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市广府村落“客家情结”之高车村调研

11-3-13 05:16|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656| 评论: 0

摘要: 从增城市高车村的村情,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村落的本地与客家两大族群的互动情况虽各有不同,但它们却共同拥有一点:从清初“复界”以来,本地人对外来“占籍者”的接纳。他们并没有死死盯住族群差别不放,而是以开放 ...
从增城市高车村的村情,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村落的本地与客家两大族群的互动情况虽各有不同,但它们却共同拥有一点:从清初“复界”以来,本地人对外来“占籍者”的接纳。他们并没有死死盯住族群差别不放,而是以开放的心态去认同双方共有的祖源和相同的姓氏,并把他们视作“宗亲”、“兄弟”,这就是笔者称之为的“客家情结”。村落的广府村民与客家人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互动关系,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兴趣,本文即是对此种互动关系的介绍与考察。特别是土客杂居的高车村,两个族群在村中的地位虽各有强弱,但无论谁是强势的一方,都采取了睦邻而非排他的姿态,这是实现村落社区和谐的重要手段。

高车村概况

高车村是中新镇五联村委会治下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县境西部,由北向南的西福河的支流高车河从村边流过,是个赵姓单姓村,现有村民600多人。虽说是单姓村,但一个赵姓却分为本地赵和客家赵两个族群,客家赵约占村民的三分之一。高车村其实是个本地(广府)与客家两个族群同居一处的村落。

本地赵氏族源与入广时代背景

本地赵氏认为自己是宋室皇姓,而且是“魏王匡美之子孙,为宗室之后”。族谱云:“魏王之子高密郡王(魏王长子德恭,历封高密郡王),则我房之所自出……”,高密郡王之七世的赵彦仁,为其“入广之始祖”。有关赵彦仁的入广,族谱有明确的说明:宋室“因靖康获难,(彦仁时30岁)从南渡由汴迁于杭州之钱塘……国步日艰,乃于孝宗十四年丁未(1187)由杭州钱塘迁于广州省城之德星坊番塔街枣树巷而居,……为入广之始祖”。

族谱中所说的“靖康获难”,指的是1127年,即靖康二年,宋徽宗、钦宗父子被金人所虏之事。为避金人的节节进逼,宋室被迫南渡,高宗远走东南,最后由“由汴迁于杭州之钱塘”,建立了南宋王朝。赵彦仁因是皇族,自然跟随皇室南迁杭州。但南宋王室在金人强势的步步威逼面前,始终表现得软弱无能,致使“国步日艰”。此种情形下,皇室内部为求生存起见,各房系不得不自谋出路,作为高密郡王之七世的赵彦仁,于孝宗十四年丁未(1187)由杭州移往广州,成为本地赵氏的“入广之始祖”。

本地赵的入增时间与时代背景

本地赵进入增城的时间,应在宋理宗朝之时。高车本地赵《赵氏族谱》纪录了赵彦仁后裔赵时洮在那时到增城为官:“时洮,……登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丙辰科四甲二百二名进士,授承事郎,增城县城丞”。而时洮之子“若杞,时洮五子,讳纲,字若杞,号怀林,百令寿。官德祐,从父奉诏,勤王留于增城,为开基之祖也”。

赵若杞“从父奉诏,勤王留于增城”,此种情况应发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恭帝德祐二年(1276)2月,杭州陷落,宋臣文天祥、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诸人犹力抵抗,江南各地云扰,而“闽粤赣义民,起而勤王抗敌”。此时,赵若杞奉父亲赵时洮之命,也在“勤王”的队伍中,并“留于增城”。

附带说一下,新编《增城县志》“卷3·人口”中载,赵若杞在南宋德祐(1275)由杭州—广州,在增城县城赵屋开居,8县志在他的迁入地点上应有误。上文“3·2”节已谈到赵氏入广州的时间是孝宗十四年丁未(1187),始祖赵彦仁。而且赵若杞之父赵时洮是赵彦仁后裔,于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到增城为官,其间已过了69年。同时,族谱也明确记载赵若杞是由广州迁入增城的。赵若杞的入增比棠村王泰的时间稍晚,但也属于开发增江三角洲的有功垦民。

赵若杞被本地赵氏视为增城开基祖,他“生四子,长子嗣兴居增城,次子嗣荣居荷岭,三子嗣圣居长埔,四子嗣贤居大岗。”族谱说赵嗣荣是在元代延佑年间(1314)移居到增城西北方现中新镇的荷岭(当地又叫荷佛岭)的,成为荷岭的开基祖。高车本地赵,即是赵嗣荣之后。

客家赵的入增传说

高车村的本地赵和客家赵,世代都流传着客家赵的先祖到高车的传说:清康熙年间,荷岭的赵氏十一世祖赵登云到紫金请风水先生,在当地结识了当风水先生的客家赵先祖赵炳先(一说是在广州考试时认识的)。两人一叙家谱,发现在赵匡胤时代两家本是兄弟:赵匡胤(宋太祖)是长房;炳先公属二房,即赵匡义(宋太宗)后裔;登云公属三房,即赵匡美(魏王)后裔。

登云诚邀炳先移居增城,炳先欣然允诺,即随登云入增。这个时间也正值清政府为恢复东南沿海“复界区”的经济,向外界发出招垦令的时期。他们相中了高车的风水,二祖公就选定高车,各自建祠开基。现在村里即有本地赵的《炳先赵宗祠》,也有客家赵的《登云赵宗祠》。

客家赵始祖与本地赵始祖的分流

本地赵氏始祖在南宋末期的迁移路线中谈到宋元之交,闽粤赣交界区成为拉锯地带。高车的客家《赵氏族谱》纪录了这一支赵氏在程乡的开基祖赵胜,于宋元之交,由江西吉安府卢陵县迁程乡(今梅县),“创业于南门,立民籍于松源一图”。以上诸点说明,南宋末期随皇室南迁的两房赵氏,就在此时段“分道扬镳”了:经元、明两朝约160多年的隔离,由杭州——广州——增城的三房赵氏后人成为了操粤方言的广府人,增城当地称他们为本地人;由杭州——江西吉安——梅县的二房赵氏后人就成为了说客家方言的客家人。

高车建村时间

客家《赵氏族谱》纪载了明末万历四十年(1612),在梅县的赵念月,“行年58岁,携带天佑公迁永安县(今紫金县)龙头约南山甲立业,又移下石约凤安围居住立业”, 念月公成为赵氏在紫金的开基一世祖。至“四世祖始迁增邑……炳先……因于大清康熙五十四年乙未年(1715)始居增邑何(荷)岭约,系云母都一图四甲,土名高车村开创立业”。这段文字纪录下登云公与炳先公在高车开基建村的时间,是康熙五十四年(1715)。
12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