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註冊 登录
增城视窗 返回首页

荔城车妮子的个人空间 https://www.520zc.com/?8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增城市因生态美而闻名于珠三角

已有 641 次阅读13-3-24 10:20 |系统分类:散文&文章

2013年2月5日,第十九届广州园林博览会在增城挂绿湖开幕。当天,挂绿湖畔张灯结彩,花团锦簇,一片花树的世界,艺术的海洋。来自省市内外的游客驻足赏玩,流连于自然与艺术交融的园林美景中,对增城美丽的生态环境赞不绝口。增城之美美在生态环境,而今作为增城的名片推广出去并为外界所推崇的,更是得益这里的青山绿水。

 

近些年来,增城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数百万乃至上千万,人们慕名而来,看中的是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是以白水寨风景名胜区为中心的近千平方公里的山水田园风光。山水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大自然慷慨而公平,赋予每一个地方的人们同样丰腴的土地。但是人们对待她的态度却不一样,有的人厚待她、珍惜她,有的人漠视她、破坏她。

 

于是天长日久,大自然便会有不一样的面貌:有的地方美丽依旧,有的地方满目疮痍。增城人民自古以来就有很强的环保意识,保护森林不被乱砍伐,保护水源不被污染,保护土地不被过度开发,精心呵护着自己的家园。因此增城即便有着1800多年的城建历史,至今仍然保持着美丽的青山、碧水、蓝天、白云。

 

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许多地方的经济发展以破坏、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其血的教训至今令人刻骨铭心。增城也曾经走进过类似的误区,曾经走过一段弯路。改革开放之初,增城急于从农业经济体系中走出来,发展了许多拼资源、拼土地、拼劳动力的粗放型产业,如水泥业、采矿业、漂染业等等.

 

这些当年的支柱产业曾为增城创造了财富,但却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那时候,无论是在北部山区还是南部地区,都是村村点火、镇镇冒烟,绿色的山林和田野被染成灰色,清澈的河流变得发黑,清新的空气变得浑浊,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随之而来。面对日益遭受损害的生存环境,增城人曾经十分苦恼。

 

进入21世纪以后,市委、市政府新的领导班子认识到,增城要走持续健康发展之路,必须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走出来,走出一条高科技、高效益、耗能低、污染少的的新型产业发展之路。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并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中实现双赢。

 

市委、市政府调整发展思路,按照建设广州东部新城区的要求,将增城市1616.47平方公里的土地规划成为南部工业区、中部文化产业区、北部都市农业和生态旅游区三大主体功能区。南中北三区三位一体,工业、文化产业和生态旅游业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增城从此走上了统筹城乡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一个地区的环境发展需要正确的引领和整体的规划,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治理环境、改善生态方面,曾经进行过两次大规模的改造工程。第一次是整顿污染行业,这项工程从2006年开始,至2008年结束,三年来增城市共关闭小型水泥厂300家、小型洗漂印染企业97家、采石采矿厂200多家。

 

第二次是规范整治生猪养殖场,这项工程开始于2012年,至2012年底增城市清拆散小乱养猪场4000多家,仅在一年的时间内就使得饮用水源保护区等五大禁养区见不到一个生猪养殖场。整顿污染行业和散小乱养猪场,目的是优化和美化环境,恢复大自然本来的面貌,还增城人民一个洁净、舒适的家园。

 

也正是由于这些正确的得力的政策与措施,增城的生态旅游业开始了跨越式的发展,白水寨风景名胜区、小楼人家景区、正果湖心岛景区等一系列旅游品牌依次打响,绿道、莲塘出色、鹤之洲湿地公园、挂绿湖公园等一系列城区生态游产品轮番出场,增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并由此成为了全国著名的生态旅游之城。

 

在生态旅游业的拉动之下,增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了新的腾飞,自2003年以来,增城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连续9年领跑广东,构建形成了影响并推广于全国的增城经济发展模式。世界很大,但唯有生我养我的地方才是安身立命之所。保护环境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让我们心怀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用心呵护增城的山山水水,让增城的生态因为我们的努力而更加美丽,让增城因为生态环境的美丽而更加闻名四海。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马上註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