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区石滩镇麻车村的舞火狗:由明朝瘟疫而来 寄托村民美好愿景的独特民俗

17-9-30 07:20|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180| 评论: 0|来自: 增城社区报

摘要: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麻车村的舞火狗,是600多年前该村群众为抗瘟疫而形成的一种民俗活动,经过历史演变,现已成为一项节庆性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麻车火狗以竹篾、粗香为材料,编织成巨龙戏珠、双凤朝阳、麒麟吐玉书 ...
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麻车村的舞火狗,是600多年前该村群众为抗瘟疫而形成的一种民俗活动,经过历史演变,现已成为一项节庆性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麻车火狗以竹篾、粗香为材料,编织成巨龙戏珠、双凤朝阳、麒麟吐玉书、咸虾吐日、奔鹿回头等许多含意不同、形态各异的道具。

当晚间点亮香火游_行时,有奇幻浩然的观感,令人心驰神往。麻车“舞火狗”作为广州汉人独特的民间游艺活动,在《广州市志》和《广东民俗大典》中均有记载,2007年入选广州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村中八旬长者刘显武现为该非遗项目的传承人。


(增城区石滩镇麻车村的村民点燃线香、准备舞火狗)


石滩镇麻车村“舞火狗”的历史起源

该民俗已有600余年历史,由明中期一场瘟疫而来。“麻车舞火狗,瑞年庆丰收。火狗到门来,消灾又添财。”2017年9月,社区报记者前往石滩镇麻车村探寻这一古老习俗的路途中,偶遇麻车村村民刘惠康。曾参与过最近一次舞火狗的刘惠康先生向记者分享了这首流行在增城石滩麻车村的民谣。

据介绍,麻车“舞火狗”的民俗,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起源亦充满传奇性。相传在明朝中期,适逢连年天灾、麻车村发生了一次瘟疫。瘟疫流行后村中人畜倒毙、 烟火渐稀,村人惶惶无策。正当村民面对疫情束手无策时,村里来了一位算命先生,这位白发长须的长者在村前村后四处察看一番后,嘱咐全村男女老幼人人动手,并指导村民用稻草和火芡藤扎成草狗(即扎得紧紧的小烟悃)。

然后在草狗上插满拜神用的线香,晚饭后一起点燃香火,放在自家门口烟熏。在门口熏上两晚后,用竹竿撑起来,并举起火狗,沿着村中的九眼大井巡游。村民们照先生的嘱咐去办,顿使全村每个角落都罩在浓烈的烟火熏陶之中。为避免引发火灾,最后将火狗丢落池塘中。如此反复数次,果然瘟疫渐消,一场灭村之灾终于得以避免。不但灾难消除,而且人畜平安,庄稼丰收。

自此,麻车人出于避邪避凶的目的,每年都要扎草狗熏几次烟火。 再后来人们把插着香火的草狗称为“火狗",将这项活动称为“舞火狗”。“舞火狗”便逐渐成了麻车村消灾辟邪,庆贺丰收的固定习俗。70后诗歌运动主要发起人之一、诗人安石榴认为:在广州,以一个自然村独有的民间习俗而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且远近皆知的,除增城石滩镇麻车村流传600多年的“舞火狗”外,其他恐怕难以数得上来。

近70年仅舞过4次,八旬传承人历经5次织火狗


据麻车村委会常务副主任刘汉星介绍,“舞火狗”在解放前每隔几年都会举行一次。解放后,于1956年和1986年在村里举行过。庆祝建国40周年之时,麻车村民获邀到当时的增城县城表演“舞火狗”。此后长达20年未举办此活动,直到2010年,村里才再次举行“舞火狗”,这也是有史以来最鼎盛的一次“舞火狗”活动,使用了两套共62件道具,当中最大的火兽——龙,长50米,重4千斤,观赏人数达到了15万人。

现年80岁的麻车村村民刘显武是舞火狗的传承人,他7岁开始当学徒,那是1943年,他人生中第一次看到村中之人在祠堂织火狗。那年目睹父亲织七星旗和叔父织大龙头的他开始传承织火狗的技艺。1956年刘显武就在舞火狗活动中举烟花当花童。据其介绍,旧社会(解放前)舞火狗十年舞一次,那个年代感到流年不顺就舞,而国泰民安则不舞。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