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惠州市龙门县龙江镇坑头村的先祖何玄保 逃离增城区小楼镇后改名字以谢福地

23-8-14 07:11|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611| 评论: 0|来自: 惠州日报

摘要: 坑头村位于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龙江镇西南部,距县城约38公里,距龙镇镇圩约18公里,东邻禾洞村,西、北邻龙华镇龙石头村,南邻博罗县横河镇。乡道160穿村而过,连接县道。距离最近的高速公路出口是广河高速路溪出口 ...


玄天保赦:一世祖改名字以谢福地

何氏族人在增城居住了100多年,历经6代人,承先人之余烈,颇有影响,人称“何世家”。尤其是六世祖何康泰,生七子,积累家资甚巨,人丁兴旺,家风英豪。明代弘治年间,何康泰第二个儿子何祖安去东莞一带收租,他将拉车收租的黄牛牛角上饰以黄金,以示殷富,最终被揭发举报,因违反规制,被官府追捕,何祖安被迫只能逃往横河罗浮山脉深处栖身,在与坑头一山之隔的何家田短暂栖身。

当时在这一带群山之地,有很多矿民来此冶铸,甚至啸聚为匪,官府常来征伐,兵火不断。于是何祖安携妻子羡氏继续北迁,在博罗与横河交界的帽峰山(今之茅峰顶),他对天祈祷盟誓,要在附近定居,同时在山道上写下诗句“帽峰山高以为高,离地万丈以为毫;人过低头将死路,马过卸鞍骨肉抛。”当时追赶而来的官兵疲惫至极,见到诗句之后觉得何祖安若是带有人马,继续追赶他们以逸待劳,则官兵反而容易受到伏击;如果是他一个人遁入大山,豺狼虎豹,山匪绿林,多半也是死路一条。于是斟酌之后,他们就回衙门销案了。

何祖安摆脱了官兵,如释重负,在茅峰顶一带逡巡盘桓一段时间。明代弘治六年(1493),他看到一处名为坑头垌的地方十分隐蔽,而且“树林清秀,有仙境之地”。他认为这是“玄天保赦,并赐福地”于他,于是他改名“何玄保”。因为怕牵连族人,他终其一生,不敢再往增城小楼祭祖报平安,因此坑头人以何玄保为开基一世祖。传承至今,历经二十世,共527年。

世济其美:好家风浸润红色沃土

何氏先人开基坑头的历史,是明代中晚期粤中山区移民的典型。坎坷曲折,对抗暴力的过程,激发了他们勇武坚毅的品质;避世安居,繁衍生息的过程让他们更加热爱和珍视脚下这片沃土。坑头垌虽然“其境土偏小,但山清水秀,开垦田地,亦足以为子孙日后耕种之计,有余足之丰,可为乐业长久之地”。何玄保正是看清了这一点,所以落担坑头之后,为了子孙后代不忘根本,他凭着记忆著录了从增城之后的何氏宗谱。

何氏宗谱一直传承到清咸丰四年(1854),因为匪乱,族谱遗失。咸丰九年(1859),坑头村派耆宿到增城小楼,访求旧谱,勘定完整。在清代流传的《何氏宗谱》中,载有家风十训,包括“孝父母,友兄弟,谨夫妇,叙长幼,敦善行,训读书,奖行谊,崇节俭,安生理,重茔祭。”每一训又延伸百字内容,讲述意义,规范细节。正因如此,坑头何氏虽然偏居一境,但是敦亲睦族,十分团结。世世代代,与附近的禾洞联姻交契,二者之间水乳交融。

清代康雍乾三朝之后,天下安定,曾经盗匪横行的帽峰山一带,成为博罗古道的所在,商旅行人往来于此。坑头和禾洞都是这条路线的重要村落。据何坑头村中的长者回忆,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在坑头村的村口还有一座洪圣公庙,在龙门,这种庙宇多存在于码头和古道,有保护商旅、震慑邪魅的作用,由此可见当年这里人来人往的热闹。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经常会“过兵”,村里很多长者至今还记得当年“走日本仔”“驻游击队”和“走匪兵”的往事。这里的“走日本仔”就是指躲避日本侵略者,“驻游击队”则指的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曾长期活动于此,与这里的村民结下深厚的感情,“走匪兵”则主要包括躲避土匪、日伪军和反动派。由于坑头村相对隐蔽,又处于当时的交通要道和博龙交界之地,因此各方力量在此时聚时散、拉锯不断。

现年88岁的坑头村老支部书记何桂荣至今还记得,在1941年时,一队日军过境坑头,当时的禾洞和坑头峡谷之间并没有桥梁,山道十分崎岖。一个日本士兵连人带马摔死在了深涧中,等“走日本”的村民回来之后,在坠马的地方捡到一把短刀,士兵的尸身已经不在,死马还在那里,他们将马尾毛剪下来,编织成小的捕鸟锁套,用了好多年。在小小的坑头村,至今依然保存着众多革命遗址,其中既包括龙门县革命遗址著录的何坑头横档战斗旧址、何坑头泥潭的东三支游击队活动旧址以及东三支后方医院坑头旧址,还包括大量保存在民间记忆中的旧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