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236|回复: 0

增城儿童消费成浪费“重灾区” 缘于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8-31 07: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今的增城市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可谓是有求必应、言听计从,玩具、衣服、电子产品等,想买就买。不少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要是孩子想要的东西,从不手紧。但现实情况是,买回来的玩具,孩子玩了没几天就扔在一边;

丢了可惜,不丢就越堆越多,占据空间;花高价买来的电子产品,没用多久看见同学买了更高级的,于是嚷着父母也买一台,旧的一台则舍弃不用。记者走访发现,在国家加大节约宣传力度,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的大环境下,孩子的日常消费却成了浪费的“重灾区”。

现象1:低龄儿童玩具、文具多不胜数

家住增城市中新福和福中街的市民郭太太最近因孩子玩具太多不知如何处理而烦恼不已。记者在郭太太家看到,偌大的客厅里摆了好几箱玩具,地上、桌子和凳子上也散落着不少没收拾的玩具。“家里很多玩具已经用箱子装起来了,多得可以开玩具店了。她爸爸和几个姑姑都特别宠爱她,觉得女孩要富养,所以从小到大,她想要什么都给她买,从不计较价钱。”

郭太太告诉记者,她的女儿2014年5岁,拥有的玩具可以说是多不胜数,其中不少玩具都只玩过几次,“有的甚至是相同类型的,只是因为旧了不喜欢才嚷着买新的。”家住荔城街中坚豪庭的市民张女士与郭太太有着同样的烦恼。张女士的儿子2014年读小学二年级,除了玩具多,还有就是文具特别多。

“马上要开学了,儿子一早就嚷着要买新文具,但是之前的文具根本没用完,但他说那些文具都过时了,非要买新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儿子上学以来,只要看到别的同学有好看的、样式新颖的文具就会要求买,但买回来用几天觉得没意思,就扔一边不用,又要买新的。

现象2:青年学生消费从不问价格

年龄小,买个玩具就满足了,但对于青年学生,家长却不能这么应付了。增城市民刘明的表弟2014年考上了广州的一所高校,自从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舅舅一家就为表弟的入学装备准备:手提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别人有的,他一样也不少。“舅舅说家里只有表弟一个孩子,这么争气考上大学,他们就是勒紧裤带,也要满足孩子的装备需求。

表弟也不客气,电脑、手机都挑最贵的,还买了辆1000多元的自行车。”刘明告诉记者,舅舅对表弟的要求就是——好好读书就行,想要买什么都满足。“他之前有一辆自行车刚买不久,手机也只用了一年,现在又买新的,感觉挺浪费的!”刘明说。

考试考个好成绩就有奖励,这已经是很多家长用来激励孩子的“秘密武器”。“以前考试得第一名最奢侈的奖励就是吃一顿麦当劳,哪像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是去哪里旅游或者要买最新的数码产品,明明旧的还能使用却吵着要买新的,真是不懂赚钱难啊。”市民江小姐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孩子消费起来毫无节制,把父母当作提款机已经成为常态。

老师建议:满足孩子需求应有所限制

“孩子浪费现象的存在,与家长‘有求必应’的教育方式有关。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东西前,考虑的并不是孩子是否真的需要这件商品,而是孩子想要这件商品就满足他。”增城中学的刘老师认为,家长们希望给予孩子最好的物质生活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花钱要有度,什么钱该用,什么钱不该用,都要有一个规划。如果孩子的要求是合理的,就可以满足孩子,但如果孩子索要的是奢侈品或没必要的东西,则不应纵容孩子。

“孩子今后生活、教育等各种花钱的地方还很多,如果真的疼爱孩子就更应该为他做一个长远的打算。而且从小就对孩子花费奢侈对成长中的孩子的身心也不利,今后也会助长其铺张浪费的不良习惯。”刘老师建议,家长应从小引导孩子,消费时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和家庭负担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适度消费,厉行节约,避免浪费。(by增城日报)
楼主热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