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878|回复: 0

增城市民避免给压岁钱的多少 成为亲友间攀比的指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1-29 14:4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春节临近,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对于不少孩子来说,过新年最大的期待或许就在于从长辈手中领到一笔压岁钱去买玩具、糖果等自己心仪的小东西。而对于已婚人士来说,压岁钱给多少则成了不可回避的话题。2014年1月28日,记者采访了多位不同职业的市民,看看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采访对象:张红;职业:白领;年龄:26岁

张红在新塘镇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上班,对于2014年刚结婚的她来说,2014年回老家正果镇中西村过年心里实在是没底。“家里5个小孩,大哥家1个,表哥家1个,叔叔家1个,姐姐家1个,姑妈家1个,现在物价上涨了不比从前,一个人最少也是300往上走吧?‘抢钱’的节奏啊。”

张红说,自己工作时间不算长,平时开销也比较大,本来过年就要花不少钱,如果再把压岁钱和同学、好友结婚摆酒的份子钱都算上去,负担还真是有点大。“说来说去,还是攀比,好面子。”张红告诉记者,有时候她本来想少给一点,但一听说周围不少人都给得比自己多,于是只好咬咬牙跟着“加码”。

采访对象:严君;职业:个体户;年龄:39岁

对于压岁钱这个话题,在荔城街经营一家小餐馆的严君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他的小孩2014年13岁。“孩子6岁以前,亲朋好友给他的压岁钱,一般都在20元到50元左右,只有少数人给100元。最近几年,一般亲朋的孩子都要给100元到200元,关系好一些的还要给500元。”严君说,“亲朋好友的标准提高了,我们的压力也增大了。为了表示敬意,有时还礼还要还得多一点,别人给你孩子200元,你可能得还300元。”

除对压岁钱标准提高有压力外,严君对压岁钱所有权也颇有忧虑。以往孩子拿到压岁钱都会主动上交,不过2014年孩子却打算“据为己有”。“10多岁的孩子身上怎么能放这么多钱?何况他收到的钱都是我送出去的,于情于礼都应该交给我。”但严君的儿子却坚决不同意:“别的同学都可以用自己的压岁钱去买喜欢的东西,为什么我不可以?”对此,严君只能苦笑以对。

采访对象:李建国;职业:公务员;年龄:30岁

从前几年参加工作起,李建国就再也没有领过压岁钱。“可以自食其力了,哪还好意思再去找长辈要压岁钱。”李建国说,小时候领压岁钱,多数时候都是刚刚到手转身就交给了父母,或是直接被父母以“帮你保管”的名义拿走,从此不见踪影。“小的时候就很少能够拿到真正归自己支配的压岁钱,年纪稍大一些后就更不会存什么念想了。”李建国说。

如今,李建国已经是几个正在上学的侄子、侄女的长辈,再过几个月也将要“升级”当爸爸了,在他看来,给晚辈压岁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个人200元到300元,年纪小的不敢给太多。”李建国认为,通过给压岁钱,可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父母长辈完全可以帮孩子算好经济账,做好引导工作。

专家:别让“压祟”成“压力”

据了解,传说中压岁钱的来历与一个叫“祟”的妖怪有关,它每年除夕之夜都会跑出来摸熟睡孩子的额头,被摸的孩子就会发病。过年时为孩子准备“压祟钱”,是因为“岁”与“祟”谐音。按照中国习俗,压岁钱其实就是图个吉利,并没有规定几岁之后就不能领了。
在广东,不少地方都是在成家之后才开始给压岁钱,而这个压岁钱具体给多少,也没有明文规定。但近几年,压岁钱的价位“水涨船高”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在增城市作协会员、民俗专家余园看来,如今压岁钱已呈现严重的物化倾向,原本应有的祝福成分逐渐在萎缩,以致不少孩子将“拿到更多压岁钱”当作一个目标,没有感恩和感谢意识,加重了功利教唆和拜金主义倾向。

另一方面,逐渐被功利化的压岁钱也成了人们用来攀比的一个小指标,殊不可取。“如果只是简单地没收孩子的压岁钱,无益于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还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因此,要逐渐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余园认为,只有让压岁钱回归到纯真和祝福的本质,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温情。(by增城日报)

楼主热帖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马上註冊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