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 以华南实验室广州增城基地为例 探索融资助力实验室的快速发展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华南实验室 (以下简称为"CQC华南实验室") 成立于2009年12月3日, 经过五年多的发展, 现已成为华南地区初具规模的综合性实验室, 特别是利用投融资生产设备和促进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目前, CQ ...
-
18-7-6 09:35
- 广州市增城区深挖榄雕的文化内涵 加大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
-
《广州榄雕》 (增城) 是广州市增城区唯一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是岭南地区传统工艺美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由于时代变迁、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下降, 榄雕学艺期周期长等原因 ...
-
18-7-4 15:11
- 增城区增江街白湖村的浮扶岭"西周-春秋"时期墓地 年代跨度长而且墓葬数量多
-
浮扶岭位于广东省增城区(市)增江街白湖村,是珠江三角洲北部山地丘陵地带增江中游流域的一个小山冈,西南坡脚距增江东岸约1200米,由东西一大一小两丘陵相连组成,平面形状大致呈“凹”字形,海拔最高33.5米,四周都 ...
-
18-6-28 14:49
- 增城区朱村街官田村北的76座商时期墓葬 填补了广州地区商时期考古学的空白
-
墨依山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官田村北,东距增江约11公里,属珠江三角洲北部的丘陵,海拔高度104米。原种植荔枝、桉树等经济林木。遗址位于墨依山西南面坡地,西、南两侧山坡下为开阔的农田。为配合广州增城 ...
-
18-6-28 14:43
- 探索"增城榄雕"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新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扬光大
-
榄雕 是广东省传统微雕工艺品的一种,经过历代艺人不断进取,力求创新,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使得榄雕在中国南方独特风格的工艺美术品更加精巧和实用。 ...
-
18-6-25 11:25
- 增城挂绿荔枝历史考述:官吏勒扰遭厄运 烽火不断剩半株 枯树新枝终长成
-
荔枝是具有我国华南特色的美味水果, 也是热带珍贵果树之一。荔枝在世界其他地方栽培甚少, 且品质也较差, 只有我国才有数千年的栽培历史, 优良品种也甚多。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部的增城种植荔枝历史悠久, 一直是广 ...
-
18-6-19 03:13
- 增城古人篡改档案的司同之助 以此知四选蠹积盖不可胜算 司衡综者可不谨哉
-
魏晋时代,世家大族把持着选人用人的权力,实行九品中正制,其实际执行过程中则只重门第,结果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即一个人在官场的仕途通达与否是由其出身门第决定的,这种机制下,只要编写好自家的族谱,证明自 ...
-
18-6-19 02:43
- 从增城区新塘镇沙村陈瑞贞的史载 看广东地方社会建构的明初女官形象
-
【全文有节选】女官是中国古代宫廷内掌管嫔御、宫女等事务的女性管理者, 起源于西周。隋代之前, 女官与后宫嫔御界限不清, 隋唐以后逐渐与嫔御分离。明代女官机构称为六尚, 又称六局, 即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 ...
-
18-6-18 05:16
- 考证增城区永宁街南香山上的莲花书院 探寻明清时期增城的教育事业发展
-
南香山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 海拔433.2米, 自古名号为南樵山, 与东樵罗浮山和南海西樵山合称为粤中“三樵”。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的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记载:“广州有三樵, 曰东樵, 曰南樵, 曰西樵”。南樵山靠近 ...
-
18-6-17 20:21
- 增城士民曾立有"去思碑"纪念王良心:出身贫寒 为官清廉 赈贫救灾 平盗保民
-
王良心(1537—1579年),字性德,号近海,浙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举人,隆庆四年(1570年)进士,授官广东增城知县,在任六年,有廉名。万历五年(1577年)升任南京兵科给事中,后官至七 ...
-
18-6-15 18:50
- 增城区正果镇乌头石孙屋是孙中山先祖的故居 与紫金和翠亨村孙氏同一宗脉
-
人们都知道孙中山是中山人,其祖籍河源紫金,而孙中山先祖曾徙居增城正果孙屋,增城是孙中山先祖的故居却鲜为人知。本人看到王晶明写的文章《增城是孙中山先祖故居地》才知晓。增城是否孙中山先祖的故居,有何史实和 ...
-
18-6-11 17:09
- 增城古驿道考证:历代修建驿站和驿道 用于传递文书 输送物资和人员交往
-
古驿道又称驿路、官道,是古代传递文书、输送物资、人员交往的大道。早在秦代起已修建,至明代建成“三十里一驿、十里一铺”。增城历代都修建驿站、驿道,历代志书均有记载。元大德《南海志》载:增城县有驿铺十处, ...
-
18-6-8 10:15
- 增城区派潭镇小迳村的传奇岁月 建有中共派潭小迳支部和人民武装队伍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该镇有18个革命老区村庄,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就是小迳村。小迳村位于派潭镇东北部,东起陈岭,西至西坳,南临湴汾,北邻灵山,包括东坑、天岭脚、简洛、单竹园等村庄。这些村庄 ...
-
18-6-6 21:56
- 增城区派潭镇鹅兜村陈李中的峥嵘岁月 在沉冤昭雪之后更能顾全大局
-
陈李中(1922~199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县)派潭镇鹅兜村人。1938年春(16岁)参加中共领导的广东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奋勇投身抗日救国运动。1939年7月7日(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8岁)任中共增城派潭 ...
-
18-6-6 21:34
- 从增城区清献园到菊坡亭 凸显出崔与之"进有所为 退有所守"的形象丰碑
-
最近由广州市纪委监察局与广州大学历史系合编,方正出版社出版的《清风竣节——广州历史人物廉洁事略》载:“崔与之(1158—1239年),字正子,号菊坡,谥清献,广东增城人,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词人、学者、军事家。 ...
-
18-5-24 1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