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荔乡姑爷唔易做

10-11-7 08:03|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1179| 评论: 0

摘要: 作为土生土长的增城子弟,对身边的事物习以为常,觉得增城的一切都是普普通通的,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倒是在帮阿城成为荔乡准姑爷的过程中,发现荔乡也有独特的人文环境。 阿诚是我广州的老同学,土生的东莞仔。 ...
        作为土生土长的增城子弟,对身边的事物习以为常,觉得增城的一切都是普普通通的,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倒是在帮阿城成为荔乡准姑爷的过程中,发现荔乡也有独特的人文环境。
 

 
        阿诚是我广州的老同学,土生的东莞仔。今天特意跑到我家,叫我大发慈悲帮帮他。一番细问之下,才知道他想成为荔乡的准姑爷!原来他在追求增城妹阿娟,同时也有位增城的男孩子阿军在追求她。大家都在公平竞争。上一年,娟请阿城和阿军等朋友回家乡吃荔枝。娟的亲人长辈都是些土生土长的庄稼人,广州话都不太会听,更何况是不盐不淡的东莞话。阿军胜在懂乡情,知乡音,和她的长辈谈得投契。阿城只有干着急了,其实阿城不比阿军差。千万准女婿的捷径-伯母路线,对阿城来说不容易走呀。过几天,娟又带他们这些朋友回家乡吃荔枝了,错误的历史不能再犯了。
 
        增城人从来都是热情开放的,70多万的荔乡人都是笑迎天下客,沟通绝对不是问题。增城也有它独特的人文风俗,等待着你去逐一体会。沟通从心开始,看来应该教会他说基本的增城话。因为阿城就闹过不少笑话:阿娟叫她的伯父伯母为"亚耶,亚娘",阿城以为是她的"阿爷和娘(亲)"。你说能不笑话吗?假如没有阿娟从旁的翻译和解释,天知道会发生什么误会。还有那句阿城一直耿耿于怀的增城话:"起野,你同外(我)叫起野返来,食起野"。我们的城哥哥挠破头脑,也不明白这三个"起野"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荔乡独特的语言艺术。

         增城话分为"本地话"和"客家话"。本地话同属粤方言,但是不少文字的读音已经和其他的粤方言地区有所区别了。例如:"呈-从","贞-中","影-勇","丁-东","定-东","英-翁"等,本地话中前后两个的读音相同,均是读成前一个字的读音,有趣吧。时代在慢慢变迁,语言也有了逐步的变化,电视等媒体的潜移默化,新生代的青少年都逐步向广州话,普通话,英语等靠拢。正宗的本地话称呼暴雨为"大车标",新生代的青少年已经不会说了。包容和开放也是增城的一大韵味。在短时间内要教会阿城说增城话,看来得进行地狱式训练。部分增城话和广州话相同,找本广州话的教材来打好基础。现成的增城话教材暂时还没有。荔乡本土的读物《增城县志》,《荔城镇志》等有点毛鳞凤角关于介绍增城话的,也拿来当辅助教材。

        说到教材只有自己参考荔乡的读物进行辑录编写了。土教材包括俗语,谚语等。土教材的左边是文字的读音,右边是文字解释,还有语法的使用说明。文字的读音用广州话(普通话)的读音来写,部分话是有音无字,很难准确贴切,只有借音。借音字只取其音或会意。有些字还要变音。在参考荔乡读物找资料的过程中,也仔细浏览了关于增城的事物和风土人情,荔乡也蕴含着不少宝藏,长见识不少。在自编的土教材帮助下,一场特别的语言教堂就开始了。从"白额"(额头)到"鬼忧子"(小孩),从"起颓"(碰撞肿了)到"打比洞"(光屁股),从"运鼻"(小孩用手背摸鼻涕)到"一凿脑"(曲指敲头)。家里的语言复读机就大有用处了,矫正了阿城不少的歪音,也让他更加容易记忆。当然,卡带录音机也起到温习的作用。学习期间,我用心教,阿城用心学,一番细心教导之下,进步不少,孺子可教也!
   
         理论还要联系实际,我还鼓励他多说增城话,用增城话沟通多些。阿城和我的家人聊天,也经常会蹦出几句纯正的增城话出来。当然咯,闹笑话就少不了,一句增城话"鹅头",就让他猜不着头脑,连忙要虚心请教。后来阿城就变得"狡猾"了,喜欢找邻居的老人家谈天说地,因为可以从中学到不少增城话,还可以了解不少增城的风俗和人文典故。崔与之,胡庭兰,宾公佛等也是从中知道的。看到阿城的本地话日渐成熟,喜在心头,决定承胜追击,教他客家话!客家话是增城话的另外重要组成部分。我也只好用自己有限的客家话教他学了。用前面学本地话的经验照搬来学客家话。

        从"此家"(自己)到"脉界"(什么),从"赖子"(男孩)到"赖哈"(谁)。由于没有客家电视台的语言熏陶,相对学也就辛苦了。特别是有些客家话特别容易望文生义,例如"阿may",在客家话中指的是母亲,不是某少女的英文名字'"东间"在客家话中,不是指'东边的那一间",而是指"中间"。客家话博大精深,语法复杂,身边也没有更好的客家话练习环境,只有能教多少就多少,有机会就带他去派潭福和等去实习实习。还好,听阿城说阿娟他们那里不是说客家话的。
   
        荔乡,荔枝之乡。我还教阿城了解了一下增城的荔枝知识,免得他在荔枝之乡闹笑话。增城的荔枝有15种之多,把"水晶球,雪怀子,挂绿"等有关资料和图片给他浏览,教他些基本的区分方法。增城的风俗和广州相近,只介绍些特别的风俗和禁忌。眨眼几天就过去了,阿城也满怀信心跟阿娟去吃荔枝了,我也公德圆满了,坐听他的好消息了。在阿城走后第三天,半夜被阿城的手机吵醒了,原来是阿城的求救电话,说我教的增城话都用不着。细问之下,才知道失策,真是失策!增城在清乾隆年间博罗的彰洲人迁入增城的鹤洲,讲闽南话。阿娟有空顺便就带他们去她外婆家玩,而他外婆是鹤洲人,村里面都讲鹤洲话(闽南话),只占增城的0.6%人口。天呀,看来阿城想做个出色的荔乡姑爷也不容易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