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忘记密码

查看: 1629|回复: 0

[增城新闻] 增城市小楼镇20个村率先实行村财村账“双代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2-7-17 17:3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双代管”是指在不改变村集体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的前提下,由镇财政结算中心统一代管村级账目和资金的管理新体制。自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在增城市委、增城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对口帮扶单位的真情帮扶下,小楼镇辖区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均达10万元以上。为进一步强化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小楼镇创新机制,借鉴“村账、村财由镇统管”的监管方法,率先在增城市北部山区实行“双代管”制度和大额用款申报制度。

“双代管”为村级财务加上“双保险”

2012年3月,小楼镇重新修订《小楼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由单一地对村账代管转成既管账又管财的“双代管”办法,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4月,小楼镇各村实行“双代管”后,银行账户增加一枚镇财政结算中心人员银行印章,今后各村的提现或转账业务都必须经由镇财政结算中心会计把关后加盖印章才能实施。

若村集体当日支出额度累计达到10000元或以上,要先由村报账员填写大额用款审核表,再由村联合会签加盖公章,并交挂村部门及分管片区领导审核后,送镇财政部门把关,确定其用途合理、民主讨论程序合法之后,镇财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凭审批结果加盖银行印章,方可到银行提现或转账。

“小楼镇采取对村账、村财双监管的方法,为村级财务加上‘双保险’。”小楼镇财政结算中心负责人张慕霞告诉记者,以前,镇结算中心只代管村级账目,资金管理仍在各村自己手里放着,有些村的开支随意性很大,或存在先开支后补票据的问题,造成村集体经济损失,损害了群众利益。据了解,为了简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小楼镇专门安排一名结算中心工作人员负责,优先处理村大额用款审批事项,确保村里每一笔用款都按需要及时用上。

科学分配比例让村集体资金用得其所

“扶贫工作开展后,村集体收入增加,各村集体收入均超过10万元,有些村的集体收入甚至达30万元。镇党委、政府把如何引导村科学使用扶贫资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小楼镇党委委员高伟东介绍,经过几个月的调研,结合各村的收支构成,小楼镇出台《关于<小楼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补充实施办法》(下面简称《办法》),并于5月份开始实施。

该《办法》明确规定了村集体资金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额,按党员活动、日常办公、村社会议、公益福利活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接待、村社环境整治等七方面工作,以一定的比例安排使用村集体资金,发挥资金最大用处。比如,每年村的党员活动只能按年总收入的5%以内安排使用资金,村社环境整治要按15%来安排资金等。“这七项工作的使用资金比例,是结合了我镇的实际,在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才确定下来的。

如果遇特殊情况个别项目确需超额开支的,必须通过专项申请,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才能调整实施,而且要报镇主管部门备案。该工作列入年终村干部考核,同时纳入‘三公开’范围。”高伟东告诉记者。每月16日至20日,小楼镇集中对20个村“三公开”工作进行实地检查评分,并以通报形式对检查结果进行公布。目前,村账村财资料整理建档及村级财务收支预算计划等基础工作已完成,“双代管”工作已全面顺利实施,正规范发展。

“双代管”带来了“双效益”

实行“双代管”以来,小楼镇各村对每一笔收支都做到了事前召开会议、事中监督审查、事后复核公示全方位的监督,让群众真正地参与到村务工作的决策、监督和管理中去。6月份,小楼镇西园村按照《小楼镇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和《办法》的规定,安排了一笔资金用在建设美丽乡村、整治村社环境工作上,发起了“自己家园自己建”的倡议,由村干部带头,身体力行大搞环境卫生。

西园村党支部书记黄详干对记者说,村级财务“双代管”制度不但让他轻松了很多,还使村里的资金用到了该用的地方,确保了村集体资金不乱支、不浪费。“刚开始觉得手续有点麻烦,可熟悉之后才知道它的好处。”黄祥干说,自实行“双代管”以来,村级财务状况变得透明,村级招待费明显减少,干群关系越来越密切了。

首先,它合理地把握了村集体的支出,钱省下来能为群众办一些实事;其次,账目经过层层把关,也敢于向群众公布了,村干部、村民都清楚村集体收支的来龙去脉,减少了村两委之间、村两委与村民之间的猜疑和矛盾,同时,有上级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管,也是对村干部的一种保护。(by增城日报)
楼主热帖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