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历史文化 查看内容

增城新塘陈恭尹和湛凤光联手怒揭赃官

10-11-11 03:18|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084| 评论: 0

摘要: 康熙三年晚秋,陈恭尹在广州会友多日,乘舟回到新塘,见到不少难民悲伤啼哭,拖男带女的往东莞、禺东一带逃难,沙堤乡间也是人心惶惶,憔虑不安。回到家中即问妻子湛艮说:“秋收才过,因何这么多村民逃荒啊?”湛艮 ...
       到了石滩圩,所见尽是萧条破落的景象。凤光对恭尹说:“看过一些场面也可以了,此地公差往来甚多,我们从园洲回去吧!”在园洲村单私淑同学家中一宿,了解些情况后,即乘舟回新塘了。恭尹晚间在书斋独坐,回想三日来听见的一切,又愤怒写下第二首诗云:青枫成血立河傍,新筑河桥百尺长。犹是君侯留爱地,县人不肯种甘棠。

        次日,凤光几人来看诗,连声叫好说:“青枫成血,县人不种甘棠揭其苛政虐民够深刻。”泉长问:“‘甘棠’怎解?”凤光说:“古代召伯出行,传播周文王之政,来到召南一村,不愿扰民,就在甘棠树下处理民事,后来人们想念召伯之德,更爱拥此树了。并以‘种甘棠’来歌颂地方官员的德政。徐凤来苛政虐民,故云不肯种了。”大家分头抄这两首诗,散发民间。徐凤来获悉此事,气得七孔生烟,派出大批官差搜索写诗的人。此诗写出百姓心声,谁愿意暴露作者呢?都说签名“罗浮布衣”,去罗浮山找吧!
?
       不觉已是康熙四年春天了,在苛政统治下,新塘商场冷落,生意萧条,“春分”时候,农村仍无人备耕。恭尹了解到百姓种种不幸的事情,又奋笔写下《增城村居即事》第三、四、五首诗云:丝丝寒雨湿飞尘,草绿平田不是春。伏犊山中虽有虎,农夫争避带刀人。死生由吏不由天,鸩毒随身始出门。却怪比邻新病者,七星坛上更招魂。才生文字即风波,鬼哭虽然吏亦歌。三尺龙泉方寸印,不知谁教杀人多。

       恭尹写好此三诗,连同去冬的两首,编成《增城村居即事》诗组后,一起交凤光和众诗友看。凤光看后叫好说:“句句击中赃官要害,准确简炼地揭露出增城历史上黑暗的一幕。元孝,你这组诗会名留青史的。”大家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湛天石说:“这些诗不但要在民间传播,应设法送进省里衙门,才能将赃官绳之以法。”?

       正好这时,恭尹接屈大均来信,谓梁佩兰已回广州,约恭尹往广州一行。恭尹到了梁家之莹堂,见佩兰、屈大均、陈子升都在坐,大家略事寒喧后,子升问恭尹近日有何诗作?恭尹即掏出《增城村居即事》五诗给他们看。大均看后赞说:“元孝诗风老辣,切中时弊,就应痛击那些狗奴才。”子升却冷静地说:“元孝,快讲明这组诗产生的背景。”恭尹即满怀悲愤叙述增城这三年间所发生的事。子升、大均听了怒气冲天。连醉心仕途的佩兰听了也感气愤说:“这还得了,我要设法把这组诗另行抄录,送入衙门去。”

       大均说:“只怕官官相护,徒劳无功啊!”佩兰说:“任何朝代都有清官、贪官,有循吏也有酷吏,我设法送王巡抚府案前。”子升问:“是不是前到任的王来任吗?”“正是,来任字宏远,号毅庵,辽宁人,较正派,有点雷励风行的作风。”恭尹说:沙滘桥建后,人们愤怨难消,有人题一诗桥亭上云:前途已剪棘和荆,独恨残碑得此亭。过客好惊行路滑,民脂犹湿马蹄轻。佩兰说:“我连这诗一起送去,你们等消息吧!”子升笑说:“将来增城人会感谢你的。”?

      夏收后,湛迪周邀凤光、恭尹等人来荷舫聚饮。迪周说:“今夏有些异常,少见官差下来骚扰了。”凤光笑说:“迪周头脑清醒,今春元孝把揭露赃官的诗送往广州,王巡抚看了十分震怒,即派员到增城查访,又收到不少状子。上月王来任都堂微服到增城查核,即把徐凤来和酷吏押回广州审讯。”(王是挂副都御史衔来广东上任的,故称都堂)。凤光饮了两杯又说:“据药亭(注:即梁佩兰)来信说:徐风来已被参提革职、追赃、充军去了。凤光、元孝冒险揭发赃官有功,为保其安全,不予公布。”但公道在人心,后来《增城县志》还是把事实纪录下来,留供史鉴。
12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广州市增城区侨联牵线搭桥 祖籍正果镇东汾
  • 《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实施成效显著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1小时通达大湾区:增城区逐步形成8条高快速
  • 增城区打造东部中心的“现代活力核”打造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