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观点社论 查看内容

增强规划设计引领和支撑效能 提升广州增城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城乡融合水平

24-12-31 22:40|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78| 评论: 0|来自: 邱衍庆

摘要: 2024年12月29日“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增城)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研讨会”在广州市增城区举行。研讨会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城乡 ...
2024年12月29日“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增城)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暨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研讨会”在广州市增城区举行。研讨会由华南理工大学主办,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承办,并得到广州市委宣传部和增城区委区政府的支持。

广东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省“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罗长城,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长江,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立云,增城区委副书记、区长林怡辉等出席会议。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院长吴志才主持研讨会。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副校长、广东省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邱衍庆,围绕增强规划设计引领和支撑效能,以推动“百千万工程”、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发展、城乡融合等一系列相关目标,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分享。


1.把握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特点

首先,要围绕超大城市城乡融合的发展特点展开研讨。城乡融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从政策演进来看,城乡融合发展理念与时俱进,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时明确要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此城乡融合开始不断写入各类政府文件之中。整体来看,城乡融合包含6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前三个方面,即城乡空间融合发展、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主要关注的是城乡新型关系;而后三个方面,即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乡村治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则聚焦乡村振兴本身。综上,城乡融合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逐步得到深化和提升的。

城乡融合的概念,前面专家也提到,它是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共同作用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城镇化进入发展成熟期(城镇化率达到70%-85%),城乡间人口转移达到动态平衡,生产要素逐步实现城乡双向流动,城市形态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网络化转变,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最终城乡实现融合一体发展。

实际上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就是如此,这是非常典型的城乡融合过程。广东省开展“百千万工程”时,进一步的强调了要以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科学定位、把握县、镇、村功能,把县的优势,镇的特点和村的资源统筹好。综上,广东在城乡融合方面,不断提出着与时俱进的要求。

从超大城市城乡融合的角度来看,广东超大城市的城乡融合发展经历了“城乡混杂—城乡分野—城乡融合—高质量融合发展”四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推动城乡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当前超大城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引擎和关键载体,由于珠三角珠三角地区超大特大城市以其人口基数、经济规模、资源配置等优势,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承担着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使命。

而增城作为广州超大城市的一个部分,不仅要将其视为城乡融合的试验区,也要在大湾区相关发展战略的协同推进中明确其定位。粤港澳大湾区目前是一湾两两廊和三圈的融合发展格局。一湾就是现在推进的环珠江口的黄金内湾,两廊是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和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两圈则是广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

无论从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角度,还是区域交通、地理区位的角度来看,增城都应是广东践行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凸显跨境跨城治理特色的典型范例。要着力打造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成为世界级湾区,超特大城市连绵区的城乡融合样板,使其成为展示广东超大城市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成果的世界窗口。

2.明晰引领区目标任务和战略考量

其次是要明确引领区的战略定位。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其有4个总体目标,5大优势,但同时也存在5个缺陷,因此按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地”目标要求,应针对性的强化五大重点任务。一是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百千万工程”今明两年的重要的任务也是要推动产业发展,必须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二是生态环境品质提升;三是县镇村联动建设;四是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五是区域一体化联动。

在战略路径上,首先要借鉴城乡等值的理念。欧洲的城乡等值强调居民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乡村,具有同等的生活、工作、交通及公共品服务条件,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的等值化。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更新两大抓手,推动实现城乡等值化。在土地整理上,要实现农业规模化升级,多元产业的导入,乡村的文化的挖掘,还有生态景观的保护,而在乡村再造上则涉及基础设施、农房、生态环境改造以及新能源的转型。

123下一页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香蕉产量的气象预报模型 为乡
  • 试探广州市增城区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 广州市增城区41个气象观测站2011—2021年强
  • 从深山非遗到网红打卡地 增城区派潭镇背阴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五一"首日迎客6万人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