年改称镇乡人民公社,1983年撤销公社,改为区公所。1987年又改为镇,至1993年,共有15个镇。

1994年区划

1994年行政区划在1993年的基础上,新设沙庄街,作为市东南的对外通道。1994年镇、街设置及其所属居民、村民委员会列表如下(说明:“居民委员会”属镇(街)行政单位的派出机构,“村民委员会”是镇(街)属下的基层行政单位):

1994年增城市镇(街)属居民、村民委员会一览表

镇(街)名称

居民委员会

村  民  委  员  会

个数

名 称

个数

名  称

荔城

7

1~7街道

32

太平、西瓜岭、三联、五一、光明、明星、罗岗、夏街、城丰、廖村、廖隔塘、金星、庆丰、蒋村、新联、迳下、桥头、棠村、群爱、庆东、莲塘、龙角、木潭、棠厦、光耀、塱园、联益、五星、光辉、东方、西山、陆村

新塘

6

中街、东街、西街、西宁、渔村、省水电二局

26

东洲、西洲、东华、白江、白水、上邵、群星、白石、久裕、沙头、塘美、官湖、南安、新墩、章陂、大敦、新街、乌石、石下、南浦、甘涌、新何、田心、瓜岭、瑶田、坭紫

永和

1

永和圩

14

九如、陂头、长岗、岗丰、简村、蒌园、永岗、塔岗、翟洞、公安、叶岭、禾丰、贤江、新庄

仙村

1

仙村圩

 

17

下境、仙联、竹园、巷头、下基、沙角、深涌、十字滘、基岗、沙头、上境、蓝山、潮山、沙滘、碧潭、吓岗、岳湖

沙埔镇

1

沙埔圩

8

巷口、上基、三安、塘边、岗尾、上岭、长巷、官道

宁西

1

太和圩

10

冯村、中元、石迳、百湖、斯庄、路边、郭村、下元、湖东、湖中

石滩

1

石滩圩

24

谢屋、麻车、郑田、白江、岗贝、南坣、凰埔、高门、碧江、石头、顾屋、塘头、石厦、岳埔、增塘、沙陇、仙塘、元洲、马修、横岭、石湖、沙尾、街心、田边

三江

1

三江圩

18

桥头、灯坣、沙头、旧山下、新山下、岗尾、四丰、金兰寺、塘口、初溪、大埔围、水龙、元美、溪头、田桥、葵湖、田心、元岗

沙庄街

1

沙庄圩

4

上塘、下围、龙地、土江

派潭

1

派潭圩

36

派潭、高村、围园、鹅兜、汉湖、双头、黄沙凼、刘家、大埔、水口冚、车洞、邓路吓、旧高埔、新高埔、利迳、大田围、佳松岭、拖罗、玉枕、湴汾、邓村、小迳、湾吓、万能、亚如冚、黄洞、高滩、上九陂、榕树下、双合寮、亚口冚、樟洞坑、七境、东洞、密石、背阴

正果

1

正果圩

31

番丰、黄屋、花园、黄塘、岳村、麦村、蒙花埔、大冚、亮星、庙尾、水围、汀塘、银场、麻冚、白面石、石吓(石溪)、西湖滩、中西、兰溪、正果洋、何屋、到蔚、池田、合水店、水口、吓水(畬族)、乌头石、东汾、浪拔、圭湖、和平

小楼

1

小楼圩

21

小楼、腊圃、东境、西境、白湖、庙潭、西园、长岭、约场、正隆、江坳、罗坑、黄村、九益、二龙、河洞、沙岗、竹坑、邓山、秀水、青迳

福和

1

福和圩

22

田美、池岭、三星、五联、安良、新围、官塘、双塘、三迳、大安、南池、联安、永兴、濠迳、泮霞、里汾、坳头、心岭、简塘、新安、合益、茅田

朱村

1

朱村圩

12

朱村、横塱、龙新、神岗、秀山、山角、丹邱、南岗、联兴、凤岗、石山田、龙岗

中新

1

中新圩

13

联丰、霞迳、坑贝、中新、山美、钟岭、团结、慈岭、莲塘、集丰、九和、乌石、大田

镇龙镇

1

镇龙圩

14

镇龙、洋田、金坑、迳头、新田、汤村、均和、九楼、大坦、福洞、大涵、旺村、福山、麦村

合计

27

 

302

 


2005年区划

2004年2月,调整行政区划,全市划为3个街、6个镇(即将荔城镇划分为荔城街和增江街,朱村镇改为朱村街,永和、沙埔、宁西、仙村镇并入新塘镇,福和、镇龙两镇划入中新镇,三江、沙庄两镇街并入石滩镇)。2005年4月,将中新镇内原镇龙镇全境及新塘镇内原永和镇境内的贤江、禾丰、新庄、永岗4个行政村划入广州市萝岗区。调整后2005年街镇设置及其所属居民、村民委员会列表如下(说明:“居民委员会”属镇(街)行政单位的派出机构(又称“社区”)。“村民委员会”是镇(街)属下的基层行政单位):

2005年增城市镇(街)属居民、村民委员会一览表

镇(街)名 称

居民委员会

村  民  委  员  会

个别

名   称

个别

名        称

荔城街

10

金竹、兴发、富鹏、雁塔、开园、西园、凤凰、相江、继枚、沿江

24

太平、西瓜岭、三联、五一、光明、明星、罗岗、夏街、城丰、廖村、廖隔塘、金星、庆丰、蒋村、新联、迳下、桥头、棠村、群爱、庆东、莲塘、龙角、木潭、棠厦

增江街

2

桥东、东湖

8

联益、五星、光辉、东方、西山、陆村、光耀、白湖

朱村街

1

朱村

 

12

朱村、横塱、龙新、神岗、秀山、山角、丹邱、南岗、联兴、凤岗、石山田、龙岗

新塘镇

16

新康、汇美、中街、东街、西街、西宁、渔村、新世界、省水电二局、小迳、卫山、永和、仙村一、仙村二、宁西、沙埔

71

(原新塘镇26):东洲、西洲、东华、白江、白水、上邵、群星、白石、久裕、沙头、塘美、官湖、南安、新墩、章陂、大敦、新街、乌石、石下、南浦、甘涌、新何、田心、瓜岭、瑶田、坭紫,(原永和镇10):九如、陂头、长岗、岗丰、简村、蒌园、塔岗、翟洞、公安、叶岭,(原仙村镇17):下境、仙联、竹园、巷头、下基、沙角、深涌、十字滘、基岗、沙头、上境、蓝山、潮山、沙滘、碧潭、西南、岳湖,(原宁西镇10):冯村、中元、石迳、百湖、斯庄、路边、郭村、下元、湖东、湖中,(原沙埔镇8):巷口、上基、三安、塘边、岗尾、上岭、长巷、官道

石滩镇

3

石滩圩、三江圩、沙庄

47

(原石滩镇24):谢屋、麻车、郑田、白江、岗贝、南坣、凰埔、高门、碧江、石头、顾屋、塘头、石厦、岳埔、增塘、沙陇、仙塘、元洲、马修、横岭、石湖、沙尾、街心、田边,(原仙村镇1)吓岗,(原三江镇18):桥头、灯坣、沙头、旧山下、新山下、岗尾、四丰、金兰寺、塘口、初溪、大埔围、水龙、元美、溪头、田桥、葵湖、田心、元岗,(原沙庄街4):上塘、下围、龙地、土江

中新镇

2

中新圩、福和圩

35

(原中新镇13):联丰、霞迳、坑贝、中新、山美、钟岭、团结、慈岭、莲塘、集丰、九和、乌石、大田,(原福和镇22):田美、池岭、三星、五联、安良、新围、官塘、双塘、三迳、大安、南池、联安、永兴、濠迳、泮霞、里汾、坳头、心岭、简塘、新安、合益、茅田

派潭镇

1

派潭圩

34

派潭、高村、围园、汉湖、双头、刘家、大埔、水口冚、车洞、邓路下、旧高埔、新高埔、利迳、大田围、佳松岭、拖罗、玉枕、湴汾、邓村、小迳、湾吓、万能、亚如冚、黄洞、高滩、上九陂、榕树下、双合寮、亚口冚、樟洞坑、七境、东洞、密石、背阴(派潭镇原有36个村,2004年将鹅兜村并入派潭村,黄沙凼村并入车洞村)

正果镇

1

正果圩

31

番丰、黄屋、花园、黄塘、岳村、麦村、蒙花埔、大冚、亮星、庙尾、水围、汀塘、银场、麻冚、白面石、石溪、西湖滩、中西、兰溪、正果洋、何屋、到蔚、池田、合水店、水口、吓水(畬族)、乌头石、东汾、浪拔、圭湖、和平

小楼镇

1

小楼圩

20

小楼、腊圃、东境、西境、庙潭、西园、长岭、约场、正隆、江坳、罗坑、黄村、九益、二龙、河洞、沙岗、竹坑、邓山、秀水、青迳(小楼镇原有21个村,2004年将白湖村划入增江街)

合 计

37

 

282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增城论坛|新塘地图|派潭镇|石滩镇|中新镇|荔城街|崔与之|增城绿道|增城丝苗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