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月25日中午12时许,增城市小楼镇腊圃村村民赖炽坚轻轻拧开自家的水龙头,一股清亮亮的水哗哗地流了出来。“2014年这个时候用水是限时供应,现在随时开随时有,水量很大,洗衣做饭很方便!”说起小楼自来水厂升级改造以来的供水情况,赖炽坚高兴不已。作为2014年小楼镇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的自来水厂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并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了辖区村民的用水问题。

据了解,2014年春节前后,小楼镇政府接到村民反映自来水断水缺水问题,镇相关部门深入到多个农村,经过实地调查了解,发现部分村庄的自来水流量问题确实存在。腊圃村是小楼镇人口较多的行政村,由于地理位置、自来水厂设施设备落后等客观原因,使得腊圃村村民的饮水存在一定困难。腊圃村党支部书记赖灿星说,以前用水一直都很紧张;
特别是春节前后,家里需要洗涮的东西多,加上外出打工的家人纷纷回家,用水量骤增,用水高峰时段水经常不够用,村民只能在凌晨或闲时拿出储水用具备足一天的用水量。“原水厂是在1990年建设并投入使用的,设计的供水能力为7000吨/天,但随着现在人口的增加,原有供水能力已经无法适应村民用水需求。”
小楼镇自来水厂副经理汤越说,原水厂设计的供水量只是供给15000人,自2003年实现行政村通水工程后,则要供给辖区10个行政村和三大圩市以及荔城街庆东村、棠夏村等4万人。群众用水难问题一直牵动着小楼镇党委、政府领导的心。该镇把自来水厂扩建作为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并纳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整改任务,2014年先后投入1400万元启动自来水改扩建工程。
2015年1月份,升级改造后的小楼自来水厂正常投入使用,日供水量由原来的7000吨提高到1.7万吨,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用水问题。记者来到位于何仙姑景区观音山南坡的小楼镇自来水厂看到,新建成的水厂面积增加了,新旧水厂蓄水池同时使用,新蓄水池内外均安装了一些设备设施,容量、设备、工艺明显比简陋的旧蓄水池要多。
“水厂改造后,我们采用了先进的处理工艺和新型节能设备,全面改造水厂排水系统每一个工艺流程。此外,我们还新增了两台132千瓦和75千瓦的水泵,保证了取水量。”汤越说,目前,新建成的水厂已经广州市饮用水检测中心检测,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今后,他们将加强对自来水的监测和管护,确保这一民生工程真正惠及于民。(by增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