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市仙村镇下境村龙湖自然村通往镇上的唯一一条道路,遭近期暴雨肆虐后变得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日常出行。记者到现场后发现,龙湖村的道路尚未实现“硬底化”,主要原因据称是资金不到位。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交通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完善的交通网就像一条条血管,连接着整个社会机体。
平心而论,在解决农村“行路难”的问题上,增城近年可谓战果卓著。随着“乡村游”、“农家乐”、“万家旅舍”等项目的迅速发展,也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汽车开进田间地头,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这在全市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增城还是出现了龙湖村这样的例外,泥泞的道路不仅给村民们出行带来不便,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阻碍。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众所周知,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水平提高的最突出问题。尽管省财政每年安排7.5亿元建设补助、2.5亿元养护补助,还是与地方的需求、人民的期盼有一定差距。这个问题是客观存在的。可是,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资金不到位只是其一,认识不到位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原因。究竟是因为经济不好而修不起路,还是因为没修好路导致经济不好?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谁都没法说清楚。
但我们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能吸引一笔资金来修路,必然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道理显而易见,增城其他村镇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农村公路连线成网,方便快捷地将资本、科技、人才、能力等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要素引入农村,进一步振兴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公路等级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剩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增加了农民非农收入。老实说,偏僻乡村村民想修硬底化村道的愿望,无论如何都不算奢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