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商务情报 查看内容

做大做强南粤基金 破融资难困局 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落地增城市

15-4-30 12:4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105| 评论: 0|来自: 新浪广东

摘要: 2015年4月28日,增城市发改委连同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南粤基金、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在新塘向媒体介绍增城农村金融改革成效。增城市发展改革和物价局金融和上市工作服务中心张文彤主任介绍,结合本地产业链特 ...
2015年4月28日,增城市发改委连同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南粤基金、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在新塘向媒体介绍增城农村金融改革成效。增城市发展改革和物价局金融和上市工作服务中心张文彤主任介绍,结合本地产业链特色,增城大力发展金融改革事业,2014年全市存款余额达1015亿元,贷款余额达803亿元,在全国地级市中成果亮眼。


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落地增城,解融资难困局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普遍问题,尤其是增城牛仔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增城市政府在新塘镇规划建设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据了解,该金融服务区立足普惠金融、扶持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着力打造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贴身金融服务的样板区,希望能打造成南中国微型金融创新的先行区、市场利率化的实践地和融资信息的集散地。

截至2015年4月14日,金融服务区已有243家企业进驻,已营业186家。金融服务区运营单位招商引进的入园机构共有35家,包括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私募基金、管理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构建金融和经营顾问两大集群,提供“融资+融智”的双重服务。

园区引进银行、保险、证券、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组织等金融服务机构,打造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样化金融服务的金融街区;同时引进管理咨询、法律财务顾问等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模式先进的商业运作系统智力园。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总经理张学进介绍,金融服务区的主要创新在于:

一是建设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大数据系统,及时反映并发布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信息,搭建中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融资信息互享平台;二是实行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机制,成立管理公司对金融服务区进行统一服务与管理;三是建立中小微企业集聚专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和经营服务机构集聚发展。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建设农村金融服务站

据介绍,增城市政府为解决农村金融“最后一公里”问题,专门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和引导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的意见》,引导金融机构在全市有条件的行政村设立农村金融服务站。截至2015年4月,增城市共授牌17家农村金融服务站,现已建成的农村金融服务站已覆盖我市近半的镇街。而至2014年底,增城市农村金融服务站已开展助农取款业务18693笔,储蓄卡开卡10509张,atm现金使用量3957万元,金融咨询服务达5208次。

在实地探访中发现,农村金融服务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金融服务站可办理村民存款、贷款、支付、汇兑、咨询、培训等金融服务,配有2名工作人员和超级柜员机。同时,可依托农村金融服务站开展信用村建设,金融机构可拓展信用卡业务,通过授信解决农民小额信贷需求。

服务“三农”组建资金互助合作社

根据农村金融要强化信用合作的方向,广州市增城粤汇资金互助合作社获广州市金融办批复应运而生。该资金互助合作社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社——广州市增城丰粮农业专业合作社主发起设立,社员137名,注册资本1000万元。截至2015年4月20日,该资金互助合作社已吸收互助金余额50万元,已贷放互助金余额678万元,为当地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据了解,该资金互助合作社社实行封闭运行,签约广州农商行作为资金托管行,协助开展存贷款、会计结算、资金理财等业务。同时委托广州农商行开发了资金互助合作社非现场监管系统,对资金互助合作社的业务开展进行实时监控。

打造顶尖融智融资平台做大做强南粤基金

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基础设施建设、放大财政资金引导效应、激活社会资本投资,2014年11月,增城市委市政府与广州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一个产业融资平台——广州南粤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并在近半年时间里,签约管理规模超过630亿元。目前,南粤基金先后与华兴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平安银行和广州农商行就挂绿湖水利综合整治工程项目融资达成合作共识。通过与这5家银行的合作,分别成立5只基金,基金管理规模达到80亿元。

据南粤基金总经理曾金贤透露,南粤基金将以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为己任,集聚八方资本助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搭建天使投资、pe、vc、夹层融资等全产业链基金管理体系,覆盖医疗、养老、文化、旅游、环保、教育等各个行业,实现以产业引导基金发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