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被拐骗这样的事情离自己太遥远,不可能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所以不在意,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还有些家长过于紧张,对孩子诸多限制,时刻严密监护,但孩子却失去了自我应对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这种孩子习惯于听命于家长和权威,更容易上当受骗。家长到底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防拐骗呢?
有三个方法可以借鉴:
1.即使是年龄稍大的孩子,也不可能理性判别和多面思考,他们最喜欢听也最容易听进去的反而是一些直观的话,比如“有陌生人给你东西你不要拿”、“陌生人叫你跟着走,你不能跟着走”。同时可以配合讲故事,让孩子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该做。
2.说案例。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上的儿童被拐骗案例讲给孩子听,考考孩子他(她)是怎么想的,再帮孩子具体分析,好的想法保留下来,不对的想法顺势指出为什么不对,正确的应该怎么做。
3.模拟练习。学校和社会团体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增强孩子的直观认识,让他们知道遇上这样的事可以怎么办。需要强调的是,权威法和诱惑法是最常使用的手段,尤其要注意防范。
家长还可以教导孩子以下几点:
1.要孩子牢记自家的详细地址、父母的姓名、电话号码、工作单位,并能背下来。家里的亲戚朋友或可以依靠的人的相关情况,也可以让孩子记住。如果被拐骗要核实身份、寻找父母,这些信息十分有用。
2.不一定给孩子配手机,但最好给孩子少许零用钱,可以用来在紧急时刻打电话求救,或者求助别人打电话报警、联系父母。报警电话是多少,也要教给孩子,让孩子牢记。
3.提前跟孩子做好约定,比如没有父母的通知绝不能跟陌生人走,去同学家或跟同学一起在外面玩,行踪要及时跟父母汇报,还有父母突然有事不能去接该怎么办等等,这些都要提前说好。尤其要提醒孩子“不要跟陌生人上车”。有时候,拐骗犯有进一步的犯罪企图,就会准备交通工具,然后骗孩子说“你爸妈叫你上我的车”、“我给你爸爸拿了好东西,你去看看吧”。孩子一旦上车,就会被控制、绑架。
4.家长和学校老师也需要做好约定,比如放学后必须由父母或家里的亲人来接孩子,否则绝不要让孩子离开。要跟老师落实好,不要产生误会。
5.要教导孩子,僻静、人少的地方不要去,不要总是一个人活动。上学放学最好和同学、朋友一块走,养成群体性活动的习惯。家长平时也要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对孩子增强自我应对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鉴别力。
★孩子被拐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家长不尽责,只关心自己找乐子,带孩子时注意力也不集中!日前,广州增城警方成功解救了一名被拐男童。虽然无数人为之欢呼庆幸,但家人的失职仍然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据了解,这个案件中家人将男孩单独留在超市外的摇摇车上,大概有20分钟没有人看护,这个空档期足够犯罪分子对孩子实施拐骗。“现在的家长有一个问题是,只关心自己找乐子,上网、煲剧、玩游戏、看手机,对小孩管吃管穿管学习,诸多干涉和限制,却没有真正花心思关注孩子。
所以,很多孩子很苦闷,回家没人交流,父母一开口就问作业、问成绩、问在学校的表现,孩子的空虚、孤独无处排解,就会喜欢在外面乱跑,而且不在意父母的提醒和警告。”傅sir说,就算带小孩出门,家长的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找个地方让小孩自己玩,家长却在一边刷屏、聊天、打电话,这样也容易让拐骗犯有机可乘。
“父母应该和孩子做朋友,做知心伙伴,让他们感受到温暖。”谈到家长的责任,傅sir认为,陪伴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作为爸爸,他在孩子两三岁大时就陪着孩子摸爬滚打,也会一起打机,彼此间很亲近。而在共同玩耍的过程中,他会顺势引导孩子如何去看待各种问题,也乐意倾听孩子的看法。“父母和孩子不是有血缘关系就必然亲近的,要取得孩子的信任、认同,让孩子有归属感,就需要多接触、多交流。”
傅sir表示,家长还应该重视孩子的规则教养。在商场、地铁和博物馆等公共场合,小孩跑来跑去、爬上爬下、大声哭闹耍赖、乱按电梯的现象比比皆是。虽然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不懂得守规则也意味着安全没保障,容易受到伤害。傅sir认为,家长的责任也包括教导孩子在不同的场合遵循相应的规则,不能由着性子乱玩,否则一旦发生危险,将后悔不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