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观点社论 查看内容

原增城市委书记朱泽君等三厅官“互撕” 桥段是笑料也是警示 未必是坏事

16-3-23 15:25|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071| 评论: 0|原作者: 天府评论/周文郁/

摘要: 2016年3月20日,广东省纪委发布消息:日前,经广东省委同意,广东省纪委对省工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泽君的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朱泽君在2015年8月17日被宣布接受组织调查之前,他被广东省纪委调查过两次。 ...
2016年3月20日,广东省纪委发布消息:日前,经广东省委同意,广东省纪委对省工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朱泽君的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朱泽君在2015年8月17日被宣布接受组织调查之前,他被广东省纪委调查过两次。原因都是因为一封举报信,而这封举报信的幕后主谋则是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曹鉴燎在案发前,兼任广州增城市委书记,朱泽君是他的前任。曹鉴燎此举,是要干扰办案方向,把火引向他人。

这起贪腐案件浮出水面,一段3名厅官“互撕”的桥段也滑稽面世。当纪检部门调查曹鉴燎时,曹为了干扰办案,故意把祸水引向别人,便不遗余力地举报前任朱泽君。朱泽君则努力猜测到底是谁在“放冷箭”,他想到了纪委书记李纯德,果断把“仇家”锁定在李纯德身上,便举报李试图举报李腐败,但却找不到李的把柄,于是请得力“兄弟”出马,炮制了请李德纯吃饭、装模作样地提出一些请托事项,并制作了录音录像,然后向纪委举报。真够狠的,也够阴险的。

这种令人喷饭的贪官“互撕”桥段,暴露了贪官的人品本来就龌龊低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比如,曹鉴燎竟然故意搅浑水,干扰办案;李泽君则使用了下三烂的手段,故意设局给纪委书记下套,只可惜纪委书记并没有答应李泽君的“托儿”所提出的请托事项,李泽君的计划失算;遗憾的是纪委书记没有拒绝请吃,还有打麻将等行为,也领受了断崖式处分。

这起案件也警醒官员,官场“险恶”,尔虞我诈的事时有发生,所以,为官要洁身自好,否则,被人设局陷害,实在可悲可叹。何况廉洁自律是为官之本,不可有丝毫麻痹、懈怠。有道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纪检部门调查曹鉴燎,事先并没有发生“互撕”现象,曹并不是贪官“互撕”被暴露。所以,为官一定要记住习_近平总书记的话:“当官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就不被怕人“咬”,也不会钻进别人设的“圈套”。

尤其当下是新常态,反腐败力度持续不减,不仅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而且,反腐持之以恒抓早抓小。当前,只要谁敢伸手把公款揣进腰包,谁就等着进“笼子”;只要谁敢多吃多沾,搞不揣腰包的腐败,也不会轻易放过,组织会扯扯袖子、咬咬耳朵,把其从位子上挪下来,责令其面壁思过。中央狠抓腐败,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净化政治生态,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并为经济发展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确保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有人认为三位厅官“互掐式举报”丢人现眼。放下谁是谁非且不谈,笔者认为“官员互掐”反倒未必是坏事。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互相举报,官员之间某种默契怎会打破?这种默契背后的违法违纪现象怎会轻易被发现?官员也是公民,同样具有举报不良现象的权利,并且官员现身说法,相互揭发检举的行为实则对于唤醒民众的举报意识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首先,“官员互掐”比“官官相护”要好。国人被侵权缺乏举报意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官府”的官员从来都是“官官相护”的。现实当中所存在的政府不作为、慢作为往往加剧了社会公众的这一偏见。比如当群众的举报信一再的泥牛入海、石沉大海,谁还相信依靠“举报”的途径能解决问题呢?广东上演三位厅官互相举报,一石激起千层浪,也让老百姓看到其实官场并非铁板一块。

其次,官员“互相举报”和“官员互撕”不是一码事。近年来官员办公室互殴屡见报端,的确丢人现眼。但笔者认为官员相互检举揭发,毕竟利用的是合法合规的途径,只要不存在诬陷,这和办公室互殴还是完全不同的。同时即便存在诬告,也能够通过纪检监察部门的调查搞清楚是非对错,至少可以及时掌握案件线索,然后顺藤摸瓜查出潜在的问题。既然官员们想把事情弄到台面上讲,这比偷偷摸摸要好得多。

再次,官员“互相举报”具有法治上的标本意义。国人的传统性格倾向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奉行“忍一时风平浪静”,即便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也不想举报、不想维权,要么怕麻烦、怕得罪人,要么觉得不值得。个人被侵权尚且如此,如果集体蒙受损失、公家财产被挪用恐怕那就更是无动于衷了。

正是从这一点上讲,官员互相检举实则是为举报意识严重匮乏的公众上了一堂法治课。无论是纪委发挥监督职能,还是公检法部门办案,往往离不开依靠群众提供线索,离不开群众主动检举揭发。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建设法治型社会、打造法治化市场,离不开公民举报意识的觉醒。所以,就让这样的“官员互掐”来得更猛烈些吧!

人们常说:“官官相护”;然而发生在广东官场的这出闹剧似乎更容易让人联想到另外一个词语“狗咬狗”。广州市原副市长曹鉴燎为了干扰办案方向,举报前任朱泽君;而朱泽君把“仇家”锁定在梅州原纪委书记李纯德身上。于是三人斗来斗去,互相拼命举报对方是腐败分子。套用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雪姨的一句经典台词“真是一出好戏!”尽管故事情节相对复杂,但大致脉络和结尾却是异常清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但在拼命揪对方的小辫子,结果自己的狐狸尾巴被别人揪住,于是相互之间的烂事不可避免的浮出水面。对于见惯了订立攻守同盟的人们来说,三个贪官因为水火不容而自己内讧的故事着实精彩,甚至堪称经典的轻喜剧。那么,到底是谁在导演这出“好戏”呢?是这三个人自己。都想祸水旁引、独善其身,就免不了被对方当作排水的沟壑,结果自己的污水还是要流到自己身上。

可以说,这种官员间的相互“举报”,其实并没有任何争议性,只是因为作为“圈内人”,他们更清楚对方的弱点和死穴,举报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可信性;因此,往往能够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近几年来,类似“狗咬狗”的反腐好戏不断上演,貌似“正义”的一方,可能是腐败分子的情妇、二奶等“利益攸关者”,也可能是前妻、子女、侄子等“天然同盟军”,还可能是小偷等看上去没有关系的路人。

这些“举报”也确实对反腐败工作起到相当的作用,但这种歪打正着,不应成为反腐败工作的常态。可以说,这些人反腐,其实不是为了社会公平正义,更不是为了捍卫党纪国法的尊严,而仅仅是因为利益关系破裂反目成仇,与其说他们是在“反腐”,不如说他们是在反对腐败的人。反腐败是一场持久战争,也是一起人民战争,只有把广大群众作为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反腐同盟,才能推进反腐大业持久深入,还官场一片风清气正。

版权声明:“增城视窗”(520zc_com)是广州增城最大的本地门户平台,本地特色明显且资讯丰富及时。微博和微信认证号:增城视窗;客服qq:945753060;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