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请 登录 或 马上註冊

增城视窗 首页 资讯 风土人情 查看内容

增城市石滩镇"麻车舞火狗",消灾又添财

11-1-19 01:14| 发布者: lujunfei| 查看: 2574| 评论: 0|原作者: 婉婷|来自: 增城日报

摘要: “麻车舞火狗,瑞年庆丰收.火狗到门来,消灾又添财.”这是增城市石滩镇麻车村的一首民谣,在麻车村村民心中,麻车火狗永远也不会熄灭.它不是一个图腾,也不是一次喧嚣的活动,它是一份记录社会进程的文化遗产,是石滩人民珍 ...

     “麻车舞火狗,瑞年庆丰收.火狗到门来,消灾又添财.”这是增城市石滩镇麻车村的一首民谣,在麻车村村民心中,麻车火狗永远也不会熄灭.它不是一个图腾,也不是一次喧嚣的活动,它是一份记录社会进程的文化遗产,是石滩人民珍视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21年后,增城市石滩镇麻车火狗再次燎燃,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究竟什么是“麻车舞火狗”?其又具有哪些重要的人文价值?

 



起源于明朝驱瘟辟邪

    增城市石滩镇麻车火狗又称“麻车夜色”或“舞火狗”,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每值人寿年丰之岁,麻车村村民就要通过“舞火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一是庆贺丰收;二是团结振奋族人;三是祈祝来年更如意.相传麻车火狗的起源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明朝嘉靖年间,村中瘟疫流行,连年不止,眼看人畜倒毙,烟火渐稀,村人惶惶无策.就在此时,村中来了一位“地理先生”,他在村前村后四处察看了一番后,便嘱咐全村男女老幼人人动手,用稻草扎成草狗(即扎得紧紧的小草捆),在草狗身上插满粗香,晚饭后一起点亮香火,用竹竿撑起四处游走.村民们于是按照“地理先生”的嘱咐去做,顿时全村每个角落都罩在浓烈的烟火熏陶之中.如此反复数次后,瘟疫果然渐消,一场灭族之灾得以幸免.此后,麻车村人丁兴旺,很快发展成为附近少有的单姓(刘姓)大村庄,“舞火狗”活动也代代相传,并逐步演变.

          增城石滩村民最初用稻草扎火狗,由于太单调,并且容易着火焚毁,后来就用火杆(当地一种杆状,分节,有刺的植物)代替它.后来,村民逐渐换用竹篾扎制各种“火狗”禽畜模型.据村民们回忆,麻车村过去由九个自然村组成,因此每村出一只火兽,共有九种,有龙,狮,麒麟,象,狗,貔貅,鳌鱼,鸭和凤.如今,在一些老人们的记忆中,“火狗”类型更为丰富,已经超出九种,它们有龙,狮,麒麟,象,狗,貔貅,鳌鱼,鸭,凤,鹿,犀牛,蟾蜍(当地称“咸虾”)和锦鲤等.因此“火狗”也逐渐演变为“火九”,由于粤语中“狗”与“九”是同音字, “舞火狗”的名称仍然沿用下来.经过几代的传承和发展,“麻车舞火狗”于清雍正年间已初步形成一套独特的大型民间艺术活动.2007年,“麻车舞火狗”入选广州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经济给力濒危民俗

          81岁的老村长刘显光,自14岁便参与“舞火狗”,也是2010年“舞火狗”活动的总指挥之一.据刘显光回忆说:“增城市石滩镇麻车村流传了几百年的‘舞火狗’,在解放前,每隔几年都会在风调雨顺时举行一次.解放后直到1989年,麻车村村民获邀到当时的增城县荔城镇表演“舞火狗”,庆祝建国40周年.此后,‘舞火狗’就再未举行过.”“近年来,在增城市委,增城市石滩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村集体经济一天比一天好,村民生活也日益走向富裕,所以再次举行‘舞火狗’活动,一是庆贺生活越来越好,二是为避免由祖辈流传下来的这笔民俗文化遗产失传.”麻车村村委会副主任刘汉星说.

               2010年12月28日晚,麻车村万人空巷,广场上人头涌涌.当晚7时40分,广场和路上的照明灯一齐熄灭,“火狗”游_行队伍从广场起步,一群年轻人手举喷射着的烟火,奔跑开路,阵阵火花耀眼.此时,一个火龙球从暗处向外滚跃,在“民间传统,发扬光大”的香火牌匾引领下,一头闪烁的庞然大物探头而出,拖着水桶般粗的闪亮身躯向外滚动.50米长的星光火龙引领着60多个形象生动的“火兽”从观众眼前掠过:象征勇气和活力,寄予人民兴旺发达,蒸蒸日上期望的“巨龙戏珠”,展现夫妻和睦,家庭幸福祈愿的“双凤朝阳”;抒发出嫁儿女与离乡之人对家乡眷念之情的“奔鹿回头”……

          当火龙在香火的浓烟中走上池畔大路时,隔岸抬头似见飞龙腾云驾雾,俯首则似见潜蛟翻江倒海,紧跟其后的麒麟与咸虾则分别从口里吐出了“玉书”和“红日”,预兆着当地要出大文人和大人物.巡游队伍所到之处人声鼎沸,欢呼雀跃,喜迎“火狗”的辉煌归来.据麻车村村委委员刘巨添介绍,“舞火狗”的数量单位为“景”,做一景舞两晚,每舞一晚都需要一套道具.每套道具数量从20至30件不等,“2010年的‘舞火狗’只有半景,但使用了两套共62件道具,当中最大的火兽——龙,长50米,重4千斤.整个活动历时2小时30分,全程5.5公里,参演村民达800多人,到场观看人数达12万多人.”

具有深厚人文价值

      据增城市文化馆馆长吴永辉介绍,与龙门蓝田瑶的“舞火狗”不同,“麻车舞火狗”是广州汉人特有的一种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民间舞蹈游_行活动.虽然“麻车舞火狗”不能确认源于图腾崇拜,也并非少女的成年仪式,但它历史悠久,是以挥舞点燃粗香的各种竹篾动物模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寓意丰富而美好的大型民间游艺活动.“‘麻车舞火狗’具有很强的族群凝聚力,麻车村是一个汉族单姓大村(现有人口9122人),却世代与相邻族群和谐相处,未出现过宗族之间和宗族内械斗现象,这一和谐的族群关系与该村大型的‘舞火狗’活动密切相关,村民们通过集体参与的活动不仅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机制,而且达成了共同的美好愿望,这种良好的族群关系机制值得保护和推广.”吴永辉说.

“舞火狗”面临失传

    “增城市石滩镇麻车村村民已面临并经历了‘舞火狗’这项技艺正在消失的现实.”吴永辉介绍说,“舞火狗”是通过村民们言传身教的方式传递给后代,并非限定于父子相传的承袭方式.村民们更多是在集体劳动(例如编竹筐)过程中相互学习,揣摩和发展该项技艺的编织和表演.根据在世的老艺人回忆,1986年的“舞火狗”活动就是通过曾参与或者见识过该活动的村民们共同学习,讨论,想象和再创造而实现的.如今知道并懂得“舞火狗”编织工艺和表演方法的村民都已年过花甲.成本过高也是阻碍“舞火狗”传承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吴永辉表示,自2003年开始,增城市文化馆曾多次鼓励麻车村村民再次举办“舞火狗”活动,但都因经济条件不足流产,“以2010年的‘舞火狗’为例,当晚仅舞半景消耗的香竹,竹篾就达上万斤,整个活动花费达200多万元.”

积极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2007年“增城市石滩镇麻车舞火狗”入选广州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 市文化馆就开展了一系列的保育工作.“我们完成了‘舞火狗’的历史渊源,传承人,传承谱系,编织工艺,模型类型,表演时间等专项普查工作,增强了相关部门对此项活动重要性和意义的了解.”吴永辉表示,2010年的“舞火狗”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全国各地的群众亲身体会到此项传统民间文化活动的凝聚力和亲民力.目前正积极筹划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争取相关专项资金的保育支持.至于具体的保育措施,市文化馆非遗办负责人冯佩芝表示, 首先,建立可持续的传承保护机制,整合一批“火狗”道具的编织艺人和表演者,发展“嫡传”等传承人保护机制.其次,整合相关图片资料,制作“舞火狗”活动的纪录片.最后,出版一本“舞火狗”书籍,详细介绍“舞火狗”的历史渊源,编织工艺等.

          “除需要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出具专项保护资金外,若能够采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以产业养育文化,可进一步促进此项文化活动的发展.”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岭南营销管理研究所所长郭松克教授表示,事隔多年,增城能再次举办传统的“舞火狗”活动,相当鼓舞人心,但由于举办时间相隔长远,活动时间仓促,只能满足当地民众传承活动文化,难以留住外地游客,若活动场次有所增加,形成集聚效应,相信将能带动当地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 增城区等东部中心‘现代活力核’已经跃然成
  • 2023年广州乡村美食汇暨增城区粤菜师傅职业
  • 广州市增城区在2023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上
  • 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村晚第11场 牛牯嶂下亚
  • 增城区仙村大道上跨广州枢纽东北货车外绕线
返回顶部