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451|回复: 0

[文献文物] 《湛甘泉门生弟子名录》前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6-5 16: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人。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据明嘉靖状元罗洪先撰的《太子少保湛文简公墓表》称:“(若水)道德尊崇,四方相从士三千九百有余……先生以兴学养贤为己任,故所造就之士,皆有得于先生之学。”故世人皆知甘泉先生门生故吏满天下。




甘泉先生是岭南儒学宗师陈白沙的衣钵弟子。《新会县志》载有《白沙弟子传》,对白沙先生门下的一百零六位学生史迹皆已入传。对后世研究广东教育史很有帮助。白沙先生一生基本是以民间学者生份在江门讲学,历时三十多年,教育出太师梁储、三部尚书湛若水、名学者林光、张诩等百多门人,成为受人景仰的一代宗师。

湛若水继承陈白沙学说,出仕为官,官历两京,执掌国学教坛,位居侍读,故能“扩其绪而大之,及门四千余人”,形成“陈湛学派”而扬名天下,对后世教育事业的影响是很大的。甘泉除长居朝廷讲坛外,所至皆建书院,且设的都是“馆谷精舍”,解决学生食宿,有力地推动了民间办学。从教长达五十五年,教出学生近四千人,这在中国教育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世传孔子弟子三千,有姓名留下的贤人,也只七十二位。甘泉先生的弟子如何呢?对此我一直留心搜索,翻遍先生的遗著,从《明史》、《湛甘泉南岳诗文集》、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增城县志》、《博罗县志》、〈东莞文史〉,以至黎业明撰的〈湛若水年谱〉等书,搜集到有姓名可考的二百六十三人;虽仅占甘泉门生弟子的5%,也足可反映甘泉先生兴学养贤、为国育才的光辉业绩了。

《明史》载:“湛氏门人最著者,永丰吕怀,德安何迁,婺源洪垣,归安唐枢。”这实际只是甘泉当时在南京讲学时的事。甘泉致仕回乡时,其门生弟已遍天下,不少致仕官员,知名学者都投入他的门下。如曲靖知府庞嵩,五十三岁致仕归来,即为甘泉主持广州天官书院近三十年。吕柟讲学陕西,与庞嵩南北相呼应。张潮主持增城明城书院十多年,大科书院学生钟景星、郭肇乾、陈谟三人,青年即弃举子业,追随甘泉进京,边学习边侍候老师,后又随回天关、大科讲学。

甘泉去世后,钟景星即回东莞设帐授徒,誉传莞邑。郭肇乾、陈谟、周荣朱、谢振卿皆任教大科书院。戴冠在山东,姚虞在福建,钱薇在浙江,何塘在河南,洪垣、罗洪先在江西,高简、葛涧在扬州,蒋信在湖南,都是宣扬陈湛之学的。湛天润致仕归来后,也长期主讲天关和沙堤几间书院。甘泉去世后,至隆庆年间,其弟子李春芳官至大学士,入阁参政,是甘泉官位最高的一个学生,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

甘泉致仕后,有如此众多的官员、学者拜其门下,如无真才实学,高尚品德,能够服众吗?可见当时湛若水的道德文章、教学育才的业绩影响有多大啊!门人、门生、学生、弟子,古代称谓没有准则,关系较乱。有些是亦师亦友,如湛甘泉与钟云瑞、何瑭、陈寰;有些是早拜名师,后又转师湛甘泉,如蒋信;有些年纪比湛甘泉大,却自愿拜他为师,如“天关三老”;有些是科举考试中的门生关系,如吕柟、戴冠等;

更有湛甘泉的子孙,直接受教于他,在家是父子、公孙关系,在学也应属师生关系。据《辞源》条目解释:“门人”指生徒、弟子;“门生”,原指再传弟子,亲授业者为弟子,辗转传授者为门生。后来不授业者,而登上门生录的,也称门生;“从学者”称弟子;弟子对老师或前辈,自称为学生。这种烦琐的称谓,年深久远,区分不易,只好把门人、门生、学生、弟子一并收录,因这些都是信仰湛甘泉学说的人。钩沉史迹,遗漏和错误是难免的,恳请读者及时纠正。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