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3081|回复: 0

[百科知识] 增城市新塘镇瓜洲河畔的四角碉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1-12-3 10: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瓜岭村。五百年。相比其他一千二千年历史的古镇古村来说,并不算太长的历史。但也不能因此而说瓜岭村不古,因为毕竟跨过了明、清、民、共等四个朝代,见证了太多的风雨。而两座逾八十年的独特四角碉楼,让这座小小的村庄充满了神秘色彩。

人们提起瓜岭,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两座碉楼,这种碉楼的造型有别于开平住家型的碉楼,这两座碉楼纯属于防护类型的。因为功能专一,所以其外型便似坚固的火箭架一般,四角都有突出的角楼,而且是锥形的底,这种几何的造型看上去非常硬朗。两座碉楼造型一样,一大一小,分别在瓜岭村的南北两翼,大的一座叫宁远楼,仍然屹立在瓜洲河畔,小的一叫常荫楼,座落在已经成为村中新村旧村分界的大街边上,据说这条大街原本也是村庄的护城河涌,如今已经填平成为新大街了。



如此我们可以在脑海里勾画出昔日瓜岭村的概貌:一座四周环水的小村,总祠堂叫松皋黄公祠,下有六座房祠,分别名为罗峰黄公祠、爱同黄公祠、壮逸黄公祠、圣匡黄公祠、四房黄公祠和名国黄公祠。黄公祠和“近洲私塾”座北朝南一字排列,南有曾经清辉可挹的瓜洲小河,东西北设三个门楼,更有“宁远”和“常荫”两座钢筋水泥浇筑的炮楼并耸于村落的西南和东北角,还有期翼文教昌明的魁星楼和护佑濒水民生的北帝庙。从旧时村落格局看,其规模并不小。但今天的瓜岭却依然是个小村,只有600余黄姓住民。

600人小村一直是个富裕的村庄,特别是有别于其他村庄的碉楼和增城最早的西化私立小学就说明了这一切。百多年来,瓜岭村男性多在海外谋生,多定居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地,旅居海外的华侨经常寄钱回家。小小村庄虽然只有六百人,但在海外的华侨却多于三千余人,所以村庄不仅仅农耕渔猎,而且有丰厚的外来资本支撑,日子过得殷实富足。村庄的富裕,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难免会让歹人们流口水。民国初年,当地盗匪猖獗,村民屡遭浩劫。

仅1919年,土匪就进村绑架了侨眷36人。1928年,为防盗匪劫掠,该村旅外侨胞捐资修筑宁远楼、常荫楼两座碉楼。其中最大的碉楼有个非常雅的名字——宁远楼。楼高20多米,共分4层,每层都设计有射击孔。碉楼四四方方十分对称,上大下小,加上四角上的枪眼兼望窗,显得很特别。因为增加了“四只角”,碉楼的防御功能大大加强了。而与广东开平着名碉楼群有不同的是,碉楼四周溪水环绕,碉楼底层还筑有水井,并有暗道通向溪流,还设有吊桥与村中相连。

楼的面阔、进深各为5.2米,高21米,内分四层,第三至第四层的四个墙角各挂一(2米*2米)的枪眼堡,上大下小,成锥形,四个挂堡的枪眼,可以垂直瞄准门的上方有两挂吊桥铁链,如遇险情,吊桥一收,楼成孤岛;内挖有井,可困守待援。有了两座强悍的碉楼后村庄宁静了很多,受到外来的干扰少了很多。碉楼楼身上还能看到很多枪弹的痕迹。据说日军在1941年进攻瓜岭村时,全村200多名男女老少躲于村中2座碉楼中抗击日军。由于碉堡非常结实并且枪、炮眼多,日军虽武器装备优良,但对坚固无比、建筑奇特、机关重重的碉堡也久攻不下,只得撤退。

碉楼解放后也曾被征为军用,1954年时,曾有解放军某部一个排的兵力住宿于碉堡中,整整在碉楼里面住了一年多,当时主要作防空用。碉楼的机枪口也架有解放军战士的高射机枪,目的是在敌机进入增城境内时给予重重打击。宁远楼是目前广州地区唯一有吊桥的碉堡楼。2002年被确认为广州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瓜岭村被广州市立为内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5年8月,又被文物专家评为有观赏、保护价值的广州华侨人文景观之一。

小小的碉楼在现代战争中已经不再有防御作用,因此碉楼成了历史标本,在日益被污染的瓜洲河边黯然神伤,它见证着战争硝烟散去,看着村庄祠堂的落魄,关注着旧楼坍塌新楼崛起,更注视着工厂如何林立,也概叹着河涌被填平,惋惜着瓜洲河清流不再……如今这些都成为过去,只有专家们开始忙碌于鉴定碉楼和村庄,并使之成为文物。
楼主热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