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文章新帖
视频精选
图库精选
百科精选
官方Q群
论坛新帖
新浪微博
开启辅助访问
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搜索
搜索
热搜:
荔城
新塘
中新
派潭
朱村
永宁
宁西
石滩
正果
小楼
仙村
精选
新闻
文学
资讯
专题
博客
休闲
百科
论坛
资讯
热点
概况
政务
人物
商情
娱乐
风情
奇事
文史
观点
频道
家园
贴吧
视频
日志
图库
资源
镇街
荔城街
中新镇
朱村
新塘
石滩镇
派潭镇
仙村
正果
文章
用户
增城视窗
›
首页
›
资讯
›
历史文化
订阅
历史文化
张成达忆述在边纵的战斗岁月 1948年3月在增城派潭游击队参加革命
讲述人简介:张成达1926年出生,原中山大学工学院化工系学生。1948年3月在增城派潭游击队参加革命。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3月时任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直属独立二大队第四连第一排政治服务员。采访人:周军 ...
20-3-10 19:19
基于岭南荔枝种植系统(增城)的实证研究 探讨荔枝文化遗产的特点价值和保护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原产岭南地区, 是典型的亚热带果树, 主产于南、北纬17°~23°的两条狭长的生态气候带内。目前, 全球约有32个国家种植荔枝, 总面积约75万hm2。中国是第一荔枝产业大国, 面积超过55万hm2, ...
20-3-5 16:54
增城首个民间剧团新塘工联剧团 让群众性粤剧粤曲活动踏上历史的新征程
《新塘镇志》载,“新塘工联剧团是解放初期以新塘地区工人为主组织起来的业余剧团。1950年9月成立,首任团长伍焕林。”增城县文化局《增城县群众文化大事记》载,1951年增城有三个业余剧团,第一个就是新塘工联剧团 ...
20-1-18 18:58
增城明朝大儒湛若水开启了众多理学名家聚集西樵山讲学的景象
西樵山曾经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民山”。因为士大夫的讲学注重“藏于山”,他们共同选中了西樵山,让西樵山赢得“理学名山”之美誉,实现了从“民山”到“名山”的转变。如果要提到岭南理学名家与西樵山的更深渊源,那 ...
20-1-4 03:35
陈政的墓表立在增城区新塘镇黑山村遗址附近 先贤的形象在心中越来越深
清明时节,微雨纷飞,我在南安村村民的带领下,走进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陈家林大道,穿过凤凰城和锦绣香江等时尚建筑群,钻入一条简朴的便道,来到古代黑山村遗址,黑山村虽然早已在岁月的尘烟中湮灭,但一块黑色的大理 ...
20-1-3 20:07
增城区派潭镇密石村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发展情况(附手迹详情)
增城区派潭镇,是广州市域范围内重点旅游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密石村位于派潭镇北部山区,毗邻白水寨国家5A景区,东连高滩村,南连双头村,西连车洞村,北与从化市为邻。在广州市一小时生活圈,距离从化区中心 ...
19-12-14 20:35
建于明代甘泉书院遗址上的增城区新塘镇第三中学 传承着中华文化的经典元素
建于明代甘泉书院遗址上的增城区新塘镇第三中学,学校坐落于新塘大道西洲村路段。走进校门,一条校道顺坡而上,“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合一”等传播甘泉先生哲学和教育思想的石刻立于两旁。大操场后边一幢七层教学楼 ...
19-12-8 21:48
增城明代湛若水 树起岭南儒学旗帜 阐扬白沙 比肩阳明 文教从此恢弘
增城西部的最高峰南香山腹地,沿一段尚未完全开发的盘山路,逶迤行至东南麓的半山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最新挖掘出的一座古代书院遗址豁然在目。此地林泉静谧,鸟鸣山幽,真是读书的好环境。可回望来路,今人都感 ...
19-11-17 20:44
罗氏族谱溯源:由昭远公十二世裔孙迁徙至增城县绥宁都百湖庄开基立业
增城罗氏村大而族旺,围密而丁繁。人口在二万至三万之间,大部分是罗昭远后裔与琴轩公子孙,分布在永和百湖、九如、湖中、蒌园,长岗、朱村罗山阁,派潭莲塘迳等村镇。百湖庄罗氏是罗昭远派系,其源流为:罗世—友亮 ...
19-10-13 18:45
增城区中新镇坑贝村的广府风格古建筑群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悠久历史
位于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的坑贝村,不仅有780多年历史,还拥有至今整体布局保存较为完好、具有岭南民居与客民民居相结合的古建筑群,这些古建筑都建于明末清初时期。2000年,这里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保护 ...
19-10-5 10:45
抚今追昔:增城区新塘镇的瓜岭村 铭刻着华侨保家振乡历史
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的瓜岭村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广州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民居群,全村虽然只有600多人,但旅居海外的华侨却超过2000。这些华侨中,有追随过孙中山革命、增城县长黄国民。这位爱国侨领,从小跟随父 ...
19-10-4 10:01
由12人组成的敢死队配合四野南下大军392团解放增城县城的战斗过程
1949年10月12日早上7时,增城武装常备大队第二大队队长马忠良,接到粤赣湘边纵队六团团长徐文的紧急命令,要求常备第二大队马上组织一支由12人组成的敢死队,以配合四野南下大军131师392团解放增城县城的战斗,敢死 ...
19-9-30 13:55
明清两代"名著京师"的增城女儿葛 因工精技巧和质优精美 博得上层人士赞赏
暑假期间,一位高中同学去日本冲绳旅游,在免税店见到几件明朝服装,样式是晚明最流行的男装“道袍”,颜色是米黄色,手感像亚麻布。导游介绍说,这些衣服是用香蕉做的。香蕉是吃的,不能做衣服,但是香蕉的根茎却可 ...
19-9-23 15:21
抗战时期的中共地下情报组织正果情报站 开展传送情报和集敌情等革命工作
增城区正果镇正果洋村竹林自然村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村庄,1938年至1942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在正果活动期间,村民王赖深经常掩护地下党员从事抗日革命活动,后来,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他又在正果圩开了一家信义 ...
19-9-23 10:20
王阳明为湛若水的父亲湛怡庵撰写并手书《赠翰林院编修湛公墓表》碑文
增城民间有一个这样的传说:原镇龙福洞果排村有一座湛尚书的墓葬。很多人以为这就是明代思想家、曾任南京礼、吏、兵部尚书湛若水的墓葬。其实,那是湛若水父亲湛瑛(号怡庵)的墓葬。民间为什么会把湛父的墓葬说成是 ...
19-9-22 10:08
1 ...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 57
/ 57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
新闻热点
•
增城概述
•
政务文宣
•
人物事迹
•
文学作品
•
吃喝玩乐
•
风土人情
•
千奇百怪
•
历史文化
•
观点社论
•
便民服务
•
商务情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