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增城区统计局获悉,2015年上半年,增城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增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含广本)411.09亿元,增长7.3%,其中,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完成增加值171.35亿元,增长10.1%;1—5月11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11亿元,增长26.0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 区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增城区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对gdp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含广本三次产业所占比例从2014年上半年的4.29:61.26:34.45到2015年的4.07:59.56:36.37,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1.9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比一季度增加0.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51.61%。 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增城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1.35亿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由2014年上半年的34.45%提高到2015年上半年的36.37%,所占比重上升1.92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39个百分点。规上服务业稳健发展。1-5月,增城区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6.1%,增速比1-2月加快3.71个百分点。 其中,增城区11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11亿元,增长26.07%;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3.43亿元,增长30.52%,比2014年同期加快25.75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1-5月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增长94.6%,占规上服务业的14.44%,比2014年同期提高5.0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8.86个百分点,成为拉动规上服务业增长的主力军。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发展较快,1-5月营业收入增长52.6%,占规上服务业的17.21%。增城区上半年大力推动旅游业发展,积极推进“万家旅舍”计划,建成旅舍422家,推动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增城区接待游客1060.13万人次,增长8.5%,比2014年同期提高0.88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35.63亿元,增长13.03%。 消费市场方面,上半年增城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79亿元,增长10.8%。其中,实现批发和零售业111.57亿元,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32.21亿元,增长10.8%。对零售业增长拉动较大的有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和家用电器和影像器材类。占零售额比重最大的汽车类零售额26.1亿元,同比增长9.6%;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6.7%;家用电器和影像器材类同比增长12.8%。 “三产联动”稳增长 上半年,增城区积极发展现代型农业,引进广州芊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绿天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具规模的蔬菜生产企业,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提升区农产品品质,农业经济平稳发展。2015年上半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9.21亿元,增长0.8%;农业总产值38.06亿元,增长0.76%。 统计资料显示,上半年,增城区高端制造业、先进产业发展较快。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中仪器仪表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呈现较快增长,同比增长分别为28.24%、14.62%和12.51%,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的25.77、12.15个和10.05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8.38个、42.56个、3.22个百分点。 2014年底以来,增城区培育新增122户规上工业企业共完成产值50.9亿元,增长145.0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68个百分点,拉动力比2015年一季度提高1.88个百分点。其中,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完成产值13.85亿元,同比增长14.8倍。 规上民营企业、小型企业支撑作用增强。上半年,规上民营企业对增城区工业支撑作用显现,实现产值391.75亿元,增长15.4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5.45个百分点;小型企业表现相对活跃,上半年实现产值503.54亿元,增长5.23%,比一季度提升0.91个百分点,显示小型企业活力有所增强。 税收实现两位数增长 区统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上半年,增城区税收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提升,体现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上半年,增城区实现税收收入81.71亿元,增长17.96%,比2014年同期提高26.1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国税收入47.17亿元,增长24.19%,拉动全口径税收收入增长13.26个百分点; 地税收入34.54亿元,增长10.4%,比2014年同期大幅提高23.62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6.1亿元,增长16.28%,比2014年同期提高2.91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增长较快,分别增长2.13倍、15.54%和2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