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派潭镇高埔古村 张九龄后裔用诗意守住乡愁 2023-10-15 22:25
“增城只有一个高埔村,它是独一无二的。”年过古稀的张淀渊是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原文化站站长,每每谈及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高埔古村,他总感叹“这里有活着的‘历史’”。
高埔人懂诗。相传高埔村人是唐代名宰相、大诗人张九龄的后代,旧高埔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新高埔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诗情画意的生存土壤,加上重视诗文教化的家族渊源,使新高埔村人一边躬耕田园,一边读书进仕,过着亦耕亦读的诗意人生。
高埔人爱诗。“平芜矗起两峰齐,云净天空木叶低。”“新晴绿掩芙蓉嶂,乱石青分大小楼。”……一句句诗词不仅是高埔人才情迸发之所在,也寄托着当地老百姓对故土的情感,起承转合间诉说着鹧鸪山丘、高埔水库、石门古桥……
“高埔村有400多年的历史。当时先辈们为躲避战乱,在这里寻得一隅安逸,也把张九龄传承下来的诗情画意带到这个小山村中。”高埔村乡贤张劲儿回忆着古村往昔,感叹宗族祖辈的不凡历程,“你看这道石门缝,当时就是一道抗匪防线。”
为盛唐名相之后,高埔人有着浪漫奔放的诗人气质,其中最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便是清代诗人张文灼。张文灼既是一名诗人,也是清代太学博士陈维岳的丈人。因陈维岳协助朝廷匪乱有功,其两个儿子奖军功六品,张氏家族成了当地影响最大的名门望族。张文灼在高埔村中建设了许多亭台楼阁,开办讲书授学活动,传播诗词文化,并以其影响力恢复了废弃已久的派潭坪。
高埔人懂诗。相传高埔村人是唐代名宰相、大诗人张九龄的后代,旧高埔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新高埔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诗情画意的生存土壤,加上重视诗文教化的家族渊源,使新高埔村人一边躬耕田园,一边读书进仕,过着亦耕亦读的诗意人生。
高埔人爱诗。“平芜矗起两峰齐,云净天空木叶低。”“新晴绿掩芙蓉嶂,乱石青分大小楼。”……一句句诗词不仅是高埔人才情迸发之所在,也寄托着当地老百姓对故土的情感,起承转合间诉说着鹧鸪山丘、高埔水库、石门古桥……
“高埔村有400多年的历史。当时先辈们为躲避战乱,在这里寻得一隅安逸,也把张九龄传承下来的诗情画意带到这个小山村中。”高埔村乡贤张劲儿回忆着古村往昔,感叹宗族祖辈的不凡历程,“你看这道石门缝,当时就是一道抗匪防线。”
为盛唐名相之后,高埔人有着浪漫奔放的诗人气质,其中最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便是清代诗人张文灼。张文灼既是一名诗人,也是清代太学博士陈维岳的丈人。因陈维岳协助朝廷匪乱有功,其两个儿子奖军功六品,张氏家族成了当地影响最大的名门望族。张文灼在高埔村中建设了许多亭台楼阁,开办讲书授学活动,传播诗词文化,并以其影响力恢复了废弃已久的派潭坪。
留言
推荐视频 more
-
增城上万亩番石榴找回舌尖记忆
番石榴从增城区销往各处lujunfei2022-07-25 -
增城博物馆文明史展之岭海奥区 山川会汇
展示浮扶岭、金兰寺、西瓜岭等增城古文明遗址lujunfei2023-02-06 -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宣传片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lujunfei2022-07-24 -
增城南宋名臣崔与之 13次拒皇帝封官
崔与之是个以“辞官”著称的奇人lujunfei2023-01-01 -
增城仔林熙彤的农产品电商创业路
林熙彤通过电商卖荔枝lujunfei2022-07-26
热门视频 more
-
1小时生活圈邀你“周末到广州增城”微度假
高铁列车设计时速将达到350公里lujunfei2023-11-15 -
广州增城:广汕高铁新塘站一批益民工程项目完工
增加设置口袋公园和环城路段口袋公园lujunfei2023-12-26 -
增城传统木雕 一刀一木塑乾坤
增城传统木雕 非物质文化遗产lujunfei2022-08-03 -
增城区新塘镇坭紫村 焕发新活力的红色古村
新塘镇坭紫村属于东纵革命老区lujunfei2022-08-03 -
广州增城的增江碧道 高标准推动碧道规划建设
增城已建成19条碧道共144.8公里lujunfei2023-12-26
同类视频
-
开学季航拍广州增城各大校园风采瞬间
换个角度看广州增城的校园风采lujunfei2022-09-20 -
广州市增城区博物馆简介
增城区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lujunfei2023-02-06 -
增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根雕
lujunfei2022-10-06 -
广州市增城区的榄雕非遗技艺 方寸间显乾坤
增城榄雕以乌榄核为基本材料lujunfei2023-02-08 -
增城博物馆之荔城街百花林史前遗址
确认该处系新石器时期人类聚居地遗址lujunfei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