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观点社论 查看内容

何仙姑传说对增城市地方文化的意义

10-11-9 06:18|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497| 评论: 0

摘要: 小楼镇何仙姑传说在增城市地方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增城市小楼镇何仙姑为主人公的传说故事,提高了何仙姑的知名度,是等待开发的宝贵资源。不久在电视频道上热播的何仙姑的电视剧《素女的故事》,就是利用这一资 ...
       小楼镇何仙姑传说在增城市地方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增城市小楼镇何仙姑为主人公的传说故事,提高了何仙姑的知名度,是等待开发的宝贵资源。不久在电视频道上热播的何仙姑的电视剧《素女的故事》,就是利用这一资源进行新的文艺创作的成功范例,对于提高增城的知名度起了积极的作用。
 

  

        以增城市小楼镇何仙姑传说为主题的诗文,是增城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何仙姑的故事,是增城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文学题材,并留下了一些著名的文人学者或历史人物的文学作品。《粤东诗海》收录署名“何仙姑”的诗有五题八首,虽则唐代是诗歌盛世,诗人甚众,但制作豆腐人家的女孩,怎能写出诸如“王里吹过黄龙洞,勾引长庚跨鹤来”这样道骨仙风的文字,更不可能有“洞门不闭丹炉静,惟有松花绕洞多”这样老道日气的吟咏,显然是后人所移接。

          据说何仙姑出生的地方原称春冈,后来就因为何仙姑诗有“凤台云母似琼花”句,于是春问也改名为凤台了。《全唐五代词》也收人有何仙姑的词,当然不可信,但也说明了何仙姑的影响。但是后人吟咏何仙姑的诗句就不一样了,其影响是存在的。南宋的白玉赡是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留有《题会仙观》诗,这可能是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何仙姑诗,对了解白玉蟾的道教思想有所帮助。

          关于何仙姑及遗址的碑记,收人县志旧志的就有明人孟士颖的《何仙姑井亭记》、南园五子之首孙贲的《书井亭记后》。两广总督刘继文的  《重修何仙姑庙碑记》。广东参政李得阳的《增城何仙姑神应记》、知县谢士章的《拓建何仙姑祠记》、知县陆清原的《存仙井亭记》。前人写下了关于何仙姑的一批诗文和碑记,既具有历史参考价值,又是重要的文学遗产。岭南三大家之首的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中就记载有会仙观之存仙井,陈述何仙姑去世时,脱履其上,从井中潜出之事,并分析井脉通罗浮云云,为后人所喜引用。
 
       在增城县城,唐代就建有会仙观,据说建于何仙姑故居上,解放后拆毁,还存有“何仙姑井”。在增城市小楼镇,有何仙姑家庙,庙内同样有仙姑仙化的“问仙井”。而与何仙姑传说相关的遗迹还有位于家庙不远处传说为仙姑衣带所化的华南地区特有的千年古藤,位于县城内的挂绿荔枝。康熙《增城县志》的“外志”,述及当时县境内有多处名胜古迹,感叹县内与何仙姑相关的胜迹甚多,称:“论日增城故多仙绩,以罗浮朱明为之堂奥也。何仙姑身从井化,益多显迹,君子津津言之详矣。”开发利用好这些遗迹,是现时发展增城文化、旅游事业的大课题。 增城特产如挂绿荔枝,与何仙姑传说有很紧密的关系。何仙姑家庙屋顶上生长有一长年不枯的桃树,并能结果,被称为仙桃。增城的一些土特产品,还可以利用何仙姑的牌子,创造有特色。有影响的品牌。

       增城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节俗中,传说阴历三月初七是何仙姑诞辰,旧时此节俗十分热闹,一般都要唱大戏贺寿,少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半月,甚至延续几个月,贺诞时间视乎集资多少而定。据说“问仙井”的井水在这几天也特别走俏,说是吃了可治百病。从初六下午便有人来请上一瓢“仙汤”,实际上是庙中道土加了红枣冰糖熬的井水。远近的人赶来敬香还愿,祈何仙姑保佑,人山人海,络绎不绝。对这种民俗活动形式,今天仍可以加以利用,代之以内容健康向上、形式活泼多样的有文化特色的集市活动。但应注意的是,不宜让封建迷信色彩的巫卜活动放任自流。 
   
      总之何仙姑的传说,大大提高了增城的知名度,也给增城的民俗文化带来了许多独具地方特色的内容。这些民俗文化,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寄托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有着积极的文化意义,不少在今日仍可以发掘利用,为发展当地旅游文化、土特产交流、繁荣文学艺术创作、丰富人民精神生活而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