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有了这么好的公园,小孩子有地方玩了,一家老小可以一起来休闲健身,很方便!”2016年1月中旬,一名带着孙子散步的街坊不禁为升级改造后的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环翠社区洋角街小公园点赞。半年前,洋角街小公园卫生差、设施简陋,且处于“半公园半停车场”的状态,既不能给周边街坊带来好的休闲环境和体验,还影响了市容市貌。 如今,经过升级改造,洋角街小公园旧貌换新颜,行走其中,漂亮的正门、五彩的步道、光滑的鹅卵石、安全的无障碍通道、趣味十足的健身器材、布置合理的长条石凳以及主题鲜明的宣传牌等,无不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洋角街小公园究竟是如何实现“华丽变身”的?
利用创建幸福社区契机改造荒废公园 洋角街小公园位于荔城街府佑路与夏街大道交界处,面积约1300平方米,是10多年前建成的一个社区小公园。后经长年使用,90%以上的设施遭到损坏,存在环境差、人流少的情况。最近两年,随着私家车的增加,公园被附近住户“侵占”,成了“临时停车场”,街坊们纷纷为之叹惜。 “当时的小公园被摧残得简直不堪入目,除了几棵树没被毁外,其它的设施都没有了。”回忆起当时小公园落败的情形,街坊邓伯至今仍觉得惋惜。洋角街小公园日渐荒废,不仅成了杂乱无章的“临时停车场”,不能给周边街坊带来好的休闲环境和体验,而且邋遢的卫生环境还影响了市容市貌。环翠社区居委会了解到情况后,便有了对洋角街小公园进行升级改造的计划。 荒废公园要“山鸡变凤凰”,这样的理想很丰满,但改造资金从何而来?环翠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廖国明告诉记者,对于街坊反映的小公园环境差、乱停车、休闲设施损坏的问题,他们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讨论,最后决定利用创建幸福社区的契机,将洋角街小公园升级改造工程列为环翠社区创建幸福社区的重点创建点之一,争取资金投入完善公园配套设施,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 现“小而美”集休闲体育文化于一体 为进一步明确居民对洋角街小公园的整改意见,环翠社区居委会组织工作人员走访居民,并邀请小公园附近居民代表参加社区居民议事会,共同讨论对小公园的改造意见,归纳整改方案,让在场居民代表进行表决确定。廖国明说,洋角街小公园升级改造工程根据街坊们的意见进行了反复考量和设计,其目的是将功能优化与环境优化发挥到极致,使小公园达到“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的状态。 2016年1月中旬,在廖国明的带领下,记者在洋角街小公园看到,升级改造后的小公园主题新颖、分区合理、功能齐全,既有满足大妈跳广场舞的小广场和深受街坊们欢迎的平步机、骑马机、跷跷板、漫步机等健身器材,也有小朋友喜爱的秋千,还有文化气息浓厚的宣传牌等,甚是别致。廖国明说,如今的洋角街小公园集休闲、体育、文化于一体,它的每一处升级改造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设计而成的。 例如,文化步道曲径的大小与变化要刚好符合小公园“小而美”的设计理念,步道中间铺设的鹅卵石不仅有按摩健身的功能,还有防滑的作用。而步道两边的五彩砖则作为儿童元素加入其中。此外,文化宣传牌也会不定期更换主题内容。记者注意到,在洋角街小公园的正门与后门各设有一块《环翠社区健身场所公约》。廖国明说,为加强小公园管理,包括健身器材、休闲石凳等设施的管理,确保居民安全及各项设施的正常使用,特别制定了此公约,希望大家能自觉爱护公共环境与设施。 小公园成为街坊休闲娱乐健身好去处 洋角街小公园升级改造后,环翠社区居委会对附近街坊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回访。回访中,街坊们纷纷为小公园优美的环境和齐全的设施点赞。有街坊说,经过升级改造,小公园环境变好了,不仅有体育健身器材、石桌、石凳,还有文化步道、跳舞广场,可免费提供给居民锻炼,孩子们也有了舒适的娱乐场所,居民们的休闲娱乐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2016年82岁的王婆婆每天都到洋角街小公园休闲锻炼,她先是在树阴下的步道健走几圈,接着进行30分钟的器械锻炼。由于对各种新增的健身器材颇有新鲜感,几乎每种健身器材她都要玩一遍才肯回家。“现在的小公园环境变好了,每天过来活动活动筋骨非常惬意。”王婆婆说,她最喜欢小公园的绿化,有层次感、错落有致,周围的绿色很容易就把人带进大自然。 闲时在这里锻炼,对任何人都有益处。家住怡康花园的邓阿姨告诉记者,以前的小公园没什么配套设施,加上因长期缺乏管理成了“临时停车场”,附近的街坊只能“舍近求远”跑到增城儿童公园休闲,现在小公园经过升级改造后变靓了,到这里跳舞、散步的人络绎不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