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观点社论 查看内容

增城市福和希望小学暗变工厂,让人情何以堪

11-7-14 09:39|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264| 评论: 0|来自: 东方网

摘要: 前香港人大代表吴康民1996年曾捐20万元人民币在广州增城市中新镇福和兴建一所小学,数月前他获知曾捐助的小学已变成皮革厂。吴康民亲赴增城现场考察并质疑当地官员通过转租图利,目前,当地政府还未给予正式回复。随 ...
前香港人大代表吴康民1996年曾捐20万元人民币在广州增城市中新福和兴建一所小学,数月前他获知曾捐助的小学已变成皮革厂。吴康民亲赴增城现场考察并质疑当地官员通过转租图利,目前,当地政府还未给予正式回复。

随着乡村学校学生数量的减少,希望小学面临的生存尴尬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背后有着一定的历史原因。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普九大潮”中,不少地方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赞助支持下,建设了不少希望小学。但是随着生源减少,乡村学校撤并整合等,希望小学继续生存面临的困境也就凸现出来。于是,有的希望小学盲目转型,有的被废弃,甚至成为养猪场。

其实,即便希望小学面临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但相关部门却应该积极看待,并支持希望小学的发展,即便转型也应该谨慎才是。希望小学的存在,为广大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上学的希望,满足了孩子们求学的愿望,对地方教育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希望小学应该“感恩”的看待。

另一方面,短命的希望小学背后,无法掩盖短期的政绩冲动,以及短视的发展规划,但若现在让希望小学盲目转型、想转就转,无疑是对爱心的挥霍,还可能透支希望工程的信用。

希望小学不是任何人的私产,其转型路径需有一定的规范,即必须考虑到捐赠人的意愿,征得捐赠人同意,转型身份尽量符合希望小学的曾经的形象,这既是对捐赠人、对慈善的尊重,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教育的尊重。否则,对希望小学肆意的毁弃或改变用途,只会伤害慈善的心,伤害职能部门的公信力。比如将希望小学尽量用于社会公益,比如用作文化活动中心,乡村图书馆等等。

不得不说,在未经捐赠人同意的情况下,相关部门私自将希望小学变身工厂,即便从情理上也难以让人接受,潜在的更会影响到公众对于慈善的热情。比如吴先生捐赠希望小学,并以其母亲的名字命名,既是支持教育发展,也是对其母亲的纪念。可以说,一所希望小学寄托着捐赠人对于其母亲,当地教育一种深厚而淳朴的感情。

但遗憾的是,在捐赠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希望小学竟然成了皮革厂,相关部门还有转租图利的嫌疑,这叫人情何以堪?而且,捐赠人随托人打听原因,但当地教育局却始终没有给出正式的回复。其实,有希望小学需要转变用途,物尽其用,并不是不行,但想变就变的背后,相关部门横眉冷对慈善捐赠,以及暗地里转租牟利的态度,却让人不无担忧。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