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历史文化
订阅

历史文化

从增城明朝大儒崔与之 辉煌人生的起点"太学" 谈科举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要比较全面的认识中国古代科举,还有必要了解一下太学。太学是古代中央政府设立的最高教育机构,它的历史比科举制度要长得多。太学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汉代,由中央行政机构——九寺之一的太常寺主管。太学有博士,为太 ...
16-5-3 17:31
南宋保家卫国的增城英雄石文光 将石滩郑田石王古庙成打造旅游新景点
700多年前风雨飘摇的南宋末年,偏在一隅的增城,差不多同时出现了两位伟大人物。一位就是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封南海郡公的一代名臣崔与之。他以儒林起家,后而经略四方,国家倚为干城,朝廷赖以偏安,出将入相,一身 ...
16-5-3 13:08
增城新塘明代岭南学术巨匠湛若水 在惠州市龙门县留下的文化渊源
增城和龙门,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增江自龙门流至增城,而增城湛若水,人如其名,以自己的心血逆流而上至龙门,犹如甘泉,润泽一方。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陈白沙创立的“白沙学说”,对岭南文化影 ...
16-4-26 08:49
何仙姑籍贯和原型的探究:存在广州增城,湖南永州和福建武平等多种说法
何仙姑籍贯和原型的探究:存在广州增城,湖南永州和福建武平等多种说法
所谓八仙有多种说法,这里我们特指由“七男一女”,即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等八位道家仙人组成的八仙体系。事实上他们都是凡人出身,苦修积善才修练成仙。然而八仙之中有 ...
16-4-16 13:20
惠州市永汉马图岗藏明代陈白沙的《增城刘氏祠堂记》等两个碑刻
惠州市永汉马图岗藏明代陈白沙的《增城刘氏祠堂记》等两个碑刻
龙门县永汉镇一古村落珍藏着两块明代大儒陈白沙诗文碑刻。近日,记者随龙门县档案局、永汉镇文化站工作人员到该县永汉镇振东村马图岗村民小组走访古村落,当地村民向记者一行展示了“镇村之宝”———两块明代碑刻, ...
16-3-16 11:06
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的陈恭尹 在增城新塘留有的大量忧国忧民的诗作
陈恭尹字元孝,早年号半峰,晚年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顺德人。他的父亲是明末“岭南三忠”之一陈邦彦。陈恭尹受家庭教育熏陶很深。他15岁补诸生。但不久就卷进了反清斗争中。当其时陈邦彦起兵抗清,清兵偷袭陈的 ...
16-3-13 09:53
烽火岁月:炮兵连长吴应朝忆述在增城区正果镇阻击日军的亲历记
1938年10月间,日军在大亚湾的澳头登陆后,很快便占领我惠阳、博罗等地。其后就挟其优势的陆空军向增城永汉、正果推进,企图夺取广州。我当时是第四路军炮兵指挥部炮兵第三营第九连连长,奉命配属独立第二十旅到增城 ...
16-3-7 23:12
重建愿景的探述:九华山甘泉书院为明朝心学家湛若水的讲学所在
甘泉书院建于明嘉靖六、七年间(1527-1528),遗址于今甘泉禅寺处,为明心学家湛若水讲学所在。湛若水为明代心学中独具特色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建构的“随处体认天理”、“煎销习心”与“执事敬”及“心包乎天地万物 ...
16-3-6 21:52
增城春冈宝地引来凤凰 更留下千年仙踪 佛教胜迹以及文人雅士的踪影
增城春冈宝地引来凤凰 更留下千年仙踪 佛教胜迹以及文人雅士的踪影
全国各地被称之为凤凰的地方有不少,而以凤凰命名之处,大抵也会有凤凰台,其缘由不外是古代曾有凤凰栖息于此,由是成为当地的雅集之所。在今天增城荔城镇繁华的街区之间,就隐蔽着一个安静清幽的小山冈叫做凤凰山, ...
16-3-4 09:43
增城先贤古成之在科场上的“无妄之灾” 豁达面对避免了牵连甚广的大狱
增城先贤古成之在科场上的“无妄之灾” 豁达面对避免了牵连甚广的大狱
每年高考,都会传出作弊的新闻,耸动公众的视听。在科举时代,舞弊现象同样层出不穷。科举是“国之大典”,为了维护这一制度的神圣性,使之真正“为国抡才”,历代王朝对舞弊行为的查处都是非常严厉的。有的史家认为 ...
16-3-1 22:15
荔枝史话探究:荔枝以增城沙贝所产为最 被称为“百果之王”是当之无愧
荔枝史话探究:荔枝以增城沙贝所产为最 被称为“百果之王”是当之无愧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荔枝最早的国家。华南地区是中国荔枝的原产地。增城北部的正果镇兰溪及南昆山(原属增城县,今属龙门县)原有野生荔枝,可以说明增城栽培荔枝历史悠久。最早记载荔枝的是公元前2世纪西汉文学家司马 ...
16-2-23 23:12
一颗55万元的天价荔枝不必惊诧 增城人在拍卖挂绿荔枝的美丽传说
一颗55万元的天价荔枝不必惊诧 增城人在拍卖挂绿荔枝的美丽传说
屈原《天问》曰:“增城九重,其高几里?汉书《淮南子》曰:昆仑山有增城九重,高万一千里,上有不死树在其西”。增城,她的名字一开始就和神话连在一起。数千年来,不知那棵不死之树还在不在?不知道有没有在增城繁 ...
16-2-23 22:42
何仙姑里以其灵气滋养了数代的增城小楼人 向世人展现其迷人的风姿
何仙姑里以其灵气滋养了数代的增城小楼人 向世人展现其迷人的风姿
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因与何仙姑结缘,有了“仙姑故里”的美誉。小楼—何仙姑的故乡,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现其迷人的风姿,偷得浮生半日闲,畅游仙姑故里,饱览山光水色,领略风土人情,博 ...
16-2-23 22:12
让人扼腕惊叹:增城区派潭镇蕴藏着丰富而奇妙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
让人扼腕惊叹:增城区派潭镇蕴藏着丰富而奇妙的人文历史和自然资源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晚唱的渔歌。喧闹的码头。红的帆。白的帆。——这不是梦里的人间仙境,是半个世纪前的增城派潭。查看世界地图,我们惊喜地发现,北回归线所经过的地球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陆地上,除了在我国 ...
16-2-23 22:01
文学结缘的开始:陈乐中回忆在增城区荔城街三联金桔农场的知青岁月
文学结缘的开始:陈乐中回忆在增城区荔城街三联金桔农场的知青岁月
1976年9月9日,是我毕生最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不仅是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逝世的日子,也是我刚踏出校园到农村去,开始知青生活的第一天。这一天,刚高中毕业的我,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在广播 ...
16-2-21 09:2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