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区中新镇乌石村:26本族谱记载南宋开居以来的历代毛氏村民足迹

17-1-1 10:1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607| 评论: 0|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乌石村地处广汕公路沿线,与朱村街接壤,村子的东、南、西方向,各有一条进村主道。世代族人在此安居乐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悠久的开居历史,让这个普通的小村庄,散发着迷人魅力。乌石村内, ...
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乌石村地处广汕公路沿线,与朱村街接壤,村子的东、南、西方向,各有一条进村主道。世代族人在此安居乐业,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悠久的开居历史,让这个普通的小村庄,散发着迷人魅力。乌石村内,祠堂、门楼、书屋,以及古建筑群四处散落,仿佛诉说着乌石村曾经的繁荣,纵使历史变迁,但乌石村依靠族人的智慧,仍然是中新镇一颗耀眼的明星村落。


开居南宋,26本族谱记载毛氏足迹

关于毛氏在增城的开居,不得不提到入增始祖曰鑑公,公元1131年,曰鑑公自韶关南雄一路迁徙至增城西角巷(现凤凰山旁),而后不断繁衍发家,曰鑑公有四个儿子,文涛、武涛、龙涛和虎涛,随着毛氏家族在增城的不断扩大,曰鑑公长子文涛从西山村后迁出博罗;二子武涛则在现中新镇坑贝村和莲塘村;三子龙涛就来到乌石村;幼子虎涛分别是竹园村、高埔村。

故此乌石村、坑贝村、莲塘村、竹园以及高埔村,五条村庄毛氏族人同为曰鑑公后裔,现曰鑑公土坟、祖祠在坑贝村,每年毛氏人都会前往祭拜。值得注意的是,毛氏族人在增城开居至今,有26本毛氏族谱详细记载了毛氏人,在增城的史轨迹,其中包括开居时间、迁徙由来、宗祠建筑以及部分历史故事等。

对于乌石村毛氏人的开居,除上述之外,公元1139年,曰鑑公三子龙涛来到现乌石村所在地,看到两条河流汇合冲击形成平原,地势平坦,水量充足,充分满足农耕的条件,且无其他族人居住,于是毅然决定在此定居。事实证明,乌石村开居至今870多年,毛氏人丰衣足食,繁荣昌盛。

据了解,不少村子的村名由来,都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虽不足以为证,但充分表现了老祖宗的智慧结晶。乌石村村名就是从一块陨石而来,洪武元年1368年,这天突然天降大石,正好砸在乌石村,村里人见此都认为是上天赐予的祥石,所以村名以“石”冠名,又因这块大石颜色较深,“乌石”就成了村子的村名。

乌石书房,凝聚前人智慧结晶

位于乌石村竹基街,一座建于晚清时期,坐西南朝东北方向的古建筑格外瞩目。建筑平面三间两廊,立体两层楼布局,建筑二楼中间空出阳台,右边是普通构造,左边建造了一间独立的四方亭阁,厅阁向外的两面开窗,青色圆柱栏杆装饰,亭阁屋顶四方由木头建造;

木头上雕刻花纹,因形状酷似凤凰的尾巴,当地人也称呼“凤尾”,为了保证亭阁的稳定性,屋顶采用“斗拱”结构,斗拱承重结构,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且形式优美。不仅如此,在建筑四周,灰塑雕刻的花草鸟兽等图案,依次排列,富丽堂皇。这所富有较大艺术价值的建筑就是乌石书房。

乌石书房因亭、台、楼、阁俱全,所以村民也习惯称其为“亭台楼阁”,因书房精致小巧,布局结构新颖,外表美观大方且保存较为完整,2010年3月也被公布为第一批登记保护文物单位。这座历经百年风雨中屹立的书房,曾经作为乌石村学子吟诗诵读,增长学识的旧址,培养不少学识渊博的才子。

对于乌石村历代人才,村里没有详细介绍的材料,但是村民毛炳欢老人介绍起一位叫毛桂荣的前人时,不少年过半百的村民都有耳闻,据称毛桂荣是清朝时期人,在承德的一所小学任教,担任学校校长一职,而特殊的是该小学是皇帝所就读学校,毛桂荣能够在皇帝所读小学任职,由此可见其学识之渊博。对此毛炳欢老人强调,毛桂荣事迹是在毛氏族谱中详细记载,也是目前所知乌石村历史中学识水平最高的。

古建筑群,见证乌石村繁荣昌盛

乌石村是一条历史与现代结合发展的村,村子在向前走的同时,并未抛弃老祖宗留下来的财富,而是或完整保存古建筑风貌风采,或在保证古建筑本身面貌的同时,赋予它更多的涵义。自南宋时期开居的乌石村,毛氏人一直过着耕种劳作的简单生活,直至清朝时期,毛氏人靠着自己的勤劳,渐渐富裕起来,经济条件的宽裕带来生活品质提升;

现乌石村内,散落四个片区的古建筑群,每一个片区都是不同的祖祠,这些古建筑群,无不见证了曾经乌石村的繁荣昌盛。四个片区古建筑群分别是头山街片区、大公街片区、官厅街片区和新屋东片区;四个建筑群片区相对应的祖祠分别为诒谋堂、渭徽公祠、以敬堂和汝楫祖祠。在这四处建筑群中,其中以大公街面积最大,按照依次排列的顺序,居住区域横竖六巷,纵横交错,每一栋建筑都单独为体,建筑背山望水,从大屋前方看,整齐有序。

建筑群中又以新屋街修建历史为最长,其中现在还存有曰鑑公后裔第五代祖祠“五郎祖祠”。令人惊叹的是,修建这些古建筑的砖石都是由人工亲手磨,一块砖的厚度达几厘米,而踩在古建筑群的小巷中,麻石铺设的小道,井然有序,青砖与麻石之间,让人仿佛感受到了曾经毛氏人生活的气息。

除了保护古建筑的整体功能之外,位于乌石村乌石小学内,建于清光绪八年(1881)的垂昆公祠,这座祠堂是汝楫祖祠的儿子,这两座祠堂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作为学校用地,现成为学生的学习场所,不仅保证的祠堂的基本功能,还让学生感受祠堂文化,学习传统知识。

沿着乌石村游荡,一路可以看到较为集中的建筑群之外,还有很多分散于各点的旧建筑,虽然如此,这些村民纵使分开各自为家,但每年仍会彼此交流,且从乌石村内村民的居住特点也可以看出,多居住的较为集中,这也印证了毛氏人团结友爱的互助性格。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