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增城明代大儒湛若水的名号考论 以山水为名号 显示对家乡新塘镇的热爱
-
湛若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成化二年 (1466) 生于增城县甘泉都 (今广州增城区新塘镇) 沙贝村, 自号甘泉, 人称甘泉先生。又于各地建书院, 许多名以甘泉。据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三载, 嘉靖年间湛若水扬州考绩, ...
-
18-10-2 11:43
- 以增城小楼镇东西境古村落老街改造设计为例 探析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环境改造
-
通过介绍增城小楼镇东西境古村落老街的景观环境改造设计,探析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模式、改造规则与方法、改造内容等。寻找在街区改造中使历史文化能够得以保存、更新和延续的做法。增城小楼镇东西镜村落改造之后真正 ...
-
18-8-31 11:18
- 以广州市增城地区为例 基于GIS空间分析方法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
-
目前,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呈现出细致化、量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本研究选取广州增城地区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理信息系 ...
-
18-8-23 07:08
- 典故:罗浮山坐落于博罗县与增城区境内 寄托了古人对南北统一的美好愿望
-
罗浮山坐落于惠州市博罗县与广州市增城区(县)境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县党政领导均十分重视罗浮山的开发和建设。1980~1985年博罗县政府与增城县(今广州市增城区)政府共同勘定了有争议的罗浮山麓道姑田一带两县交 ...
-
18-8-13 13:22
- 《增城刘氏祠堂记》内藏陈白沙在龙门的遗韵 以及龙门建县时间的文献印记
-
明代中叶以前,广东向被中原人讥为“蛮烟瘴雨”之地,但到了明代中叶,产生了一代学术宗师陈白沙 (即陈献章,1428-1500),他“以自然为宗”的岭南学说,冲破南宋以来独尊程朱学说的禁锢,破除清规戒律,以生动活泼 ...
-
18-8-13 09:35
- 探索增城区永宁街明朝南香山莲花书院修复重建项目规划设计的思考
-
南香山莲花书院,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由时任南京吏、兵、礼三部尚书的湛若水筹建。修复重建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新塘镇)南香山莲花书院, 是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加强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利用 ...
-
18-8-4 08:55
- 抗战的中流砥柱:增城东江以北首个区级抗日民主政府在永和圩成立
-
“我们是广东人民的游击队,我们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兄弟,我们的队伍驰骋于东江战场上……今天我们是民族解放的战士,明天啊,是新中国的主人!”75年前,激情昂扬的《东江纵队之歌》,鼓舞人们为祖国荣耀浴血奋战。 ...
-
18-7-31 08:30
- 增城区新塘镇塘美村的华侨民居 随着时代和融合的变迁 建筑风格也在急遽地嬗变
-
广东是中国最大的侨乡。“父母在,不远游”是中国人古老的观念,但广东人似乎不太在意。他们对远游有一种天生的渴望。也许,这与他们祖先的迁徙经历、与他们长年漂泊羁旅,远途经商有关。“男望出门,女望坐月”,“ ...
-
18-7-30 17:04
- 邱氏书室由增城邱觉黉在1804年倡建 忧国忧民的康有曾经在此聚徒讲学
-
邱氏书室最早由增城邱觉黉(hóng)在嘉庆九年(1804年)倡建,后经由“广东十府十州八十县”的邱姓先贤决议,并集资白银1600两,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创办。邱氏书室,万木草堂旧址之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长 ...
-
18-7-30 09:47
- 梅都驿站寻踪:探寻增城城区到派潭镇的官方古道的路线和位置
-
2017年6月上旬,张淀渊在派潭镇文化站看到增城区区志办发来一份通知,要求各镇街调查各地的官方古驿站情况,并标上派潭官方驿站大约路线位置。为了摸清楚派潭官方驿站的具体位置,一天上午张淀渊和文化站工作人员开 ...
-
18-7-28 07:08
- 出生于增城的岭南学术巨匠湛若水 活跃于龙门设县前后 赞助兴办书院40多家
-
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明弘治五年(1492),湛若水参加乡试考取举人。后赴新会县拜名儒陈白沙为师,由于得到严师的耳提面命,学识 ...
-
18-7-22 17:57
- 增城明朝的《沙堤乡约》是以德治村的乡规 其本质是基层社会管理的"正统化"
-
乡约,是传统中国民间基层社会秩序之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增城的《沙堤乡约》是明朝时期由当地士绅代表湛若水、伍克刚等发起的以德治村的乡规, 其本质是基层社会管理的“正统化”。《沙堤乡约》由当地乡绅提倡和 ...
-
18-7-18 20:44
- 从唐代至清末的开村数量变化基础上 探寻增城区古村落的形成发展与空间分布
-
以增城古村落为研究对象, 在梳理自唐代至清末的开村数量变化基础上, 发现增城古村落的形成发展经历了初始形成、大力开发、稳定发展、加速发展以及停滞发展等5个阶段。增城古村落空间分布特征显著, 总体上呈现"南密 ...
-
18-7-8 08:20
- 从增城和归善两县人民发起的反元武装叛乱 探讨宋元时期归善县少数民族的分布
-
【本文有节选】宋元是粤东重镇归善县乃至东江中上游近代民族格局的滥觞时期。文章认为此间归善县乃至惠州(路)无瑶、无畲的传统观点颇值商榷。结合宋元至明初归善及周边地区瑶、畲叛乱的记载,该地区地理环境,瑶、畲生 ...
-
18-7-7 08:45
- 对增城抗战遗迹(址)保护现状的调研让人堪忧 加强抗战史迹的保护与利用刻不容缓
-
抗战遗迹(址),是抗日战争时期人类在历史上创造或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具有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史料价值的建筑物、遗址、纪念物等。文章以笔者对增城抗战遗迹(址)保护现状调研为依托,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 ...
-
18-7-6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