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增城区派潭镇高埔古村 张九龄后裔用诗意守住乡愁 2023-10-15 22:25

“增城只有一个高埔村,它是独一无二的。”年过古稀的张淀渊是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原文化站站长,每每谈及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高埔古村,他总感叹“这里有活着的‘历史’”。

高埔人懂诗。相传高埔村人是唐代名宰相、大诗人张九龄的后代,旧高埔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新高埔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诗情画意的生存土壤,加上重视诗文教化的家族渊源,使新高埔村人一边躬耕田园,一边读书进仕,过着亦耕亦读的诗意人生。

高埔人爱诗。“平芜矗起两峰齐,云净天空木叶低。”“新晴绿掩芙蓉嶂,乱石青分大小楼。”……一句句诗词不仅是高埔人才情迸发之所在,也寄托着当地老百姓对故土的情感,起承转合间诉说着鹧鸪山丘、高埔水库、石门古桥……

“高埔村有400多年的历史。当时先辈们为躲避战乱,在这里寻得一隅安逸,也把张九龄传承下来的诗情画意带到这个小山村中。”高埔村乡贤张劲儿回忆着古村往昔,感叹宗族祖辈的不凡历程,“你看这道石门缝,当时就是一道抗匪防线。”

为盛唐名相之后,高埔人有着浪漫奔放的诗人气质,其中最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便是清代诗人张文灼。张文灼既是一名诗人,也是清代太学博士陈维岳的丈人。因陈维岳协助朝廷匪乱有功,其两个儿子奖军功六品,张氏家族成了当地影响最大的名门望族。张文灼在高埔村中建设了许多亭台楼阁,开办讲书授学活动,传播诗词文化,并以其影响力恢复了废弃已久的派潭坪。
留言
Smilies
评分   打赏     
×
推荐视频 more
热门视频 more
同类视频
增城融媒体中心|魅力增城|阅增城|增城日报|增城疫情|广州增城发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