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城市民政局:发放日用品25260件 食品9496箱
在“黄金72小时”救援时间里,救灾物资的输送和发放是受灾群众和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为了保障受灾群众能够及时得到救援物资,避免出现缺水、缺粮、缺帐篷的情况,2014年5月23日当天,增城市民政局的救灾物资就已到位。截至5月25日,增城市民政局共发放毛毯、凉席、蚊帐及帐篷共计25260件,饼干、方便面、八宝粥、饮用水等食物共计9496箱,面包2000个,饭盒4000个,以及衣物5000件。
记者了解到,从各地输送过来的救援物资均放置在派潭中心小学的课室里。受灾群众来到物资发放点,登记基本信息后就可领取一份“应急食物”,食物包括一瓶矿泉水、几块蛋糕和饼干及其它食物。物资发放点并未对灾民的每日领取数量作出明确限定。来到物资发放点的群众均自觉排队,发放有序。
朱村街团委:组织志愿者捐赠救灾物资
2014年5月24日,朱村街团委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组织志愿者将一批生活物资送到派潭灾区,用于救灾。当天上午,志愿者将面包、矿泉水、衣服、棉被等物资送到派潭镇救灾指挥部,用于受灾群众的生活。在了解到派潭部分地区仍未通电,部分老年人想吃八宝粥后,志愿者又采购了60多箱八宝粥和2箱蜡烛运送到派潭,由工作人员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增城梅州客家文化研究会:为受灾群众送去2万多元物资
2014年5月25日,增城梅州客家文化研究会自发组织募捐活动,动员在增城工作、生活的梅州人为派潭灾区人民献爱心,共筹得善款2万多元,并于当天下午购置救灾物资发放到灾民手中。当天下午,研究会工作人员和部分爱心人士组建“增城梅州人车队”来到派潭镇湾吓村田心合作社,为村民送去了大米100包、矿泉水100箱、米粉100包、花生油100罐和食盐150包等价值2万多元的爱心物资,并鼓励村民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开展自救,早日渡过难关。
中国人寿爱心服务队、增城总商会:筹得救灾款2万多元
增城市“5.23”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灾情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2014年5月24日,中国人寿爱心服务队、增城总商会举行“洪水无情、国寿有情”募捐活动,为派潭灾区人民筹得善款2万多元,并于25日分别前往大埔村、双合尞村、黄岗头社派发救灾物资。“随着灾后重建工作的逐步开展,还有很多灾民需要我们的帮助。发起此次捐款,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灾区人民,让他们尽快渡过难关,重建家园。”中国人寿爱心服务队队员郭仕碧说。
当天,中国人寿爱心服务队队员、增城总商会会员一行9人为大埔村、双合尞村、黄岗头社受灾村民送去了200多箱矿泉水、216箱方便面、200包大米、饼干、蚊帐等价值2万多元的救灾物资,并帮助大埔村12户特困户开展灾后清理工作,进一步对救灾物资进行查漏补缺,以便及时购买和储备,尽快派发到受灾村民手上。
增城供电局:组织500人赶赴派潭抢修复电
受连日强降雨影响,2014年5月23日,派潭镇出现了罕见的洪水灾情。灾情发生后,增城供电局立即启动应急一级响应,第一时间组织了500人的抢修队伍,赶赴灾区开展抢修复电工作。据了解,灾情发生后,整个派潭镇共出现约230处供电故障,30704户用户用电受影响。为保障灾后群众的正常用电,供电员工奔赴各个村落,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故障排查、修复。
“供电局真是好样的,第二天一大早就过来了,而且立即就开始抢修,洪水过后,我们这里一片狼藉,他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非常感谢他们,我们非常满意。”大埔村村民温生说。截至记者发稿时,供电抢修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已恢复派潭地区超过10000户受灾群众的正常生活用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