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历史文化
订阅

历史文化

增城区永宁街南香山上湛子洞的再考析 湛若水:天下之伟观无以尚之矣
增城区永宁街南香山上湛子洞的再考析 湛若水:天下之伟观无以尚之矣
因建设人文增城,重建莲花书院的需要,近日应约与设计单位重跋南香山,来到了历史文化古迹莲花书院遗址。这里先后建办过佛教莲花书院、白花寺和儒教莲洞书馆。遗址上杂草丛生,藤蔓广网,古砖小石随地可见,几幅残墙 ...
14-12-7 12:06
增城市增江街光辉湖塘埔村:客家村落孕育着清末民明初的史官赖际熙
增城市增江街光辉湖塘埔村:客家村落孕育着清末民明初的史官赖际熙
赖际熙,这位从增城走出的一代大儒,在中国近代教育和学术史上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于历史的原因,他的名字在国内沉寂了大半个世纪,即使在他的故乡增城,了解的人也不多。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文化界的推动下 ...
14-12-5 15:21
从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神奇美丽的传说 考证增城区永宁街南香山的名字来源
南香山位于广东省增城市西南面,南为东莞深圳,西为广州。主体面积约四万亩,海拔433米。在我国的名山大川里,南香山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南粤,却有名山之誉。它集佛、道、儒三教于一体,上有两千年的佛教传经圣地莲 ...
14-12-4 12:25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湛蔚晞对增城市小楼镇道家文化信仰的一瞥
活动的第二部份是到增城县乡村作田野考察,整个考察的实际行程都是由广州市文化局安排的。我们到过的地方有双桂堂、证果寺、报德祠、赖处士墓、盘龙古藤、何仙姑家庙、同文义学、湛怀德祠等等。经过了一天的参观,真 ...
14-12-2 19:45
赖际熙跻身广州增城首批历史文化名人 近代教育和学术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赖际熙跻身广州增城首批历史文化名人 近代教育和学术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清代末次科举进士赖际熙在创办香港大学中文系、香港著名图书馆学海书楼传扬国粹,聚书授学,著有客家学奠基之作《崇正同仁系谱》等,如今他的故事和思想在其家乡增城再度被挖掘和讨论。2014年12月12日,为期两天的“ ...
14-12-1 19:41
增城市1994年至2005年的大事记 敢让荔乡沧海变桑田的飞跃式发展
“盛世修志”,是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增城已经进行两轮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首轮编修的是《增城县志》,它全面记述了增城自东汉年间建县至1993年撤县设市前的地情和社会发展变化状况。 ...
14-11-30 08:34
增城市新塘镇姑爷(女婿) 清初著名诗人陈恭尹 盘郁失路惟有笑
广东新会县南端,面临浩渺无垠的南海。在银洲湖与南海相接处,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对峙延伸入海,就像一对半开半掩的大门,故名崖门。门阔一里余,门外有一条百余丈的石矶,叫门限石。春夏时间,南风骤起,海 ...
14-11-30 06:58
在增城增江西岸豸山上倡建风水雁塔的明朝解元胡庭兰
中国各地,自来有以八景之称推介本地风景名胜之传统。1991年增城新评定的八景中,有"凤台揽胜"与"雁塔长虹",此二景在明代的增城八景中原已有之,分别称"凤台凉月"、"夹江耸塔"。这两处景观皆与明代 ...
14-11-29 21:52
增城市首批8位历史文化名人简介 传承和弘扬荔乡增城的优秀传统文化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增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打造“人文增城”,2014年3月份,增城市正式启动增城第一批历史文化名人评选工作。增城第一批历史文化名人评选活动由增城市委宣传部牵头,增 ...
14-11-26 16:42
增城市中新镇人杰地灵 英雄辈出 历史名人和英烈简介
增城市中新镇人杰地灵 英雄辈出 历史名人和英烈简介
一个历史名人是一个城镇的金名片,一个抗战英雄是一个城镇的精神脊梁,一处文化遗产是一个城镇的集体记忆,名人英雄、文化遗产是传承和弘扬本土文化和历史事件的重要载体,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弘扬历史文化底蕴, ...
14-11-19 09:33
何仙姑是荔乡民间的心灯 融汇着古邑增城独特的传统文化异彩
何仙姑是荔乡民间的心灯 融汇着古邑增城独特的传统文化异彩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神仙的传说。人们将自己的的精神冀望,或把自然物象拟人膜拜,或将敬仰的历史人物神化尊崇。在古邑增城,最受民间顶礼膜拜的就是八仙中那个手执荷花的何仙姑了。在悠长的历史里,她就是荔乡民间一盏 ...
14-11-2 12:09
增城永和新庄小学的建校历史和发挥的教育作用
增城永和新庄小学的建校历史和发挥的教育作用
新庄小学是新庄人的骄傲,它几沐风雨,三换校址,一步一个脚印走了过来,承载着一代又一代新庄人的精神。新庄小学起源于新庄、岗贝(原隶属于增城县永和乡管辖)两个大队合办的岗贝小学(现名永岗小学)。1984年9月 ...
14-10-19 20:20
增城永和贤江小学旧址“仁乐楼”的历史变迁和发挥的教育作用
增城永和贤江小学旧址“仁乐楼”的历史变迁和发挥的教育作用
贤江小学早期前身由两所小学堂合并而成,一所是贤堂学校,校址设在贤堂村,采用复式班教学,学生只有几十人;另一所是由当时增城县共产党组织在禾丰革命根据地布岭村创办的卢家祠学堂。它作为当时游击队的联络点,学 ...
14-10-19 19:51
拥有60多年历史的增城市中新镇山美乡学校(九龙第四小学)
拥有60多年历史的增城市中新镇山美乡学校(九龙第四小学)
九龙第四小学位于萝岗区九龙镇中部东侧边缘的洋田村,东与增城市中新镇山美村接壤。前身设在镇龙洋田村老屋祠堂,创办于1953年,共开设有四个年级,为一至四年级,五、六年级的学生则到增城县(现为增城市)中新镇山 ...
14-10-19 19:40
增城市新塘镇马尾岗宋代墓葬的发掘 其形制保存基本完整
增城市新塘镇马尾岗宋代墓葬的发掘  其形制保存基本完整
一、地理位置和发掘经过为配合增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日立汽车项目的建设工程,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1年10—11月对施工范围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通过调查,在大岗发现有一座灰砂墓葬,其形制保存基本完整,在增城 ...
14-10-19 19:2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