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政务文宣 查看内容

【分析视角】基于广州市增城区的实践 探讨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统筹模式

22-3-9 05:0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699| 评论: 0|原作者: 周婷婷 何爱 吴学正|来自: 广州市图鉴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规划所

摘要: 摘要:本文基于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阐述了规划统筹的表现与策略,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研究提供一个分析视角。增城规划统筹模式的核心是以土地利用规划为空间框架,以乡村体系规划、乡村群规划、村 ...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提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对各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统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修复,按照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和陆海统筹原则,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科学划定生态、农业、城镇等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增城美丽乡村建设遵循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土地利用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尚未划定前,增城区以《广州市增城区土地利用规划(2010—2020年)》指导村庄建设用地的使用。

该规划在明确上级下达增城指标的基础上,按照“贯彻土地利用战略保障近期重点发展需求、按照城市发展思路解决历史问题用地、考虑现状和补充潜力调整耕地保有量以核减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的原则,确定了增城2020年规划期末的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和各镇街的分配量,明确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并确定了各镇街的指标分配量,各镇街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必须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用地要求范围内。增城区通过用地指标统筹美丽乡村建设,使乡村建设活动在健康发展的范围内,避免农田和其他生态空间遭受破坏,保护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布局。

图2 广州市增城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统筹模式示意图

3.2 体系统筹:明确村庄职能体系,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体系统筹是指区县级主管部门编制村庄布点规划对全域村庄的类型、等级和职能结构作出通盘布局,为全域村庄的差别化、有序化和系统化发展提供指导,为具体村庄的规划编制提供基础。

根据不同村庄的发展现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在整体上谋划村庄的发展体系,分类推进乡村建设,是增城区通过规划统筹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特色。2012年增城区开展了村庄布点规划编制,该项规划从全局的角度合理确定全区村庄发展体系,并提出不同类型、等级、职能村庄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策略,以指导村庄规划的编制,为增城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美丽乡村提供指引。

村庄布点规划对村庄体系的确定主要包括三项内容:(1)在《增城市农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和规划部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增城区284个村庄的分类,按区位划分为城中村、城边村和远郊村,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庄提出了差别化的发展策略。其中,208个远郊村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村庄类型。

(2)该规划提出了中心村—基层村的等级结构和按人口规模划分的规模等级结构(包括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有助于把握全区村庄的发展格局和态势。(3)该规划划分了全区村庄的职能结构,包括农业生产型村庄、工业配套型村庄、旅游服务型村庄、旅游发展型村庄、综合服务型村庄,为村庄规划进一步深化各个村庄的中心功能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指引(见表2)。

3.3 线路统筹:构建绿道+古驿道网络,推动美丽乡村串联发展

线路统筹是通过在全域构建绿道和古驿道网络系统,通过“以藤结瓜”的方式串联沿线村庄,发挥绿道、古驿道承载的旅游休闲功能带动作用,实现与美丽乡村串点成线的联动发展。2008年,增城在全国率先开展绿道网规划建设,截至2018年已建成绿道总长533公里。增城绿道建设以绿道为“藤”,以沿线村庄为“瓜”,把沿线村庄建设成为绿道综合服务中心和驿站等旅游节点,并与周边的景区、景点相联系,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大力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游,实现以城带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乡村经济发展。在采用“以藤结瓜”方式的同时注重“造瓜连藤”,通过设计适当的路线,将白水寨小楼人家、莲塘春色、增江画廊等核心景区及增江河沿岸风光、田园风光、山林风光和农家风光融入其中,着力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示范路段和示范区。

绿道规划传达的是一种绿色健康休闲理念,古驿道规划则是更多承载了文化传承功能。古驿道沿线行政村约有150个村,占据增城区村庄总数的50%[17,18]。目前,增城正在推进古驿道规划建设,以古驿道带动促进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发展。古驿道不仅是一种游览线路,更是体现增城特色商贸文化、移民文化、民系文化的景观载体。为了发挥古驿道的文化旅游功能,增城组织编制了《增城古驿道调查研究与文化线路布局规划及示范段详细规划》,深入挖掘境内古驿道沿线自然、人文历史资源,现场调研古驿道现存情况和沿线古墟市、古村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不可移动古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增城古驿道规划并不是单纯对古驿道进行修复或独一主体重新连接,而是充分利用各种慢行交通线路,与绿道系统串联,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实现串联,如附属的文化遗产古墟市正果墟、派潭墟、二龙墟、腊圃(张边)墟、坑贝墟等,中国传统村落瓜岭村、何屋村,重点文保单位万寿寺大殿、湛若水墓等,以及古驿道沿线的其他资源,如森林公园、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增城民俗文化等实现串联,以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形象展示在增城市民和外来游客面前(见图3)。

表2 增城区村庄职能类型与规划发展重点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