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字元明,号甘泉,增城新塘沙贝人。孝宗弘治间进士,选庶吉士擢编修。世宗嘉靖初,官南京祭酒、礼部侍郎。后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少师事陈献章,后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门户。王主讲“致良知”。湛主讲“随处体认天理”,认为:“吾之所谓心者、体万物而不遗者也,故无内外;阳明之所谓心者,指腔子里而为言者也,故以吾之说为外”(《答扬少默》)。强调以主敬为格物功夫;说:“故善学者,必另动静一于敬。”(答于督学》),著有《湛甘泉集》。
“增城好人”推荐评选活动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走过5个年头,旨在充分发挥好人的激励推动作用,使评选表彰的过程,成为树立先进典型、弘扬真善美的过程,成为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的过程,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5年来,增城共评选出238名“增城好人”,涌现了12名“中国好人”、5名“广东好人”、66名“广州好人”、11名广州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
增城区也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有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约40万人。华侨分布于马来西亚,新西兰,美国,古巴,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加拿大,泰国,菲律宾等32个国家。其中马来西亚有六万人,新西兰有三万人,新塘黄姓是最早到达新西兰的华人,20世纪90年代,增城人占新西兰华人的三分之一。增城是他们的根,乡情是一根剪不断的线,都离不开深埋地下的根。增城人到海外谋生,时时刻刻想着报效家乡,他们积累到一点钱,就寄回家乡建学校,建桥梁,建祠堂。
崔与之(1158年—1240年),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广东增城人。南宋名臣、诗人。绍熙四年(1193年)进士。授浔州司法参军,调淮西提刑司检法官,特授广西提点刑狱。嘉定中,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端平元年(1234年),授广东经略安抚使兼知广州。端平二年(1235年),除参知政事。端平三年(1236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1239年),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宵宫致仕。卒年82岁,累赠太师、南海郡公,谥号“清献”。著有《崔清献公集》。
越来越多的人,远走他乡,谋生安居,娶妻生子。在增城这方热土上,同样活跃着很多的异乡人,他们中有成功的商人,有成就不俗的艺术家,也有仍在基层为一日三餐而奔走的普通人。他们为故乡所养育,但在荔乡定位了自己人生的方向。他们爱家乡,也爱荔乡,记录活跃在增城的异乡人的成长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