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区派潭镇老街的盖仔粉:技艺保留传统工序 熟悉的味道和记忆

16-11-11 05:42|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723| 评论: 0|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派潭镇旅游资源丰富,随着近几年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派潭镇的白水寨风景区成了增城区的旅游名片,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到这里游山玩水,以“景区旅游”为核心,增城形成了又一个客家文化对外传播的中心,这里的客家 ...
派潭镇旅游资源丰富,随着近几年来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派潭镇的白水寨风景区成了增城区的旅游名片,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到这里游山玩水,以“景区旅游”为核心,增城形成了又一个客家文化对外传播的中心,这里的客家特色与美食越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派潭盖仔粉就是对外输出得最好的一员了。


盖仔粉是家喻户晓的美食

在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有一道家喻户晓的美食叫“盖仔粉”,它最大的特色做法,就是用竹编织的盖子来蒸粉。这样蒸出的粉不但干爽,还保留了浓郁的米香味,而且薄白透明,爽软韧筋兼备,炒、泡、拌食都适合。拌上酱油,撒点葱花就已经是一道美食啦。盖仔粉是由大米磨制成浆,是一项营养非常丰富的食品,过去条件疾苦,没有今天各种种类的奶粉,婴儿没有牛奶喝,大人就会把大米磨成浆给婴儿喝。

除此之外,米浆搭配其他种类食物还有诸多的保健功效。米浆的做法有很多种,做法不同功效也不同。例如黑米米浆,黑豆有滋阴补肾、健脾暖胃、明目活血的功效。黑豆的花青素和维生素e的含量也非常高,是抗衰老、驻容颜、减皱纹的佳品,另外,黑豆本身的植物固醇还能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用黑豆和黑米搭配制作的黑豆米浆是一款很棒的保健食品。简而言之,米浆营养丰富、老少皆宜。

派潭盖仔粉是当地的主食之一,有悠久的历史。物美价廉美,是当地老百姓早餐、宵夜的首选。随着外地游客越来越多,许多广州、深圳等地的游客甚至驱车来到这里一品盖仔粉的美味。派潭盖仔粉最大的特点是用竹子编织的盖子来蒸粉,与肠粉、沙河粉等用铁皮蒸不同,竹盖有很好的吸水性,能够很好地保持粉的干爽性,这也是“盖仔粉”名字的由来。除了独特的制作器具,盖仔粉的特色还在与它健康的原料,首先要精选隔造晚稻米。因为新米的粘性不足,陈年大米又有股霉味;选好米后,用上乘的山泉水浸泡两个小时,再以石磨磨出细滑的米浆。

在增城派潭,盖仔粉比沙河粉和肠粉更加普及。盖仔粉外观透明粉薄,柔软有嚼劲,吃法多样,蒸制好的盖仔粉可以炒、拌或者加上上汤泡着吃,最好的吃法应该是在粉刚刚蒸好的时候,加一点上等酱油,拌上一些花生油,吃法简单却是派潭人的最爱。盖仔粉必须要石磨磨浆以及用竹盖蒸粉,因为如果以机器的方式就会失去浓郁的米香。尽管制作方式繁琐,盖仔粉是一道物美价廉的美味小吃,几块钱就可以吃的饱饱的。

老街巷口老榕树下的盖仔粉店铺

步入派潭老街,岁月的年代感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每日早上6点和下午3点开始,老街巷口老榕树下的第一间30多平米的小房间(人民街1号),都会飘出烧柴火的味道,一年365天不停歇。每隔一会儿走进三两街坊,或提着袋子打包带走,或直接在屋子里停留。走进屋子,才发现是一家经营了35年,仍保留着传统制作工艺的老店,其制作方法35年来从未改变,仍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记忆。

派潭盖仔粉的宋洪新师傅清楚的记得,1981年开始学习制作,当时还是独自一人,第二年与妻子温贵英结婚后,才有了夫妻档口。宋洪新师傅起初是在自己家中做,而后才搬到老榕树下来。口碑做出来了,夫妻二人也没有出去卖,就直接在家中摆上了,周边的街坊邻居也就自己上门来买。制作食物最重要的就是卫生,虽然做盖仔粉的厨房有些破旧,走进屋内,每一张桌子、每一个制作工具、每一道流程都格外整洁,与老房子的年代感形成鲜明的对比。

除此之外,长时间工作的辛苦也是对宋洪新夫妻二人最大的体会。宋师傅的盖仔粉,除了中午12点到3点不开摊之外,基本上其他时间都在,所以每日早上4点半起床,开始准备着材料、烧水、磨米,一切准备就绪后,6点钟就有街坊过来消费,一直到中午12点,稍微休息几个小时,下午3点又开始,一直到晚上7点多结束一天的工作,“时间很长、很辛苦,但是如果不开店,那些街坊邻居又会说怎么不开店了。”

值得注意的是,宋洪新师傅自1981年开始,一年365天全年无休,除了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休息,每年的春节,反倒是宋师傅一年最忙碌的时候,外出务工的街坊回到派潭,“他们一年没有吃到熟悉的味道,总会在新年几天里每天都过来,如果想要买,就得早早的排队或是预定。儿女心疼我们,想让我们休息休息,说一年到头还不得放松一下,但是一看到那些邻居想吃的心情,就不得不开工了。”宋洪新师傅一边往土灶里加柴,一边与记者分享着那些年的过往。

技艺:保留传统工序

宋洪新师傅制作的盖仔粉,之所以如此受街坊邻居的喜爱,其传统的制作手艺与之是密不可分的,用土灶烧柴火,再经过高温水蒸,把米浆摊在编制的“盖”上,出来的味道与蒸汽机器高温蒸出的味道截然不同。记者疑惑盖仔粉为何被称为如此名字时,宋洪新师傅向记者解释:“以前条件贫苦,能够把米磨成米浆,是给小孩吃算得上最好的营养,而后老人想到做不同的美食,于是就想着把米浆再蒸一下,当时蒸的时候是放在一个叫‘盖’的器皿上,于是盖仔粉就被大家叫着叫着也就习惯了。”

盖仔粉的制作过程说复杂也很简单,但是要称为简单,也还是有一些火候要把握。早上4点多起床后,宋师傅就把要磨的米先泡2、3个小时,然后开始用大锅烧热水,大概等到快6点,就开始磨米,一边磨着热水烧好后就开始做盖仔粉,把米浆滩在“盖”上,再把它漂浮在热水上蒸,大概蒸上两分钟拿出来冷一下,就可以用一根木棒碟起来,简而言之,整个制作流程也就是“磨”、“摊”、“蒸”、“叠”,四个步骤下来也就完成了。

“虽然看上去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如果细节把握得不够,还是容易出现断裂情况,就像磨米浆加水,过于浓或过于稀,都不容易蒸出形,如果蒸的时间太长或太短,要么没蒸好要么就是太老。更讲究的当然也是叠,虽然工具只有一根木棍,其实这跟简单的工具可以有很大的用处。”温贵英向记者详细解释了一套制作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夫妻二人已经有不同的分工了,虽然是宋师傅最先做,但妻子温贵英婚后手更巧,做起盖仔粉来一点也不输给宋师傅,如此而来,夫妻二人便双双都会了。

传承:子女不愿意继承,传统手艺面临尴尬

宋洪新夫妻二人育有5个子女,但遗憾的是子女并没有接上他们的手艺,“这一项赚不到钱的手艺,以前1.5元钱一块,现在随着物价上涨才涨了5毛钱,一年365天,一天12个小时,大多年轻人都受不了长时期的工作,虽然不是体力活,但也需要长时间站着,加上夏季高温柴火旁温度更高,所以就更加困难。”派潭盖仔粉在当地小有名气,除了本地人之外,很多从广州、深圳、从化过来旅游的朋友来到,都会特意带上一些回去,给朋友、家人品尝,一来二去,宋洪新师傅的盖仔粉的名气也就传开了。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