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增城客家“亚奶”,那慈爱母亲的教诲

11-3-29 06:58|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114| 评论: 0|原作者: 杨橙双

摘要: 我在外十多年里,每逢过年(春节)我和弟弟都一定回增城购买些客家乡村的年品,如客家鹅、迟菜心、芹菜蒜子、大桔、香矛柚叶…… 好像有了这些过个年才丰实高兴,十几年来一直如此。我20世纪50年代出生在古朴的增城凤 ...
我在外十多年里,每逢过年(春节)我和弟弟都一定回增城购买些客家乡村的年品,如客家鹅、迟菜心、芹菜蒜子、大桔、香矛柚叶…… 好像有了这些过个年才丰实高兴,十几年来一直如此。我20世纪50年代出生在古朴的增城凤池(杨屋)山村,从娘胎已受到客家传统、民俗文化承传,客家人素来重视教育,旧时代,各宗亲姓氏均设有学馆、学田、学谷之设,旨在方便子弟读书,奖励他们求知上进,深信让自己子弟读书做官,才能出人头地,我从小就受到客家传统思想熏陶。

我母亲虽然是文盲,但她非常明理,妈妈体壮健康,她割草捡柴、爬山越岭、起早摸黑、春耕秋获…… 凡是男人会做的我妈都无一不晓,勤俭贤淑、吃苦耐劳、相夫教子已是我妈的另一标志。她往往以“身在苦中不知苦”为乐甚至习惯了。

在增城及东江客家一带,儿女叫母亲很多不叫妈妈,而叫“亚奶”,我就是如此,这可能是使儿女变得更“贱”,“好生好养”快高长大之意,这也与中国成语“有心裁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之意吧。这还是客家母亲遗存的封建礼教的陈迹,其实是不叫妈妈胜叫妈妈之爱意,体现客家妇女爱“锡”(深爱)子女的用心至深。

母亲嫁给父亲后,根据我父亲辈份顺序,村邻左右的人都叫我妈“四婆”,“四嫂”等,所以“四婆、四嫂”成了母亲的“别名”了,其实母亲有个很少人知道的美丽名字“陈彩红”,不论是“四婆、四嫂”还是陈彩红,总之都是我慈爱的“亚奶”。

“亚奶”她出家门就头戴凉帽,身穿黑色大襟衫,穿双草鞋,早出晚归,在我印象中她的上衣大部分都湿(汗)的,有时在衫背后还看见一条白线(汗线),在她的肩上时常挑着尿桶、水桶、萝筐、甚至是簸箕柴草……

由于增城客家人分居在山区较多,也就是说旱地多、水田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部分村民粮食不够,我父母生下我们五兄妹,我家在当时的生产队是人多劳动力少,属“超支户”,粮食更缺,但是父母总是先让小孩先吃,尤其是给我先吃多吃,这可能是因为我为长子,其他人只吃些饭糟,杂粮菜干、菜粥等,从母亲的身上,随时可看出客家妇女那种贤妻良母,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

我记得小时候的一天傍晚,家里没有其它菜,只煲一煲脉菜,脉菜煲熟后,但却没有酱油,盐盅也没盐了,到间(房间)盐缸去取盐,我看盐缸也没盐了,只有一块咸熟姜和一块起盐的大贝壳,但是贝壳角尖积些盐块,我把带盐块的贝壳拿到餐桌上,因贝壳底圆尖状,筷子挟菜在贝壳贴盐味时,贝壳在桌面老打转,引来几兄妹哈哈大笑,这可能客家人在穷苦中都“乐”的含意吧。

岭南的冬天没有北方白雪纷飞的壮丽,但是增城小丘陵寒冬更令我难忘。好像在读初中的一年冬天,那年的冬天似比任何一年都冷,晨早乡村草地凝结一层白霜,稻田水面结一层像玻璃霜冻,村前的半月形鱼塘、水井水面滚滚上升的水蒸气,初升太阳的霞光显得这客家乡村特别古朴清秀,准备春播的谷种已浸泡发芽.

由于天气太冷,把大部分出芽的谷种冻坏了,父亲对冻坏的秧芽十分担忧,担心今年的水稻会颗粒无收,他便同几位村长辈一起到广东从化的杨氏兄弟村借了谷种,那个村还开来一台手扶拖拉机帮助耙田,当时不太懂事的我,和很多小孩一起蹲在荔枝树下空旷的田埂上,看着手扶拖拉机耙田,心里觉得特别高兴。

父母每年一样,总是祈望子女平安,有温饱。客家乡村的过年(春节)更是热闹非凡,春节时不仅门贴对联门神,而且还在院门外贴“出入见喜”、稻谷缸贴“丰”,米缸及饭菜篮上贴“满”,甚至草屋猪栏也贴上吉祥如意的话语,大年三十(除夕)也留条鱼初二开年,表示“年年有余”的好意。

增城客家人都信佛教较多,在年初一吃斋,年初二开年,家家一定到祖祠堂拜祭,除了一般祭品外,客家人还有特别祭品是熟鸡血(客家人“乖旺”)。这也是客家人尊敬祖先的习俗。在大年初一至元宵,村民还舞狮迎庆新春,使宗亲姓氏团结,习武健体,祈盼顺顺利利,丁财两旺,这是村民年年的心愿。

我记得有一年高中毕业,自已买红纸与毛笔写了几副春联,其中贴厨房门一副:“迎新春鸡鸭成群,辞旧岁五谷丰登”…… 这浓浓的客家民俗情,在客家这个民系中,它的精神生活是富有而乐观的,这种伟大的文化精神正薪火相传,绵绵不绝。在客家人祠堂、门楼,随处出现最多的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长命富贵,百子千孙”等画书写式镌刻。

这是增城市客家百姓最普遍,最一般也是最高的祈愿,更何况对于这个以耕读为主独特的客家民系。他们一年又一年,一处又一处,一代又一代地反复念叨着,显示着这十六个字,是因为这十六个字早已融入客家先贤与子孙的血脉,成了他们安置心灵的处所之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